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00七年八月十八日 歲次丁亥七月初六日 發一奉天宮
                法會 仙佛慈訓
   追尋人生真諦明根本 得受明師一指並非偶然
   感謝是上帝賜的真 感謝是祖上給的緣
   雖然平淡無奇無爭 願看清這人生真假短暫
   借假修真留下永恆 讓己心永保這一純真
   你是否願意善護唯一真主人 縱然潮來潮往亦不迷魂
   你是否願意緊握每一個時分 流露真誠正己成人
            調寄:海裡的沙(海裡來的沙)
   吾乃
  西湖瘋僧 今奉
旨 來至塵紅 隱身早參
皇容 再問各位徒兒們 別來無恙
   以為徒堅心永不墜 竟是濟公天真的以為
   要犧牲奉獻 要無怨又無悔
   親愛的徒兒否心灰 堅強的心靈莫疲憊
   思人生幾回怎堪沈醉 未知的歲月創造出真善美
   一步一腳印踏實追 惻隱慈悲 那是誰
   莫忘記自性是永恆不滅
   灑脫無累 這一回 成就無上爵位
   悲喜交織讓心枯萎 一身傷落得無言以對
   要選擇寬恕當下心靜如水 俗緣了 師等著徒歸
            調寄:灰色空間
   常樂我淨遠諸凡情 時光飛逝如木枯形 莫誤佳機滅遍尋空
   如油竭燈盡正路停 正道臨勸君莫將鬆 水流花落流洩無蹤
   紛華寧謝知何處從 了富貴蝶花枯水沖 無常時到誰人清醒
   世事有限風過誰驚 觀興亡朝復暮江泠 若相互共存世代承
   思神仙凡人悟百痌 渾然忘我遣慮將清 盛衰感茫茫世路濛
   知人生南北多奇峰 隨緣處勢得安樂恆 認清真理修得永生



    中華民國歲次丁亥年 七月初六日     老師慈悲白話訓

    △吃素跟持齋有什麼差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何謂持齋?持齋與素食最大的差別是在一份心,當你用心決定要修身養性,要修你這顆心的時候,你吃這份素的時候,意義格外不同。所以,素食歸素食、持齋歸持齋。在道場裡面當你決定要持齋,需要燒一份清口的表文,這個表文的意義重大,不只是個形式,它就像一個註冊商標,如果,你少了這個註冊商標,是很難被認同的。就像現在什麼東西都要有標準、認同。當你懂了持齋,就表示你不只對素食更堅定,也代表你對心性的了解更加深入,而且是更加開智慧,這就是其中的差別。不要說我吃素就好了,我不用立清口,不用燒表文,這可是差一截的。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如果可以給互相多一點時間、多一點空間,是不是更和諧?為什麼不能給互相多一點時間、空間?那就是自我意識太高漲,我執的意識太高漲,導致人際關係的惡化。所以這也是一種修心功夫。
    △今天是什麼日子啊?颱風天能來開法會很難得,是不是?仙佛們、老師看到你們難得,並不是因為克服不佳的氣候,而是你們能加入這個「率性進修班」,参與這三天天人共辦的聖會。有了這班就沒有下一班了。世事真的無常,你們是有佛緣、有根基,碰得到這一班。也是說這個機會,是稍為有一點點特殊,因為氣候的關係,也會有一點考驗,但是你們仍然這麼堅心,表示你們的佛緣真的成熟,時候真的到了,那麼,就應該要好好把握,才不枉費這三天來此坐一遭。
    △你一生的遭遇也好,行為也好,其實冥冥之中,跟你三代祖先都非常有關聯,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思想當中,非常牢固的思想。因為祖先的問題,會影響到後代的子孫。求道也是必然與祖先息息相關。所以,你可以求道不是這輩子促成的,也不是你這輩子做了什麼大功大德,而是你的累世,你的歷代祖先的庇蔭,才有這個福德。要不然,就憑我們這樣一輩子做的這些行為,這些一丁點善事,想要求得先天大道,可是不容易的。重點是不要小看自己,更謙虛、更感恩的去感念先人、去體悟自己的自性,自性的存在是如此的偉大,不只是你的肉體而已。
    △人與人之間真的要互相感恩,而且常把笑容展現出來,大家都沒有相欠債,沒有必要擺著這麼酷的臉孔,更何況是在佛堂這如此善跟美好的地方。只要你們打開心窗、打開心房、打開心門,你將會受益無窮。不管是未來的人生也好,現在的人生也好,都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只要你們去好好的感受,就會因此而不同。
    △此乃佛門禁地,交朋友也要看對象,互相切磋道學,但是三清四正要注意。
    △人生真真假假起起浮浮,所以你入了道,看似平淡平凡,沒什麼好奇新鮮事,但是這箇中意義,卻是涵蓋三天(理天、氣天、象天)。有形有象就是象天,求了這個道啊!是非常殊勝且尊貴的,你們眼前所看見的是那麼平凡,卻是很平安。這平安、平順,可以讓你可以好好修持你的心性。在諸天神佛的護持下,讓你們可以無憂無慮。以什麼事情都是看你的一顆心而已,你的一顆心,願意踏出來接受一切,嘗試一切,改變自己,自然你這個人在天地間,就是不一樣,那你就是可以堪配三才。何謂三才?「天才、地才、人才」,所以,三才是因為這樣而尊貴的,而不是因為你是人就尊貴。如果你是個敗類,你做的不好,請問,你這個人尊不尊貴?真的不配跟天地匹配啊!所以,人還是有可貴的地方,要好好去經營、去塑造,恢復自己本來的樣子,那才是真正的一個人。
    △所以你進入道場,求道以後還是要把握自己人生。儘管你沒有求道,但是也要把握自己的人生。時間過得很快,如果沒有把握好,瞬間就沒了,本來是個年輕人,後來是個中年人,再後來就變成老年人。所以,不是修道以後,才要懂得把握時間,才要把握你們的青春。就算沒有修道,沒有辦道,也一樣。時間是公平的,在你們的身上分配是公平的,都要去把握好好做,積極正面的去做,這樣你對自己的人生才會有交待。
    △這每一字每一句,你們都可以從字面上了解,很簡單、從剛剛九位來抄,你們發覺了什麼?你們發現了什麼?在和為師的互動當中,你們發現了自己什麼?(會緊張)你們也發覺了什麼?(互助合作)還有呢?你們有沒有發覺自己什麼?(很亂)什麼都空空如也,有沒有頭腦一片空白?然後緊張到不知所措。一生當中也沒有緊張到這樣,什麼考試也不會緊張到像現在。人生就是這樣,沒有經歷過不知道其中的感受。所以,修行也是一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非得要你自己親身體驗,經歷過以後,你才知道箇中的滋味。
    △儘管訓文內容是如此的淺白,但是我們要完成,它卻是如此的困難。因為我們一時不知所措,慌了手腳,明明是很簡單的事,卻想不起來,就是會寫錯、會聽錯,因為我們心靈的害怕、不確定,導致我們看不清楚。今天,如果你們面臨到生死的時候,會不會害怕?(會)因為,那是個未知的事,就像茫茫世路,模模糊糊,你不知道你會面臨到什麼境界,那正是「惶恐」。所以,要趁你們有這個肉體的時候趕快修,趕快鍛鍊,趕快磨煉,鍛鍊自己的心性。
    △你們都知道脾氣毛病是不好的。「道之宗旨」也說,改惡向善,洗心滌慮。訓文也說到要借假修真。借什麼假?修什麼真?借肉體,把自己的自性修得光佗佗、圓灼灼。總之,就是改毛病、去脾氣。如果你能知道這樣的話,對你的靈性,你的真主人,是有幫助。不只是對你這一輩子的人生,對你無生無滅的自性也很有幫助。當你面臨無常的時刻,當你面臨無助的時候,好處就跑出來了。心地愈乾淨,清清淨淨沒有雜念,愈沒有執著的時候,你就愈穩定,當你愈穩定,就知道要怎麼做。
    △今天叫你改毛病、去脾氣,修道、辦道的好處不是讓你賺大錢,子孫興旺。而是能夠讓你的自心穩定。安你自己的心,讓你知道真主人,知道原來我該怎麼樣,該歸到何處,這是百年大計。有些人還沒有百年就面臨大計了。俗話也常說:「棺材裡面是裝死人,不是裝老人」。不是只有老的才會死,小的也會死。
    △我們生存在天地間,只有這一顆地球,適合我們人類居住。但是,現在這個時代就是要讓大家省思,如何能跟天地間共存。老師沒有說「共亡」,是要「共存」。首先,要摒除人的私心,是不是因為我們的私心,破壞了自己的環境?(是)是不是因為我們的私心、我執,破壞了我們家庭?是不是因為我們的私心、我執,破壞了我們人際關係?這是因為你的心,出了點毛病、出了偏差。所以,愈來愈擴及,範圍愈來愈大的情況下,樣樣都不對。所以,修行都是在反省自己。做任何事情導致任何的結果,都是自己造成的,這是互相牽引的。
    △修天道也要從人道做起,你的人道圓滿,自然天道就成。當你做人圓滿了,要再進入天道的修持,心性的修持,就簡單了,沒那麼複雜,沒這麼痛苦,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其實仙佛也是凡人修煉成的。不管大仙、小仙、氣天仙、什麼仙都一樣,祂也是在凡塵當中。去歷練、去慢慢提升、慢慢昇華,境界程度不一樣。人和仙佛的自性是一樣的,人都有成仙的能耐,那是因為人被七情六慾障礙,被自己的執著、自己的想法矇蔽。所以,你要好好的思考,仙佛是怎麼做的?你要思考完美的人是怎麼來的?你會發現,你有很多很多的缺點,很多很多的不足,表示你更進一步,表示你有深入了,你願意面對你自己的不堪,面對你自己的問題。有那個勇氣,這就是修行的第一步。這樣做其實很難。如果不難的話,大家都是以真面目坦誠相見。就是因為難,難到大家戴面具,不想被對方看到我的真面目。所以,要互相戴面具,互相阿諛奉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來道場學習,你可以做你自己的真主人,目前的自己還不是真正的自己。
    △請問,這個自己是怎麼的一個自己,是會讓人家受不了的自己?還是會妨礙到別人,影響到別人的自己?做真正的自己,才是安然的、灑脫的、安祥的。如果還沒有知道肉體是假的,你終其一生,到死還是那面目。所以修心就在改變自己,提升心性,就是這樣改變自己,讓自己走向更美好的人生。修行要務實,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談高調,成仙作佛,只要你好好做,那是將來必然的事情。但是,現在我們還不是仙佛,你就要努力的做,努力的修持。道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特殊奇巧的,唯一尊貴的就是你的自性,每個人是獨一無二,認清楚這個原則,走下去,修下去是沒有錯,人生來去一場,你要瀟灑快樂?還是痛苦萬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快樂的活著。但是,快樂的活著,不是叫你醉生夢死,要把握今朝。現在快樂的活著,是要過得更有意義,更積極,更有價值感,這才是快樂活著的定義。
    △訓文非常淺白,都是你們耳熟能詳,常常提到、聽到的。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字,「行」,要去「實行」,你就擁有收穫。
    △跌跌撞撞也好,滿身傷痕累累也好,重點是不要忘記,你還有你自己的真主人,你還有你的這顆心。你的心是活的,不是死的。再怎麼傷,「心」不要受傷就行了。可是,要了解還有一個「老家」,人在世間,無非就是因緣,當這個緣盡了,緣滅了,什麼也是空空然。「生死無常」也是如此而已,很多事情就是一個「緣」,就是緣的牽扯而已。
    △當你看透了、願意了,就放下了,就學會了寬恕,學會了「心安理得」。寬恕很重要呀!原諒了別人,相對的就是原諒了自己,自己走得出來,走得過來,再去幫助別人,這就是修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才有能力挽世界為清平。
    △ 這些無非是濟公對徒兒的一些希望,希望徒兒們真的能夠讓自己的夢想實現,每個人是獨立的個體,成仙作佛是自己的事情。今天大家有這個緣份。為兄弟姊妹,才能夠互相扶持。所以,任何一個人,都要手牽手、心連心,不要放棄每一個人,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要伸出手來,替別人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