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00八年五月四日歲次戊子三月廿九日 發一奉天宮
法會 仙佛借竅訓
師歡喜 再次緣相逢 徒精進 道理明
一條金線緊隨跟 腳步踏穩重 互相來牽成
奉天宮 奉天宮 奉天命渡眾生
一心一德有始終 早愿了復本性
快樂咱修道行
調寄:快樂的出航
語寄:快樂的修行
吾乃
濟公活佛 奉

命 來至奉天宮 進門早參
皇

容 問聲徒兒們 高興嗎 精進嗎
訓中訓:︽往聖學︾
大哉聖人 憂其天下 芸芸蒼生
責在我身 振整世風 不辭任重
先王之道 以濡其身 一貫揚弘
實踐儒行 聖聖心法 賴以昌明
平章百姓 敦化彝倫 人道圓滿
道岸誕登 有作有為 不敢居功
道高毀來 德修謗興 不知不悔不慍
親親我的寶貝徒孩 是否開懷
師回頭看看你們 誠摰笑容天真無猜
學聖學賢契入性海 大無畏 菩薩精神汎愛
每個人自信擁仁戴 這願景光輝美哉
大道光明不偏不歪 沐浴天恩戴
盡己能一展雄才 奉獻道場捨身無礙
為化眾生 為化眾生 再多苦 依然決定遠行
遇關山路迢 許默默前邁責任
要完成使命的平安返天臺
珍重再見 今後將各自奔五湖四海
﹁珍重再見 洪誓的大愿 永不能更改
道脈相連 攜手開創未來
參與空前絕後 最末收圓
體悟天心 繼師志懷 師僅祈求
徒會明白 徒會明白 徒會明白﹂
漫漫征塵未知 艱嶇險峻等待
是賢徒 逆水行舟 平靜渡過風雨搖擺
荊棘遍佈 跌倒再爬起
丹心如日月 千秋永在
啊 遠航漂泊辛勞已數載
無為的付出 換得崇高蓮花開
調寄:遠行
活佛師尊慈悲白話訓
研究這個道理,要抱持著什麼心態呢?是要用懷疑、忐忑的心態。想要去看看,到底在講什麼?還是用學習的心、感恩的心呢?徒兒們對這個道,相不相信?肯不肯定這個天命呢? (肯定)這麼的有把握? (有)這麼的有決心? (有)徒兒們研究道理的下一步是什麼?(實踐出來) 實踐什麼呢?是不是要把這個道,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才不枉費學習道理啊!若不去實踐呀!「道」非我有!好像有呀!但沒有去行出來就等於沒有。
所以,徒兒們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要依道去實行,修天道,要從人道做起。人道盡,才能達天道。日常生活中,人道是非常重要的。徒兒們要如何去實行這個人道呢?日常生活中,是不是都是道,點點滴滴都是道,待人處世也有道,家庭之中更要實行這個道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若是沒有修身、齊家,如何來談這個治國、平天下呢?所以,要知道人道的重要。
徒兒們都說要學聖賢仙佛,聖賢講的是什麼?(三綱、五常、五倫、八德。)那,試問徒兒們做到了那一點?(還在學習當中)。學習不是口號呀!知道嗎?不要口口聲聲都說學習,不要把學習拿來當藉口。我們要明白呀!歲月的流失,容不得你拿學習來當藉口啊!要真功實善去力行呀!其實,修道呢!重在力行。知道嗎?你講得口沫橫飛,但是你做不到。那麼,你所講的話,可信度有幾分呢?
日常生活中,實現先王之道,並不需要太多的言語,繼而能渡化眾生。平常,徒兒們都是先講為快。都是著重在演講方面,說得多好又多好,但是做出來,讓人家不敢茍同。這一個不敢茍同,就使人失去信心。所以,徒兒們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是非常的重要啊!徒兒們,要想想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有沒有愧對父母?若你能時時這樣想,那你絕對不敢做有愧於心的事情。只要我們不負人,就可以心安理得啊!所以,不要做有愧於人,有愧於天的事情。這樣心才不會內疚,才不會受折磨。所以,徒兒們要效法聖賢仙佛,就是要去力行。
徒兒們已經在做第一步了│研究道理。那再來呢?第二步呢?第二步就是要去行道。行道包括自身行為舉止,把它(道理)做出來,也包括渡化眾生。今天,徒兒們來研究道理,也就是要瞭解「天命之謂性」,是不是每個人都來自上天?每個人是不是都能夠明白自身的本性呢?「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所以,徒兒們二六時中,都要好好的去守住,守身為道!時時刻刻體會聖賢之道,一步一步的去實行。「過」與「不及」都是普通人常常犯的。那事情的來臨,一次一次的磨練,一次一次的經歷,都是在讓你達到中庸。
所以,徒兒們面對事情,不要一開始就起怨恨、起對待。所謂事情的來臨,有時候是在磨鍊你,是在造就你,讓你慢慢的成就先王之道,而不是,在打擊你、傷害你。上天無心,不會說對待誰不好,給他苦難,不會說看他不對,就給他折磨啊!徒兒們要禁得起雕琢啊!禁得起雕琢,才是一塊美玉。若是禁不起雕琢,那你永遠是一顆石頭。所以,面對事情不如意,徒兒們,要懂得用感恩的心。若沒有這些事情,來啟發你的智慧,那又怎麼能夠成就你的自性圓滿呢!
所以,徒兒們現在都明理了,都曉得要去瞭解自己,繼而渡化眾生。所以,徒兒們這小步要跟好,要跟進,不要隨便的亂跑。學道要「三不離」,腳步踏錯,就「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腳步沒跟緊,就不知道行到哪裡去囉!既然,徒兒們對這天命是肯定的。每一個人奉天命來做什麼?(渡化眾生)
徒兒們,都有重聖輕凡嗎?在這個時代,其實修道都是聖凡兼顧的啦!不是叫你來修道,就棄家庭而不顧,人道沒做好,天道就不成。徒兒們在聖凡兼並之下修道齊家,能夠齊家又能夠修道,然後治國、平天下。「修」、「齊」、「治」、「平」,徒兒們,要好好的去瞭解、去研究。不要把這個道講得太複雜、太困難了啊!簡不簡單?(簡單)但,好不好做?(好做)是你們想得太複雜了,想得太遙遠了。不切實際、好高騖遠,怎麼達得到呢!簡單就容易行啊!只要,徒兒們不要把這「修、齊、治、平」的道理,想得太複雜,從簡單做起。這樣,人人垂手可得呀!萬家生佛啊!這不是口號啊!
每個人都做得到,只是看你要不要去做,願不願意去做,肯不肯去做。那還困難嗎?(不會困難)所以,徒兒們這個「肯定」重不重要?你有肯定就等於相信,你相信才有動力。「信」為修道人功德母,你相信才會去力行,而你這個「信」有多深。所以,徒兒們你相信,你一定會把它完成,一定會把這個旅程走完。
縱然說,這旅程有了很多崎嶇,很多考驗、很多困境、荊棘遍佈,又是大河、小河、暴風雨的,你都能撐過這個難關,都能夠不怕險境困難。縱然有人毀謗,你也深信不疑,你也不會有疑惑,不會去猜測,不會去揣摩。那在這樣子的情況下,你是不是會堅定的去闖關,一關一關的去接受,一關一關的去把它突破,突破以後所獲得的,是只有你自己能夠去體會的。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那種心靈的體悟與契合,是無法形容的。當下是感恩的、是喜悅的,那就表示說,徒兒你們又進一層了。求道就是一層一層的、循序漸進的再進步。修道最忌諱「不腳踏實地」、「虛有其表」。虛有其表只能一時的風光,不能永久的,求道,其實是平平淡淡的,實實在在的,不要怕慢,也不要趕,只要你是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最終,你一定是達到目地的。
我們來這裡,就表示今後都要再出發。可見得,在很困難的環境之下,徒兒們都能克服困難,都能通權達變,以不變應萬變。徒兒們這麼謙虛是不是前賢教得好?是不是點傳師帶動得好?有沒有感恩?不要自己好,就覺得是自己的功勞。要把「功」推於別人,「過」自己來承擔。徒兒們,真的歸功於別人,歸功於十方的眾生。十方的眾生,有恩於你們、造就你們、成就你們,那以後遇到困難,就學著「感恩」。前賢說你二句不好,也要感恩,因為前賢不嫌棄你。前賢愛護你,點傳師愛護你,給你們機會,給你們行功了愿的機會,不要不知珍惜。給你們一點點的慈悲,你們就謹記在心,永遠不能忘記,要永遠記在心裡。
徒兒們要活潑玲瓏啊,不要執著,很多時候,要懂得通權達變。。執著,有時候就是你障道的因緣。有時候,很多東西徒兒們可以放下,該放下的時候,徒兒們要放下。太過執著就變得固執啊!人一但固執的時候,能不能改變?(不能)很多事情,徒兒們就迷失了。對不對?(對)所以說,執著是障道的因緣,徒兒們要謹記在心,凡事要能夠通權達變。
奉天宮這樣唱下去,不紅也紅,還有誰?(報告老師,剛剛是後面全部坤道老菩薩)怎麼沒有跟為師先打個報告ㄧ下呢?為師都沒有專心聽,沒跟為師稍通知一下,為師都沒聽到你們唱。再唱一次,(好),唱得很好,每個人真年輕(是),老當益壯,是不是要更努力,(好)好是誰說的?要更打拼,對不對?每個人送你ㄧ塊餅,就是要叫你們打拼,餅就是拼,對不對?為師加持分給大家,換歌王了。乾道怎麼可以落後?男子漢什麼?原來你們都不是大丈夫,都沒有人承認是大丈夫。
修道就是怎樣?(愛打拼)修道就是愛拼,(愛拼才會贏)對!對!對!說得很對,愛拼才會贏,修道不要跟在人背後走,要怎樣?(向前走)向前走,對!什麼都不怕,開始唱,唱得好嗎?(好)很好,對不對?也是要加持加持,你們都不相信的感覺,偷偷寫個字,好,拿去分,你們都有唱嗎?(有)真的嗎?怎麼乾道都唱的那麼小聲?再唱一遍。太小聲不通過,這樣不行,收回來。這有加持的,不能隨便分,唱得不夠大聲。
我們修道、辦道要怎樣?(把握時機)君子見機行道,一人辦一段。時間過了,就沒有你的份了(是),所以你們都要注意喔!要小心,不要說慢慢來、下次啦!以後啦!時間過,就是別人的,沒你的名,沒你的份,對不對?(是),所以我們要把握這段好時間,我們這段最美麗,對不對?(是),要好好去做,創造光明的前途,創造永遠的聖業,對不對?(對),為師幫你們加油,為師也要加油,(各位前賢,老師跟我們說:「辦道有時間性嗎」?(有),雖然我們白陽期是一萬零八百年。但是,老師普渡三曹的時間是有限的,不是一萬零八百年。所以,渡人是有時間性的,我們求道、修道也是這個時間,最要緊。既然,我們求道了,要不要把握?不要等下輩子再來)。
為師希望我們奉天宮的道務可以更加宏展,更加進一步。好嗎?(好,謝謝老師慈悲)我們上行下效,從點傳師開始來帶動講師、壇主、辦事人員及所有的眾道親。為師希望你們點傳師能夠更加同心同德,更加團結合作。今天都不是為了私人的,對不對?(是)都是為了什麼,為了讓奉天宮的道務更加宏展,為了渡眾生。所以,一切都不是為了私人的,所以為師希望你們點傳師可以互相配合,共同來幫辦道務。好嗎?(好)
我們講師要承上啟下,要配合點傳師,對不對?(是)雖然說,有時候你有很好的意見,有好的建議,跟點傳師說,而點傳師沒有採納,這並不是說你的建議不好,也不是說點傳師沒看重你,他要顧到各方面,他要周全,他看的方面較遠,所以你的意見雖好,但點傳師有點傳師的考量,點傳師不一定要用我們的建議。這樣聽得懂嗎?(有)只要你盡了你的責任,承上啟下代天宣化,就盡了你的使命了,對不對?(對)不要說點傳師沒用你的意見,你就不配合,就在那看笑話。這樣,你了解嗎?(了解)
講師要好好研究道理、多看書。要使自己進步、再進步,你要討論道理,智慧才會出來,你要代天宣化,才有辦法修成道、渡眾生,講師是真心情的工作責任,所以不要看輕自己。平常就要好好做功課,不要說時間到了,明天要上課,趕快拿書來看。平常就要努力,也要時常跟點傳師去拜訪道親。道親為什麼沒來,是不是家裡有困難?還是有事情?你有關心嗎?不要有事情,才去找人。沒事情,就不理人。
壇主、辦事人員都要好好護持,護持奉天宮,看哪裡有需要幫忙,需要去做,我們要自動自發,不要什麼事都要人叫。壇主好好渡人,一條法船就是要載人的,(是),為師希望你們共同合作,互相來牽成,來護持奉天宮。好嗎?(好)我們的道務,才會一直發展起來?(是),不要為了自己,你若有這個私心,你就沒辦法發出你的慈悲心,你永遠會被自己困住,被你的私心來困住。這樣知道嗎?(知道)有私心,就沒辦法替別人想,因為你想的都是你自己。(講師:老師剛跟我們說那麼多,聽得清楚嗎?不管講師也好、壇主、辦事人員也好,道親也好,上下都要合作,都要互相牽成,不要說有私心,我的意見沒被採納,我就不要和道場配合,在旁邊看笑話,這樣好不好?不好)
你們覺得你修道一路走來,你有進步嗎?(有)有進步,我們今天都說要學聖賢之道,我們要學聖賢什麼?你們要學聖賢的什麼?(濟世救人的精神)還有呢?(慈悲為懷)還有呢?(清靜無為)你們都好高超喔!還有呢?講生活化一點的。(講師:各位前賢,我們以前都認為聖賢仙佛離我們好遠。對不對?但是,看到我們韓老前人,他是不是聖賢?是,離我們近嗎?他關懷道親的那種行為,是不是跟我們日常生活結合一起,這就是聖賢。說到聖賢的精神,我們奉天宮的前人是誰?我們知道嗎?(慈寧菩薩)老師說:「關懷道親,不是今天有班,我們才去關懷。」像我們慈寧菩薩一樣,平常知道我們道親有困難,他就帶一些老菩薩去關懷。所以,老師勉勵我們關懷道親,平常就要關懷。)
還要學聖賢什麼?(聞善則改,聞過則喜),聞了過錯高不高興?(高興)很高興有人指點你啊,才發現你自己的錯誤,我們感恩人家。對不對?(對),還要學什麼?(聖賢在濟世救人,要不要很強的意志力?孔老夫子周遊列國,要不要很強的意志力,他走到哪裡,也都是給人家毀謗啊!但是他有沒有退志?(沒有),所以修道過程中,我們也是要學習這種精神。)還要學習聖賢的寬恕包容。如果徒兒們不能原諒別人、寬恕別人,那你就會活在計較與哀傷之中。其實,徒兒們做錯事情,最希望別人什麼?(原諒)那相對的;你會原諒別人、包容別人嗎?(會學習)
永懷聖哲,徒兒們今天是不是都沾了聖賢的恩哲?(是)為師看你們都是人才。(有慧根)那是不是每個人都有慧根?(有,我們還沒有迷昧之前都是明心見性的狀況,都有慧根)後來呢?(後來就迷昧了)原來迷昧了,那現在呢?(清楚當中)那現在呢?(學習當中)講學習,沒關係!但是,學習不要當作口號喔!
(講師:剛才,老師跟我們講一些話,其中有一句話,叫我們要率性而行。如果說我看不滿意就發脾氣,這個叫任性,這樣就不是老師要的。認為對的趕快去做,看到人家掉到井裡面去,要不要去救他?馬上去救,這樣叫「率性」。如果,你再想到第二步,一下子想到:我要去救他的時候,會不會我也溺死了;一下子又想到:我要去救他,人家爸爸媽媽會不會拿一兩萬給我。是不是想很多了?這個對不對?(不對)這樣有沒有率性?(沒有),所以老師認為對了就去做,不對的事,要三思而行。聖賢跟我們講什麼?思量,即不中用,對的事情不用想,直接去做)
往聖學,為師就是要你們學聖賢,你們今天就是來學聖賢的,這個就接在「奉天命、承一貫」啊!這是為師對你們的期待。(好)(這個都有連貫的,像上次法會的訓中訓是什麼?(奉天命),再上一次是什麼?(承一貫),今天是什麼?往聖學,以往的聖賢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那今天來參加聖賢班有沒有學到做聖賢啊?(有)正在學、學習當中(是)「賢」不是閒閒蕩蕩的「閒」喔!
(講師:剛才,我們說學道過程中要「三不離」,不離什麼?不離經典、不離前賢、不離道場。今天,有人說:「白陽道場沒有經典」,這個訓文算不算?)(算)(聖訓寫的通通都是五教聖人中的精華。道理都是相通的,所以聖訓拿回去以後要不要研究?(要)(好好的研究)
徒兒們不曉得怎麼做,這個拿回去看看,照著裡面的做,為師保證你成聖、成賢。(謝謝老師慈悲)為師看到妳們成長,真的很高興;看到你們這麼有心的在付出、在規劃,想要把這個道推展得更廣更寬,然後,渡化更多的眾生,真的很讓為師歡喜,為師歡喜的並不是說,又多了一個徒兒,為師又更有名了;是歡喜你們能夠明道修道,歡喜你們找到自己本來的面目,歡喜你們感同身受,知道眾生在苦海,願意伸出你們的手去渡化更多的眾生,他們也能夠明白自己的本性、修行,然後恢復本來面目,這是為師最歡喜的。
看徒兒們每個人都是很天真的,是最可愛的,每個人都是為師最可愛的徒兒。也因為這樣,也叫為師更不捨,不捨你們受苦,不捨你們受牽纏,不捨你們煩憂,不捨你們苦惱。但是,這些是必經的過程,為師也只能在旁邊給你們加油打氣,看你們在這風雨之中,去歷練、去成長,雖然為師不捨,但是唯有這樣子,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呢?所以為師只有默默的陪伴你們。
徒兒們遇到困難,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只要「堅持」。你堅持到底,事情,才會有明朗的一天。你堅持,才會看見陽光,事情才有轉折的餘地,若是你不堅持,半途而廢。也許,你就差那麼一步,就可以雨過天晴了,但是因為你的不堅持,就差那麼一點。那,你不是前功盡棄了嗎?所以,在困難的環境裡,徒兒們都要「堅持」,一心一德,始終不變的心啊!
徒兒們都希望未來是美好的。美好的未來,要從現在就開始打拼的,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不要心存妄想,為師不是叫妳們說全部通通都不要做,然後都來修道、辦道,為師希望你們有辦法的人,才自己一個人清修,沒有的話呢,為師希望你們「齊家修道」,家家都齊家修道,社會就會和諧。
徒兒們,每個人都有使命,每個人的使命不一樣。但是,今天就是要完成這個使命,不管你立下了什麼樣的愿,今天所要做的,就是完成這個使命。愿不能了,難把鄉還。對不對啊?
所以,徒兒們不用羨慕別人,知道嗎?因為,你一羨慕,就會忌妒。一忌妒,就會計較;一計較,就不得安寧。其實,每個人都是來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已。使命有大有小,可是,盡力完成後,結果都是一樣的。你完成了你的使命,就可以回天繳旨。所以,徒兒們要明白這一點。不用在乎別人的能力比你強,以道場的職位來說,比你高比你大。今天,我們不是為了道名、道利,而走進道場,而是為了共赴白陽,完成自己的使命。未來,是由自己去創造的!為師希望你們兄弟姐妹之間,都能夠和和氣氣的,不管進入道場的先與後,大家都能夠互相尊重、互相扶持與互相勉勵。道場不是靠一個人的力量成就的,是要大家攜手合作、共辦共創的。所以,你們每一個人都是息息相關,每一個人都是相連在一起的,少了一個都不行。
所以,徒兒們幸不幸運呀?有幸可以參與這空前絕後的大普渡。來得早、來得晚,不曉得。(相較於大開普度的時機,太早或太晚都無法聞道),來得早,是已經太早,遇不到了。那將來的情況,也是難以預知的。所以,這個時候是最好的時機,所以,徒兒們還不懂得珍惜的話!那真的是太可惜了,是不是啊?
賢徒!這條修道路,是不是漫漫長路啊?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你能不能夠把他走完呢?就看你有沒有決心。在這個世間飄泊很多年了,修道也很多年了,有沒有搖搖擺擺的啊!修道路就像一條遠行的路,是要有最大的毅力,才能達到的,中途會遇到什麼,是個未知數。所以,平常要參研聖賢的道理,遇事有聖賢可以效法,可以幫你度過難關,遠行也是。
遠行,不代表說你一定要去他國、他鄉、異地開荒,有的人有這個使命,去他鄉異地開荒。沒有這個使命的人呢,在自己的國度、在自己的家庭,也是在修行。遠行就是告訴你,修道這一條路,是很遠的一個行程。徒兒們!要自立自強啊!不要被自己打倒了,你們每個人手上這杯,就是為師對你們的祝福,有的人即將遠行,為師祝福他們平平安安的,一切順順利利、圓圓滿滿,好不好?
為師也祝福徒兒們,修行的路,一切都很順利,都很圓滿。都能夠平平安安的返天台,徒兒們乾杯,徒兒們!我們舉杯邀明月呀!邀哪個明月?邀心中的明月。為師希望你們都能夠清清白白的,內心裡不沾惹一點塵埃。
遠行的人兒,為師想祝福你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平安的歸來。別忘了,有個人在等你們,好不好?
徒兒們,時候不早了,為師也該走了,這首「遠行」你們自己學囉!為師的寄望都在裡面,希望徒兒們都能明白為師的期待。好不好?為師期待你們能夠更上一層樓!徒兒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