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00八年八月廿三 歲次戊子七月廿三日 發一奉天宮
                法會 仙佛借竅訓
   感謝天恩今日把道修
   每個日子充滿喜悅神抖擻
   讓愛溫暖眾生 大家一起來道修
   每個人都有使命職責
   學問道理自我要要求
   渡人成全時苦口婆心說
   佛堂參辦中迎頭趕上不落後
   徒兒們呀快快快加油
   別為小事燃起一股無明熊熊烈火
   發揮人溺己溺感同身受
   道場真情投入認真最美光芒四射
   有志人兒瀟灑輕快駕舟四海悠遊
   團結力大同心德 圍個圓圈圓滿樂
   拍拍手彼此打氣互相交流
   努力一番追築聖業時間把握別再蹉跎
   團結力大同心德 不畏艱鉅爭上游
   遙遠而危險依然挺胸抬頭
   人生途中更上一層樓
   人生途中更會上一層樓
            調寄:九十九次我愛他
            語寄:感謝天恩把道修
   吾乃
  南屏濟顛 奉了
慈命 進佛樓 早參
皇容 再問徒兒們可安好

   訓中訓:開太平
   震爍古今 秉承儒聖 白陽應運 真知真誠
   汝展雄風 史冊彪炳 道有顯隱 考有暗明
   代天宣化 有志一同 頂劫救世 整起此著
   鞠躬盡瘁 造福人群 社會康寧 大同道行
   因為人生路坎坷 因為人生難捉摸
   所以這一部豐富書本 值得你翻閱研究
   因為人情最澆薄 因為人海中漂流
   所以我願乘一艘小船 航向世界的盡頭
   因為生命是短暫 因為生命是過客
   所以替自己疲憊的心 去尋找靠岸的碼頭
   風雨過後會天晴 漫山遍野是花朵
   所以安心牽著師的手 面對再困難也無憂
   今生牽了師的手再也不願放開手
   今生有了伴的路 希望眾生得解脫
   所以牽了手的手 朝向康莊大步走
   所以有了伴的路 修道從來不寂寞
            (其一)
   因為愛著徒的心 因為想著徒也愁
   所以無言的等待守候 走過那春夏與冬秋
   因為天人相阻隔 因為緣份很難說
   所以不能夠天天見面 心未曾斷了線丟
   因為同一個世界 因為同一個夢想
   所以總無為默默付出 期待著開花又結果
   風雨過後會天晴 漫山遍野是花朵
   所以安心牽著徒的手 面對再困難也無憂
   今生牽了徒的手再也不願放開手
   今生有了伴的路 希望眾生得解脫
   所以牽了手的手 朝向康莊大步走
   所以有了伴的路 修道從來不寂寞
            (其二)
            調寄:牽手

    開太平訓中訓



    活佛師尊白話訓

    ◎ 今天一整個上午,就講一個「孝」是不是?誰人無父母,所以感受是特別的深,但是感受歸感受,俗話說的好:「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大家都是知識份子,就算沒讀書,雖然做得亂七八糟,一塌糊塗,但是這箇中的是非、善惡,還是要自己去分辨。
    ◎ 媒體的渲染有好有壞,文明科學的發達是人類的進步,卻也是叫人類退步,所以大道降世可謂是復古,可是現在吹起了復古風,很多的流行都回到了復古,但是道是古的嗎?道沒有所謂的新舊!對新徒兒來說,這可是新鮮的,未曾聽到過的信仰。人生信仰只知道佛教、阿門、上帝,就是沒有聽過「道」。
    ◎ 剛剛才吃飽飯卻愁眉苦臉,是不是吃素吃的很為難?素就很難吃了,飯、菜又是冷冷的,可是就算是冷颼颼,吃起來依舊要感恩在心頭。大家都不知道;這班班的法會有多少的「有形、無形」的辦事人員忙壞了。老師這身「行頭」已經很多了,不過徒兒們你們的「行頭」也不少,不管乾道、坤道都很多。沒有電腦我會死掉,沒有手機我會瘋掉,沒有電視我就活不了,除了這些徒兒們要想想看,你們在世間又還能做什麼?應該還有更多有意義的事。
    ◎ 有時候你走出來看看大自然,依舊是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沒有變,可是自然的大法則跟道是很相近的,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對徒兒們來說雖然是比較深奧,可是總歸一句「佛性」。
    ◎ 我們的佛性就是自性,雖然只聽了二天課對什麼是道,什麼是自性還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們的自性能生萬法,這個萬法就是很多方法,人類想了很多的方法,增加文明科技,因而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這個萬法創造了萬事萬物。
    ◎ 現在我們往上追溯,這個萬法從哪來的?「萬法由心生」,這是佛家的話我們常常聽到,自性不離萬法,所以這個「法」就是方法,你看我們人多聰明,各種的方法就能生出萬事萬物。
    ◎ 我們這個方法,是我們自性發出來的,所以自性妙用,當人有這個肉體搭配了這個自性妙用,就有萬事萬物,所以人跟自性就有所謂的「真人」與「假人」,有真人很重要。而你的肉體,需要很多的方法,讓你足以適應這個地球,所以肉體也很重要。
    ◎ 老師希望你們修「道」也能修「行」,真假要並重,不要說我這肉體遲早要歸回塵土,就隨便糟蹋它,這可不行的,說到這個糟蹋身體,又提到孝,你們說的孝有分很多種,但是如果任意的糟蹋自己,折磨自己,甚至侮辱自己這個也算是不孝,尤其是隨意的折磨自己,不合乎人性、本性,就不合乎天性,所以把自己照顧好,保重自己也是身為人子的一種孝。
    ◎ 把自己的自性守護好、圓滿好也是一種孝,孝誰?知道要修道,自性要圓滿,生在塵世間,有爸爸媽媽好孝順,但是你的自性有個 老,也有個根源要去追溯探討,當你把你自己的自性修圓滿了,也是孝順,這才是大大孝。
    ◎ 徒兒要心平氣和的看待世間的每一件事情,如果心不平氣不和,那就吃一些化氣散,老師的心裡也才稍許安慰。這些文詞很淺白,事實上也是在說 老的心聲、眾仙佛的心聲, 老日夜依閭盼望,希望我的子女都能夠回巢,像燕鳥般,但是回了沒?稀稀疏疏,如果你們家人也是這樣子的稀稀疏疏回來,你的眼睛是不是會望穿啊!你的心是不是懸在半空中?所以你們體會一下,上天 老的心就是如此,但是莫可奈何,因為塵世間的誘惑太多了,曾經在三山坡立下的誓言也忘了,所以現在「天開文運」指的就是「三曹普渡」的時候,就是原胎佛子要回去的時候,但是這可不是以人類的頭腦時間去衡量的,文運、時勢流轉的東西,不是用人類的時間、年限,可以揣測的,但是只要盡自己的心意去圓滿自己,要「懂得」去圓滿自己,那就是時候到了,每一個自性圓滿就自然回歸本位。
    ◎ 所謂的本位是哪裡?就是你們該回家的時候,所以三曹普渡的時候到了,就要把握住這機會,如果仍然是徘徊,觀望、猶豫,一但時間過了,你自己的使命,和自性無法圓滿,終究也是六道輪迴,因果講到六道輪迴,生死輪迴,人就這樣生生死死在輪迴,因為忘記了自己的本位,也忘記要圓滿自己了。
    ◎ 人生;不管你一生追求多少成就與榮耀,到最後等你老了,就是你回想一生的時候,到時候真的只有灰飛煙滅,塵歸塵,土歸土,什麼都沒有,但是徒兒們你們這一生其實沒有白活,因為你們找到了人生信仰,這個中心你們找到了,可說解脫,真的是解脫,雖然這個時候還沒感受,但是你不要懷疑它,如果你好好的掌握、運用它,去體悟它,發揮它,將來你的人生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不會灰飛煙滅的。古代的多少英雄豪傑,到最後也是名留青史,他雖然留了名,他們的氣節值得我們效法,但是終究脫離不了六道輪迴、生死的束縛,但是天道的殊勝在哪裡?「超生了死」,就是不受五行拘束,而且能夠回歸本位。你們有一個靈性的家,而不是只有肉體塵世間的家,你們的靈性也有一個家。生從何來,死就要從何處去,知道怎麼去這才重要。所以老師說人生如夢,一生的成就與榮耀,人到最後什麼也沒有,明白來處去處這個才重要。
    ◎ 今天來佛堂無論成就高低,無論你的人生以前是怎麼過的,但是我們只看大家的一顆佛性,佛性一律平等,跟佛是一樣的,所以拿出你們的自性,放下你們的自卑,大家都是平等的,各自好好發揮,圓滿自己的佛性,這樣就對了,以後解脫生死就不需要請老師慈悲了。
    ◎ 當人一口氣要斷的時候,想到的都是天,想到就是媽,但是弟子你們想到的都是濟公,濟公可忙的,要包生要包死,老師講這些不是贏得你們的喝采,而是要有所「省思」,自己如果修得好,自己就是一尊佛,何須佛來引渡,老師說拿出你們的自性,放下你們的自卑,把自己修好,使命了完,自己度自己,再去度化眾生,這才是老師的使命,也是你們小濟公的使命。人家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師徒如父子」,所以老師是父,你們是子,老師的使命也如同你們的使命一樣。
    ◎ 老師發現這首歌是復古的歌,但是適合現代人唱,你們唱起來很吃力,這下怎麼辦,這下可唱不了眾生的心,唉!怎麼這麼難(唱完聖歌)很難吧!現代的歌要會唱也不簡單,看,唱個歌也就如此的艱難,何況要修正自己啊!是不是也更難,本來唱歌是很快樂的事情,結果也搞的蠻困難的是不是?這叫做自找苦吃,本來是好意啊,讓大家解一解悶,結果啊,變成傷腦筋是不是,所以世間事,相信大家都有這個經驗,當你想要精心安排一件事情的時候是不是很用心,在籌劃的時候是不是在你掌握當中呀,但是如果事情不如你想像發展時,就等於是期待落空的時候,你的心境會如何?失望又失落對不對?也很懊惱、氣憤對不對?要修就是修這個,懂不懂?(懂)懂什麼?要修什麼(要修心)心修什麼?我說要修這個懂在哪裡呀?(班員回答後),愈挫愈勇對不對?說得出這番道理的人,勢必是承受許多挫折,他才有這番心得對不對?看書也能讓人家精進是沒錯,但實際碰到的時候呢,老師希望徒兒們,還是能夠理性的拿出你們的智慧,還有拿出你們讀出來的知識,去做一些調適,剛剛老師說,當事情不如你所期待的、不如你所預料時,你所產生的心境,有失望、憤怒、氣憤,甚至到最後幽幽的哀怨,要修的就是那個,而不是修前面那一段,要修後面那一段,懂嗎?
    ◎ 你心裡面所生發出來的那一些東西,要修正的、要調整的、要微調的就是那些東西,你如何能夠看得清楚,原來我可以不用這些、原來我可以很釋懷,甚至很輕鬆我就放下了,那就表示修正了。但是如果你依然是氣沖沖,要修就是要修這個,懂嗎?這個就是所謂的心物,就是要修這個心裡的東西,但是這個不容易對不對?揮之不去呀!就像父母呀,對孩子百般期待與要求,這些期待與要求達不到時,這時候父母的心物就產生了,愛之釋之與恨之啊,不是罵之念之而已,是釋之與恨之呀,因為你這個愛產生出來很多的心物,父母要修正的就是心物,就是這些呀!很簡單唷,都是日常生活的道理唷,也是大自然中的點點滴滴而已唷。
    ◎ 所以,「道」真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起心動念當中啊,要「修」、「行」的就是這個,但是這個法門、心法要修不容易,覺不覺得不容易呀,明明知道呀,放不下而已呀,明明就知道不要計較、不要生氣,算了,但是心裡面還是耿耿於懷,難拔除的就是這個。因為我們的心是活的,我們也有血肉心、也有人心,我們不得不承認唷,雖然我們沒有那種殺人魔的血肉心這麼的狂妄,但是啊,我們不得不承認還有人心同時並存的,當你看清楚了你的種種面目,你才好去做種種的調整與修正,就怕你看不清楚你的種種面目而不自覺。而覺查不來呀,那就沒有辦法進入修行,這是很簡單,但是要做到是一番的功夫,徒兒們了解嗎?了解歸了解,事實上還要去「力行」,而且是互相勉勵,你不能說我專門看到別人的心物、我專門看到別人的缺點特別清楚、一目了然,可是看到自己是盲目的,就怕人家跟你委婉的提起的時候,你不願意去承受、去面對、去承認,在社會上徒兒們歷練看多了,對不對?現在的人幾乎都是這樣子啊,你都要講我的好,你講我的不好,我就視你如同眼裡的一顆沙,一粒沙都容不下,那都是在計較、互相排擠,這個可以說是血肉之心,不是人心啊,已經沒有人心,更不用說有一顆善良的心,所以今天徒兒們,你們真的有佛緣進入佛門就得要好好的修行,認清本份、認真的來修行,這才是一個正正當當、才是一個踏踏實實的修行人。
    ◎ 你所擁有的萬貫家財、嬌妻美妾、所擁有的一切,都不踏實啊,最後灰飛煙滅,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哪怕你生生世世都享有榮華富貴,那也是早晚會消失的啊!所以人啊!眼光看遠一點,真的體驗出什麼是有價值的,好好去珍惜、好好去發揮。
    ◎ 人當然要盡人的本份,本份依你的角色而去認定,你的本份在哪裡?你的角色扮演是什麼,那個就是你的本份,人的本份做到那是應該的,那個不值得稱許、不值得驕傲,是應該的。但是啊,你能夠為萬人所敬仰、所稱頌的,是你將佛性流露,度化成全了他人啊!就像佛陀一樣、就像那些偉人一樣,這才是值得他人稱頌、敬頌的、欽讚的,但是不容易、很難,所以老師只希望你們做好自己的本份、圓滿自己,就樣就了不起了。
    ◎ 因為各有使命、因緣,強求不得,但是呢,把自己的使命做好,把自己的自性圓滿、修正,這樣也是成就自己,自己也是一尊佛,很難喔,老師今天不曉得已經說了幾個難了?對不對?對,真的很難啊,所以徒兒啊!你們都是有智慧的,你們都不愚笨,你們都非常聰明有智慧,只是做與不做而已呀!學習的態度是謙卑的,現代的人謙卑可不可以呀,如果太謙虛我可能被人看扁了。「謙虛」,謙虛的學習會不會被人家看扁呀?謙虛的對待人事物會不會被人家瞧不起呀?相信你們自己的理念與價值觀,如果你夠謙虛,相信你無處不往啊!易經裡面「謙」卦是不是可貴的啊?雖然你們沒有研究,但是易經裡面最上等、最漂亮的卦是什麼?古代人的智慧早就知道啦,只有謙虛才能無往不利。
    ◎ 所以你的謙虛並不代表你的懦弱也不是代表你的無能,修行人總是謙虛的,修行人要謙虛,學水到底處像白水一樣,白水老人是你們的前輩可以效仿他的精神,為什麼他甘於平淡的水,這裡有至高無上的道理在其中,所以水可貴在它的精神,水是大自然中的一種示現也是大自然的呈現,所以不管是水,也不管是任何的一事一物都有他的道味,也有他的藏跡。
    ◎ 師徒總是有一種默契存在,但是這股默契只有自己知道。老師我現在在做什麼啊?每個人來解釋,你們不曉得我在做什麼(此時老師在黑板上畫訓中訓)?大家看得懂什麼字?上一班法會是什麼字啊!(奉天命)看得出來嗎?看得出來有獎賞,答對了可以領賞,可以領佛果是不容易的。當仁不讓於師,反而是難的字看得出來,所以難歸難;俗話說得好「知難行易」,老師雖然一直說難、難、難,但是一再強調「行與不行還是在自己」,人有很好強的性格,愈不可能的任務他愈要挑戰,愈難的他愈有興趣,愈得不到的,愈追不到的愈想要,知道是知道,但是最終的還是一個字就是「行」。
    ◎ 老師說了很多,你們看到引保師都很怕,再來成全你更怕了,就是缺少這個「行動力」,我要怎麼跨出那一步才重要,要怎麼體會到天恩浩大、仙佛慈悲!唯有你走出去,唯有你跨出你的腳步,跨出你修行的腳步,跨出你修辦的腳步,你才能感受。慈悲在哪裡,天恩浩大在哪裡,不管是初學道者或者是老道親、老前賢都一樣,最後還是一個「行動力」,你不行不動,你永遠就在那裡,永遠在守護你的城堡,守護你的凡情事業,如果這樣你就很難感受到天恩師德,很難感受到老師的這份心,儘管剛剛經理說老師是如何的疼愛徒弟,但是你們有感受嗎?(有)寥寥幾人而已,說實在的濟公還是濟公,我還是我,回去以後我還是在紅塵裡打滾,什麼誓言什麼愿立,什麼十條大愿,早就拋於腦後,但是濟公要讓你們知道,儘管人世間的徒兒皆如此,濟公還是要一如往常的向前走,還是要普渡三曹,還是要渡化更多的有緣徒兒,因為實在是徒兒早已跟濟公約定了,那種誓言濟公是實實在在銘記在心從來不曾忘記,也怕凡間的徒兒忘記了,忘記了老師,忘記了 老母,只有在生死關頭的時候,這時你的真主人和佛性才會恍然大悟,但是那個時候說實在的為時以晚。
    ◎ 你很多時候不知道什麼叫做無常,變化多端也叫無常,什麼東西在你們周遭是無常的?生命在在的顯示無常的可怕,你今天看到他,明天你可能就接到他過世的消息了;你家今天好好的,明天可能被一把火燒光了,這就是無常的可怕。人的無奈,不管你的能力再怎麼雄厚,也很難跟無常對抗,所以修行是戰競謹慎的,你不知道無常什麼時候來找你,你不曉得無常哪天來敲你的門,但是如果你時時刻刻守護了你的真道,常常守住你的真主人,常常念念不忘自己的佛性,唯有一個善良的佛性不會被偷走,無常沒有辦法干擾你,無常帶不走你的佛性,唯有你的佛性、自性能夠自我主宰,其他的一概無能為力。
    ◎ 你現在管得了你的兒女,長大以後管得了嗎?你現在是一位主管,當你不是主管的時候,你管得了你的員工嗎?萬事萬物多麼的無奈,多麼的無力,但是唯有你自己能夠掌握,可以主宰你自己的「自性」,只有你自己的心可以駕馭你自己,不是別人管你的心,這才是進入修行首要知道的東西,只有你的心是「定」的,那麼一切的事情都是祥和的,若你的心是浮動的,那麼所有的未來與前程都是茫然,只有心的安定,透過修行讓自己的心安定,你的未來前程是很光明的,當你的心有所主,此時那些煩惱的東西都煙消雲散,都可以撥雲見日,所有的憂愁和煩惱全部都消失,因為你懂得修行、懂的駕馭自己的心,這個就是方法,也就是人生的價值,快樂的來源。
    ◎ 因為沒有煩惱,安住自己的心。所以這三個字「承一貫」,就承如上一篇的「奉天命」,「奉天命」就要「承一貫」,信心生一貫,自性、心靈、身體都是一貫的,沒有分離的,今天你坐在這裡也是性、心、身一貫,有人坐在這裡想到家裡,有人坐在這裡想到公司,這樣沒有性、心、身一貫?當下處在那裡,你就在那裡,所以徒兒當下在做什麼?聽濟公慈悲,聽講師講課,開三天法會,就是要安住在這個當下,就在這個時刻,這樣就是一貫啊!常常練自己的一貫,常常提醒自己的性、心、身,這個就是修行,知易行難哦!
    ◎ 很難的東西,你會擔心謹慎的去面對它,一場考試你知道很難,那時候你會不會很用心投入?反而變成了知難行易;當你面臨一件事情太容易了,你的心認為這容易!可是你卻慘遭失敗,所以又變成知易行難,你看這都是我們的心在主宰哦!都看我們對事物、對自己的心態,透過修行,你就會去寬容自己,也寬恕他人,包容也是修行的一種,所以不要把修行人看的太高尚,凡事合乎禮,合乎中庸之道。
    ◎ 難道修行人不用睡覺嗎?修行人唱歌也是一種休閒娛樂,我們是寓教於樂,玩也要玩出有所體驗來,這也是一種價值啊!不是說修行人不能玩,修行人不能去哪裡,只是怕你們沒有那個定力,所以透過修行,讓自己更合乎中庸,更活潑玲瓏,修行不是狹隘死板,修行是跟生活結合的,是從人本出發,絕對不是壓搾自己,也不是扭曲各種價值觀,人活著是一種生活價值,是一種人生的信念,這個信念把持住了,你在各種做人處事上面就不會偏差,就會合乎中道。
    ◎ 修行也是有考驗的,考驗有很多種,要問考驗就問問你旁邊的工作人員,心得都可以與你們分享,考驗就像挫折一樣,越挫越勇,越是考驗才越要前進,越要往前進,而不是就這樣妥協了,如果就這樣放棄,是自己的損失,跟別人沒有關係的。
    ◎ 徒心不能變,認清真主人,祝福不變,祝福無限,心在這一刻,永恆、永遠,修到什麼時候,效法要效法天長地久,永恆、永遠真心修辦的人,一直到圓滿時候,師牽著徒的手,師伴著徒到最後,哪怕地老天荒,師與徒情份永久,調寄:手心裏的溫柔。徒兒的腦袋瓜在轉啊,趕快搜尋吧,趕快用你們的人腦、電腦在搜尋吧,結果出來的都是問號、都是不會、沒聽過,沒聽過也罷啦,至少你現在有看到歌詞。很白話是不是,對呀,就是這麼白話,今天追根溯源,知道了我有一顆佛性,原來我也有一個理天的老家,本來我們在天堂,但是,經過了無數的輾轉、輪迴,才會在這邊又見面,所以今天認清了真主人,讓自己回歸自己的本份,恢復自己原來的樣子,所以才能夠永恆,到自己圓滿的那個時候,當你像佛一樣慈悲的時候,你的使命、責任就是到那個時候,不管外在有什麼變化,要修要辦是你自個兒的事,你要修你自己的自信,你要了自己的愿,這個就是修辦,問你自己要到什麼時候,才甘願要修正自己、改變自己,所以,外在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內心怎麼看自己。
    ◎ 希望徒兒們,不要因為考驗,就把你考倒了,就像考試題一樣,考試題是死的,人是活的啊!人絕對能去戰勝所有的考題、超越所有的難關,那個勝利,最後就是你的,超越突破就是你所得到的,各了各的命,幸福是自己追求的,沒有別人能夠給你的,不管是人的幸福,修行的幸福,開心、快樂是自己給自己。
    ◎ 修行是可以很活潑玲瓏的,絕對不是死板的,唱歌也一樣,是可以活潑的,是可以通權達變的,而不是死死板板一成不變的,唱歌一回生二回熟,修行也是如此,你第一次面對你的修行還很陌生,第二次、第三次、一年、二年、三年、四年、十年、二十年、只會越來越熟練,你會越來越圓融、給自己時間和給自己機會,不要一次就把自己放棄,不要一次就把自己打死了,知道嗎?自己的幸福要自己去追求,快樂也是自己的知道嗎徒兒們?濟公祝福你們永遠道務鴻展、永遠道心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