

-
自然無為生萬有萬有平等自悠悠
順之於道中正立照之於天聖人由
萬物合一體無異偏頗去除不生尤
磅礡不倚其動能生天生地有春秋
道樞始得其環中不沾是非不逐流
能以不變為本位而應萬變永不休
放眼浩瀚的宇宙道通為一細探究
不增不減之性體近方葆光堪長久
勿受我執之限制沒有緣道與喜求
違害就利念無生體證妙道無妄憂
先天大道動機變變中有常無困囚
人間世界諸引誘中庸慎獨將德留
參贊天地之化育端賴至誠做樞紐
涵養光燦不外露蘊積能量立不朽
心隨物轉有成就然而轉處實能幽
當下作用無隱蔽真性作主則無訧
本乎天道貫物我中和掌握自悠遊
且知萬有命有盡死亦是生乃大猷
深明定律成心現生滅有無何綢繆
大化來自得其所適性安泰心無愁
順時順勢而生長應時而亡無所囿
生生不息活潑應三界廣被十方週
人性物性同一本天性做主則不𢆶
生命燃燒何鄙陋以大公正為主軸
掁作自我聖人為可榮支脈光天冑
若不為之道非有憂悲苦惱一浮漚
追隨真理虛心受必得天疼而不魗
倫理綱常盡本分下學上達要加油
天人一貫莫割裂人道圓滿則不羞
明瞭由一生千萬物與我同實非譸
心靈覺悟的程度外在自然跟著走
德充符世配天地何其偉大非凡儔
可憐放蕩縱慾者使得與己相為仇
美善覺性能識透旨趣緊握不放手
心田深耕又易耨不怕蟻來不怕獸
慎選種子來栽種勤勞照顧仔細耰
節氣跟隨知本末進而施肥沃田疇
就是把握能順治性命蓬勃甚為褎
無須揠苗而助長時機到了會成熟
付出心血與智慧才有碩果可採收
然而急躁已甚者下手無度總是怮
中正和順不悖天務本合道又明漻
配合於這力量啊免於禁錮無罪咎
悠然自得的生命運行之道顯不廋
最忌忘本心生慾作惡多端而遺臭
知止不殆可得救知足不辱不招糗
諸君傾耳聽吾侑我質純樸應保守
行為端莊言不芻純金何須再雕鎪
天性本是真善美是以依循得天庥
靜觀一切人事物它是根本是源頭
強而有力之光源也遍海隅乃山陬
當知潛能本無限頭籌欲得勤身修
原始人我皆優秀只因落凡惹塵垢
不讓六根為賊寇勉己更上一層樓
至情至性至善叩邁向無極莫回首
不入惡途明善道性定心安神抖擻
靈明圓融純淨的本我應事有臧謀
事去則靜能不漏的確福祿壽齊遒
闇然日彰之光亮君子存心志可酬
此理深入透咱們庶幾夙夜化九州
在彼無惡此無射內省坦然以受烋
訓中訓:中也者
宇宙本體 中正不偏不倚 其動能生天生地 蘊育無限生機
變化中自有定律 成長所有物命 生死中亦有
訓中訓:天下之大本也
常理 自然之道 非人為可以支配指使
萬物隨順本性而生生不已 這力量啊
運作天下一切人事物 它是根本是源頭
也是我們光明至善純淨透亮的本性
註:
𢆶:「幽」之異體,微小。
譸:「醜」之異體。
譸:揣測、忖度。《後漢書.卷五八.虞詡傳》:「以詡譸之,知其無能為也。」
德充符:〔德充符〕是《莊子》內七篇中的第五篇,旨在說明德充於內而符應於外,以及至德者應忘形無情的道理。
褎:(音宥)服飾華美的樣子。
怮:(音憂)憂愁的樣子。
漻:(音聊)清澈幽深。《莊子.天地》:「夫道,淵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
鎪:(音搜)刻鏤。《文選.左思.魏都賦》:「木無雕鎪,土無綈錦。」
庥:休息。同「休」。
烋:「休」之異體。美也,和也,善也,通作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