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沒有對待無分別宏偉胸襟看世界
天地萬物之陳列有我來了更和諧
一片太和日常用至誠可把心陶冶
穩定性情少起伏中道中和勿欠缺
時時反觀調正確慎之庸行能持戒
莫將聖言視不屑深入研究並了解
省察仔細知慎獨明處暗處思無邪
高潔君子當誠恐戒懼微細義採擷
何有鄙陋與卑劣慎思隱行否端愨
豈讓慾望把德齧身正不怕影子斜
紛紛擾擾爾勿怯主意拿定志堅決
慈懷義舉止盜竊愛心付出喚醒覺
難行能行惡皆滅樹立善良之圭臬
懇切出言必沆瀣同心同德行相偕
就讓生命展現出靈明天賦之光爝
所到之處均適合所做之事亦中節
古往聖哲佈合度吾人虛心以參學
中庸掌握廣聖業沖和定可善緣結
格物致知不輕蔑誠意正心相連接
修身嚴謹則近悅德澤遍施遠來也
四通八達的道路存乎一心毋阻絕
依循本性之曄曄步入殊勝的聖闕
沒有昏昧和無明踏實一階又一階
無限有機自性光善用令人好自慊
呼應美德的自主無憂的心得安歇
去惡全好不走樣向道最終得天爵
欣欣可喜人之初歸根於

常保內心之感謝祥和歷史由我寫
訓中訓:致中和
君子當慎獨 戒慎恐懼隱微處 調和性情少起伏
用至誠中庸之道來廣布 言行舉止皆合度
生命展現出靈明天賦 有美好的自主
無憂的最初 走向光明道路
註:
愨:(音月)恭謹、敬謹。如:「愨士」。《荀子.非十二子》:「其衣逢,其容愨。」
德齧:美德被一口咬去。
沆瀣:(1)露氣。《楚辭.屈原.遠遊》:「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 (2)比喻氣味相投。
爝:火炬、火把,也可用於形容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