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0一0年四月十三 歲次庚寅二月二十九日 發一奉天宮
                法會 仙佛借竅訓
   昔日故人一去相隔千萬里 音訊渺茫思念依依
   流浪無計年生死輪迴無盡期 從沒想到竟成天人永分離
   滾滾紅塵埋沒佛子根器 累世宿命修善方得一
   而今大道降世明師指迷津 願眾把握莫再痴迷
   駕法船尋找 尋找 往日的知交而今哪兒去了
   握金線尋找 尋找 會不會陷紅塵隨風飄
   *明明知道聲色苦 內心眾生難以化渡 *(從此處開始)
   認清此身難久長 使命愿立銘肺腑
            調寄:明明知道相思苦
   俺乃
  南屏道濟 今奉
命 來至佛地 進門早參
皇畢 問聲可愛眾徒弟 別來無恙
   疲憊的腳步 師仍掛念心愛徒
   我們都是老的兒女 心手相連踏歸途
   塵俗辛酸無助 愈求卻愈孤獨
   終日迷糊盲目的付出
   看徒忘記最初 一而再迷路
   師心從不認輸 喚徒兒醒悟
   願徒兒修辦認清楚 認清楚真理性自如
   徒兒呀莫要再踟躕 快找回己面目
   願徒兒修辦認清楚 認清楚真理性自如
   考驗中智慧足 風平浪靜日出
            調寄:聽見牛在哭


西元二0一0年四月十四 歲次庚寅三月初一日 發一奉天宮
                法會 仙佛借竅訓
   南北跑 奔西東 屏障翠巒一重重
   仙佛意 菩薩心 童叟無欺赤子容
            調寄:三輪車
   我是
  南屏小仙童 今奉
旨 來至佛宮 隱身參叩
皇容 再問一聲大家好
   思徒歌
   徒兒啊 你在哪裡 師在想念你
   徒兒啊 你在哪裡 師在想念你
   寄明月代傳相思 望穿秋水待訊息
   曾幾時又有幾人 體得師心有幾許
   點點愁 切切意 化為清風傳到凡塵去
            (其一)
   徒兒啊 你可聽到 師在呼喚你
   徒兒啊 你可聽到 師在呼喚你
   雖然是相隔千里 師徒父子情難移
   徒棄師不睬不理 師卻不能將徒遺
   一聲聲 一句句 師在屏山永遠等著你
            (其二)
            調寄:冬戀


    不如訓中訓



    南屏道濟慈悲白話訓 二月二十九日

    ◎ 上午上了什麼課?(孝道)還有什麼呢?(十條大愿、佛規禮節)佛規會不會很生疏?(還不太熟)剛剛學佛規禮節,是吧?(是)會不會拜?(還在學)佛前不打誑語,(新班員還有一點生疏)還要學,是不是?人的一生都是在學,是不是?學什麼(學做人),不是學賺錢啊?錢不是也挺需要的嗎?有沒有人跟我們說錢不需要的,在道場裡面,錢就像水一樣,對不對?(對)沒有錢又不行,有了錢,太多也不行?為什麼?(會埋葬一個人) 埋葬一個人。有沒有人嫌錢多的,(沒有)那為什會不行呢?(錢太多會做壞事)錢多容易生歹念,是不是?(是)有那些歹念?(荒淫、喪志、墮落)可是人生不就如此嗎?所以你們不簡單,有智慧去分辨、好與不好,是不是?(是)。
    ◎ 對自己有沒有信心?(有)雖然還在學道、聽道理,但是用心慢慢吸收,你的人生就愈來愈清楚,是非、好壞你就愈來愈容易辨別,就不會再迷迷糊糊,也不會那麼多的煩惱、痛苦。相不相信?(相信)這三天且耐住性子,好好吸收,對你的人生會是一大轉機,相不相信?(相信)佛前不打誑語,既然相信起碼這三天就認認真真的,好好的吸收、好好的聆聽道理。好不好?(好)
    ◎ 怎樣才能夠專心,知道嗎?(知道)怎麼專心?(用三寶、用玄關)你知道,他們知道嗎?(知道)那三寶怎麼用呢?這不是學就學得來的,怎麼樣讓你的心專心?當然用三寶很好,對不對?(對)三寶記得嗎?(記得)
    ◎ 待會兒咱們要複習三寶,忘記三寶的舉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都已經說,在佛前是怎麼樣?(不打誑語)要率性,這個是什麼班?(率性進修班)但是這個率性,它合乎禮儀,知道嗎?(知道)既然來到佛地,就要遵守佛規禮節,知不知道?(知道)不能說我率性,我本來生性就如此,這樣行不行?(不行)既然來到貴寶地學習,多少還要遵守佛規,好不好?(好)
    ◎ 徒兒們的心有沒有在飄?(有)飄到哪裡去,有沒有飄到天堂,你是飄到家裡去,飄到小孩子身上去,是不是?(是)才出來個幾天?你看你如此的想家?
    ◎ 有沒有人這一輩子要活兩百歲才甘心,還是說活八十歲就心滿意足。這一生,這個肉體,由得你主宰嗎?因為會有生、老、病、死,不知道哪一天會死,不知道哪天無常會找上你,是不是?(是)所以你這一輩子是不是很短暫?(是)就算你想活六十歲,有時候也不見得如你所願。
    ◎ 你可以六十,但是有些人,可能不想活那麼長,想想看我們這輩子,「人」的價值究竟在哪裡?難道是求生求死而已嗎?有時候還不求只是求生求死而已,有時候叫你生不如死,死又不如生啊!
    ◎ 我們人一生中不會的、不懂的、不瞭解的,太多了,對不對?所以人是不是很渺小,(是)可是,現在的人卻很自大,對不對?(對)得明師一指點殊勝珍貴,但是千萬不能自大,要謙虛。就算你這輩子,沒進入佛門,學做人也要謙虛,是不是?(是)自性是內在,你對內在自我的肯定,但是你外面表現出來的行為,總是要謙卑!處處謙卑才是對你最有利,「易經」聽過沒有?(聽過)中國古代老祖宗的思想智慧「易經」,最高竿的卦是什麼卦?(謙卦)就是這個謙虛的謙卦,老祖宗為什麼體悟到謙虛的重要,不論你學道拜佛、修行與否?你做人處事上就是得要學一個謙,不是學佛才要謙,學做人也是要謙。
    ◎ 怎麼樣才叫做謙虛?有沒有哪些實際的範例,有沒有人說我房子好幾棟,我錢很多在某個銀行,有沒有謙虛?(沒有)是不是很喜歡展現,(是)這時候殺身之禍就來了,歹徒可能就盯上你了,是不是?(是)一個不小心顯露,是不是讓自己陷於危險之境,(是)所以謙虛太重要了,尤其時下做人,當你會謙虛,你也懂得敬重、尊重他人,知道嗎?(知道)不要認為說,他比較笨,我比較厲害,人總是容易互相輕視。所以為師跟你說,不要小看這些平民老百姓,哪一天,人家成佛了。不要只看外表,不要看形象。
    ◎ 為師講得會不會太難,聽不聽得懂?(懂)人總是注重外表形象,去評論、衡量一個人的價值,這樣是最沒有智慧。不要只看一個人的外表,今天廚房的一個太太煮飯,揮汗如雨,供應你們、供養大佛,人家功德了了,是不是?(是)
    ◎ 吃了幾天的素?(一天半)為什麼大家都兩天,只有你一天半,(我們還有半天,睡覺時間不算)不是曠職去摸魚就好了。吃這幾餐的素,是不是很好吃!(是)好吃給他們肯定好不好?(好)給他們鼓掌。凡事心存感恩,對不對?(對)如果把他們叫出來,你會赫然發現,長得不怎麼樣,廚藝卻了不得,所以不要用外表去衡量一個人的價值,懂不懂?(懂)相對的,你也不要這麼容易,看輕你周遭的家人、朋友,每個人都有過人之處,都有優點。可以包容、寬恕,要看別人的長處、優點,這樣你才能感恩,才會感謝他人,這樣生活才會過得比較快活,要不然處處埋怨、處處抱怨,這樣的生活品質相當差勁,而且這種差勁的生活品質,是你造成的,對不對?(對)誰叫你眼低去看他人,而且這個眼睛還是賊眼,如果你今天以慧眼,以一個佛眼,去看任何一個人,這個人的生活品質,好不好?(好)好得不得了,宛如人間天堂,是快活的。
    ◎ 要有那一顆心。說到了良心、佛心,這個佛心已經迷失太久了,現在要慢慢找回來,培養起來、恢復出來、流露出來。這個就是修行。不要認為讀書高、知識高,錢賺得多才是強人。修行不看這個。
    ◎ 人與人之間,有時候是不是透過言語的描述,會會錯意,甚至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語言雖然是一個很好的溝通橋樑,也是一個很深的障礙,對不對?(對)有時候您說的話清楚,他人聽了不明瞭,有沒有?(有)這誤會就結大了,是不是?(是)還不止誤會,所以語言就是這樣。
    ◎ 徒兒們,你們從今以後,願意學佛、修佛,語言固然重要,知識的認知重要,但是還是得從無言當中去認清楚自己、去體會。若透過語言的示現來表達,只是代表個人的程度修行,並不是真正代表那就是佛法,懂不懂?(懂)不代表那就是道。但是沒有語言的示現、描述又不行,因為現階段,大家都需要它來啟蒙,開啟內心的智慧。要啟蒙的階段,必須透過經典、文字的示現,讓你去了解,它不代表佛法,並不代表就是道。懂不懂?(懂)
    ◎ 人生要學習的學問很多,有形的學、無形的更要學。無形的做人處世有方法,但是無形的認知,你的觀念更要學、更要去體會、更要去思考。觀念、價值,更要去思考,懂不懂?(懂)
    ◎ 我們還是把精神回歸到這當下,當下要做什麼? (唱歌)你看人家根基好呀,人家就在當下,不要小看後學,也不要輕視前賢,後進新進都一樣,前賢後學都一樣,一樣在哪裡?一樣在佛性平等,自性平等。
    ◎ 不要倚老賣老,也不要推卸責任,認為我還嫩不行。不要推卸,每個人都有自己在這世界上的使命與任務,既然進入到佛門,就有所謂的使命。十條大愿不是上過了嗎?(是)使命愿立,你心裡發多少愿,上天幫助你的力量就有多大?要記住心裡發多大的愿,上天就賦予多大的力量,千萬不要小看。天人合一,咱們好好的學,學人家的長處。
    ◎ 我們知道修行是一個很好的良方,解決痛苦、解決煩惱的良方,我們認識到了每個人內在的眾生,對不對?何謂眾生?眾生的定義是什麼?了不了解?(有靈性的皆為眾生)對不對?還沒有答案?什麼叫做眾生?(眾念叢生叫做眾生),對不對?長江後浪推前浪啊!你們前浪怎麼樣?(死在沙灘上)不要怨為師潑你們冷水呀!(後生可畏)還有沒有人對眾生的定義有什麼想法?什麼叫做眾生?只要你肯形容,只要你有勇氣來形容,八成都對。
    ◎ 因為這個「眾生」離我們太接近(法界眾生)什麼是法界眾生?(就是一切有形、無形的眾生) ,那為師再問深入一點,無形的眾生是什麼?(也可以稱作為冤親債主), 冤親債主(業障)業障對嗎?(對)還有沒有?「眾生」有沒有辦法再更貼近一點?你自己內心的眾生,(貪、嗔、癡)貼不貼切(貼切)真不真實?(真實)大家有沒有?(有)有的請舉手,那你們貪什麼?(貪蘋果)貪蘋果,這區區的一顆蘋果就值得你起貪念?(貪老師的蘋果,上天的蘋果。)
    ◎ 貪、嗔、癡,說的好呀!你的貪、嗔、癡,多不多?(很多)那怎麼辦?(考驗自己)考倒了怎麼辦?(要修行)怎麼修呢?(自己修)自己怎麼修呢?(要聽老師說的話)老師說了什麼話?(老師說要檢討自己)當這些化身小濟公的人,對你有意見、有建議的時候,你能接受嗎?(可以)有時候人家講的話,我就是不中聽,我就是不接受、修不來,不要這樣子,多接納別人的意見。
    ◎ 徒兒們都有智慧,都知道該怎麼修、怎麼去學、怎麼去做?但是實際上,就是要去做,聞、思、行。你知道了、思考了、懂了,但是最後一個步驟就是「行」啊!你不「行」,光知道也沒用,你還是你!真理還是真理呀!懂不懂?
    ◎ 所以,每個人內心眾生只有自己知道,是不是?(是)自己內心那種可惡的眾生,打不死的眾生,只有自己知道。
    ◎ 至於外在呢!別人跟你說什麼?跟你有不同的意見,那倒其次,重點是你自己內在的眾生要曉得去觀察,觀察到你自己的內在,什麼是要不得的面目,什麼是非常不好的念頭,那個就是內在眾生,那個就是當務之急,要趕快去除、拔除的,懂不懂?(懂)
    ◎ 有沒有人說我「眾生」很難去掉?我惡性難改?我劣根性重?有沒有?明明知道,卻還是犯了,下次什麼時候犯,又不曉得,環境一來又犯了。這麼難改要怎麼辦?有沒有在場的意見來分享,惡性如此難改,要怎麼辦?(多接近佛堂)徒兒們覺得這個方法好不好?(好)為什麼好?多接近佛堂,為什麼就行?有沒有人知道?因為來佛堂,可以多聽道理,不要講是非,來佛堂不要說他人的是非,是不是?(是)來佛堂只是希望聽道理。對不對?(對)你們都知道!但是,就不要犯這種毛病喔!來佛堂只是想聽道理,想聽真理,我不想要聽是非。但是,嘴巴不饒人喔!這也就是內心的眾生。
    ◎ 所謂「人紅是非多」,有聽過這句話嗎?(有)一個人如果太常出頭,你的是非就多!對不對?(是)當你太過於表現,太強出頭,是非很多,對不對?那濟公紅不紅?(紅) 濟公很紅,紅的發紫,濟公,有沒有是非?(沒有)那就怪啦! 剛剛說,人紅都有是非,為什麼濟公沒是非?濟公是公心啊!對不對?(對)當你人紅又是非多,那表示你有什麼心?(私心)對!要懂得自我觀照、檢討。為什麼是非都在我身上,為什麼大家都對我特別有意見?要從自己身上找起、觀察起。
    ◎ 「人紅是非多」這句話有它的涵意,大夥只知道其一的道理,不知道其二、其三的道理,要不然濟公很紅,是不是?(是)大街小巷人人都知道濟公,家家也知觀世音,對不對?(是)但是為什麼沒有人說觀世音、菩薩的壞話?為什麼沒有?不是怕遭天打雷劈,所以不敢講,而是祂有一個很好很好的慈悲精神,對不對?(是)當你也做到這麼有慈悲的胸懷、心懷的時候,人家還會說你是非嗎?(不會)人家還會對你有意見嗎?(不會)所以,差別在哪裡呀?就是「私心」跟「公心」,「慈悲」跟「自私」,「慈悲」與「冷漠」的分別,對不對?(對)
    ◎ 徒兒們很聰明,很有智慧。想必徒兒們的生活品質一定很好啦,對不對?沒有煩惱。還有煩惱啊!煩什麼?當真是煩賺錢呀?(沒有),現在徒兒們的煩惱, 為師跟你們指點迷津,要不要?(要)但是,迷津指點要去做,知不知道?(知道)你們現在切身的煩惱,就要煩惱我該怎麼去渡眾生啊!徒兒們都知道,自己都渡不起來,這個是不是煩惱啊! (是) 所以,要煩這個。
    ◎ 三曹普渡,一時一運,時間有限,要去煩惱的就是這個,你們自己也當真該要這麼煩惱。既然人世間你們沒啥好留戀,錢也不是問題,做人又還過的去,那真的就該要貢獻啦!該要發揮你生命的光和熱,就是說每個人身上的使命與愿立要好好的完成。身上的使命與愿立好好的完成,這才會合天意。這時候,人逢喜事精神爽,聖凡兼修,福慧雙修,知不知道?(知道)講得很快呀!現在有幾個人享受到「福慧雙修」的樂趣呀!「福」,我有福報。「慧」,我又兼備了智慧,我雙管齊下,福慧雙修。
    ◎ 佛們沒有要求你,披髮剃度、深山隱居去修你的佛,有沒有?(沒有) 仙佛一樣叮嚀你要顧你的家庭,顧你的子女,顧你的工作,也要顧你的修辦,顧你的道場,對不對?(是)樣樣兼具呀! 所以,在這動盪的時代,能夠成就更不容易,是不是?(是)愈困難,它就愈可貴,愈困難當中它增加很多痛苦,但是,痛苦當中,歷練了你相當多的智慧,也圓融、圓滿了你的此行。這個不容易,是用你這輩子每一個階段去體會,懂不懂?(懂)
    ◎ 你們現在要煩惱什麼?(如何渡眾生) 這個煩惱是被允許,是被接受的,那你沒有這個煩惱也不強求,因為你修你自己也挺好的,成就自己也不容易,只是這個時代要渡人,行功立德,兼善天下。方法是這樣,必須要守這樣的法門,你才吃得開,像老師廣結善緣,濟公徒兒滿天下,但是!濟公靠雙腿走滿天下,才有這一點點的成績,才結了一點點的善緣。
    ◎ 既然拜在濟公的門下,你們都是誰?就是什麼?(小濟公)是小濟公,精神要學得一樣,作法不一定相同。 如果,你也像為師,瘋瘋癲癲,衣冠不整。你說,別人是不是會嚇到, 作法不一定,但是精神要效法。
    ◎ 濟公的精神就是濟「公」。你又哪裡私心自用了?回家枕頭墊高一點自己想,我自私在哪裡?我是私心自用在哪個地方,我是不是雞腸鳥肚,愛計較、愛抱怨,心中都是抱怨、不滿、不平。這個不滿不平最糟糕的後遺症,就是現在的人,充滿了毒,這個毒影響到身體,會變什麼?(憂鬱症)還有什麼?癌、腫瘤。知不知道?(知道)就是你平常生活中這些毒素累積出來的。如果你沒有透過「修行」,沒有透過「轉念」,這些毒素,會禍害你的身體、你的心靈,懂不懂(懂) 。
    ◎ 所以說「修行」,到底是不是一本萬利的投資呀! (是) 一本萬利知道什麼意思?(小本錢賺大利),對呀!這叫做一本萬利,最好的投資,對不對?(對) 花小錢賺到大錢,所以你們做生意挺懂的嘛! 對不對?人生就是這樣投資,做最有利的投資,做最恆久、最有價值的投資。
    ◎ 賞糖果,要怎麼個賞法呢!你們是要現在吃?還是下課再吃?來!乾道比較有克己復禮的精神,克制自我欲望,我們下課吃,下課我們請點傳師分給大家,每個人都有份好不好?
    ◎ 「田園荒蕪」;徒兒呀,你們的心靈園地長草了呀,「孰人曉歸」,又有誰知道呀?你還要去哪裡呀?沒有人知道要去哪裡呀,何去何從?
    ◎ 說到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字中還有字,紅色裡面是什麼字呀! 紅色這兩個字叫做「不如」。我們有句話叫做「不如歸去」。但是並沒有歸去呀,你們還早呀,「不如」這個有後續的啦,記住這班的因緣就是如此,就是「不如」,不如怎麼,不如怎麼……,那徒兒們去發揮想像啦,我不如::::,咱們來造句好了:(註) 王講師:在人世間流連忘返,不如早日修道歸去。
    老  師:不錯呀!他已經在實行中了,施工中啊!但是有沒有辦法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大夥兒也是一樣,有沒有辦法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
    潘隆進:世人皆有貪嗔癡,不如放下就是福。
    老  師:耶!好啊!你要什麼?桌上任你點呀!
    潘隆進:一顆糖果。
    老  師:平常總是要懂得放軟身段,對不對,來,甜中帶酸。
    鄭麗仙:在凡間除了煩惱還是煩惱,不如快樂修道
    老  師:計較來計較去,不如就放下。
    陳桂雲:與其光說不練,不如馬上行動。
    老  師:站起來說的人,都是很好的方向。沒有說的人不妨拿來做參考,好不好?
    老  師:我實在不如某某某。我實在不如濟公活佛。
    張美珍:聽佛法學佛法,不如真正去實行佛法。
    老  師:站起來說的人,其實是說給自己聽呀!不是大家給掌聲而已喔!還是要落實!實踐佛法呀!
    張皇彬:若要祈求健康在,不如餐餐來吃素。
    老  師:徒兒們都挺務實的嗎!素食可以嗎?可以呀!
    林秀金:如果有煩惱,不如把它放下看開一點。
    老  師:你煩不煩惱?你的那點煩惱是什麼?等你釐清了就沒煩惱了。多來佛堂消除煩惱好不好?像玉一樣,本來在花花世界被污染了,當你來到佛堂就被淨化了,你就變成乾淨、晶瑩剔透的玉石一樣,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如」的感想,沒有說出來也不代表你沒有想法,但是每個人心裡面怎麼想,就要怎麼去做。
    ◎ 肯定也好,有疑問最好,因為「疑問」就是你的動力,會想要探求它、認識它。然後化做實踐的動力,就會知道,原來我所疑慮的,可以得到答案,就會豁然開朗,對「道」就更有信心的。
    ◎ 因為「道」不怕你考驗、探聽!所以,人能宏道喔!在座的學道人也要以身作則,留給人打聽呀!知道嗎?不要嘴巴說「道」很好很好,結果人家看的不是這樣,反而考倒了別人呀!考倒了新進後學呀!這樣罪過罪過,而且還罪過到人家的九玄七祖。
    ◎ 所以,進入佛門發心好好的學、修、辦,做好自己的本份。「學道」學一個謙謙君子,文質彬彬的君子,不需要跟人家爭,但是真功實果做善事,義不容辭一馬當先,救人於患難是義不容辭,這就是修道人的精神,這就是「濟公」,你們千萬不要小濟公變成小濟私,只是做自己的私念貪欲而已,沒有真正做善心的事,這樣學、修、辦道是不行的,懂不懂!既然大家的「不如」都講完了,沒有講的沒關係,在心裡面自我期許。
    ◎ 徒兒們會不會累呀!已經過了好幾節課的時間了呀!說不會累是騙人的,但是現在的痛苦換得以後恆久的快樂。現在的痛苦也是九牛一毛的痛苦,根本不算什麼的,給自己多一點歷練、體驗。多一種體驗,你的人生就多一點收穫。
    ◎ 時間真的很短暫哦!徒兒們,絕對要好好把握自己有生之年中的有限光陰。 ◎ 徒兒們當你在學道、修道的過程中,有煩惱、痛苦。就是代表認理不清,表示你體悟的道理,還不夠正確、不夠深入,不要認為我的善念善心,一心想要做好事,為什麼考驗、困難重重,這都是有原因的。所以真理認清楚,你才能夠自性如如,怡然自得。
    ◎ 真理、道理要清楚,不明理焉修道。你這個人不明理、耍個性、刁蠻任性、固執刁鑽,很難修道哦,所以得要從自己修正,修理自己開始,修道就是修正、改變自己,這樣你才能夠學得順利,學得多、學得正確,不會盲目、糊裏糊塗的修、糊裏糊塗的學。人家說什麼,你就聽什麼,這就是很盲目,一但風吹草動,考驗來臨時,你就開始懷疑了,考驗來臨時你可能內心就開始動搖了,那就表示你對「道」的道理,你對你自己的真理,沒有體悟的透徹,沒有看得清楚。
    ◎ 不要怕考試,考試才知道你的功夫,才知道有沒有用功學習。
    ◎ 三寶還記不記得,不記得的要複習,知道嗎,話說在前頭,這三寶能不能隨意講,你要告訴他三寶,一定要帶他來佛堂求道,不能夠洩漏三寶,洩漏三寶是有罪的。
    ◎ 說到這個三寶,第一寶「玄關竅」。這個三寶的修持功夫可是了不得、不得了,哪裡不得了,第一寶的玄關竅,就是我們所謂的在修禪,禪宗的修持,禪宗你要去體悟,悟禪,就是要體悟甚麼叫作禪,第一寶就是禪宗的修持,不要羨慕,人家佛教辦的可盛大、持的戒律可多,多麼好、多麼好,其實三寶的殊勝已經囊括在其中了,第一寶的玄關竅的修行,就是就是禪宗、悟禪。
    ◎ 第二寶,五字真經。用口訣,那就是念佛、佛號,所以就是淨土宗,淨土是不是念佛,人家淨土宗,單單念佛就認為可以成佛。但是我們也做得到,念佛淨土宗的修持,心裡平靜、心裡不平靜,都想到念佛,但是這個念得出來嗎?心裡默念,收攝回來,這就是第二寶的用處好處,一樣修持到淨土宗。
    ◎ 第三寶「合同」。抱合同,就是密宗。密宗是不是打手印?你看咱們也有手印,比別人強多了,徒兒們要對自己有信心,千門萬教挺多的,可是對自己的三寶要有信心。所以,好好修行這三寶,是圓滿自己,也可以成就眾生。
    ◎ 三寶固然重要,但是自己的本心、本性,自己的良心顧好更重要。在這三天當中,大家是人心人性、佛心佛性。但是出班之後進入花花世界,也一樣要秉持著自己的良心,來看待人、來處理事情。這樣子你才是算有進步有提升,也才算是一個有深度有內涵的人。不要只是在佛堂才知道要學道要拜佛,出了門以後,拜佛的事待會在說吧!拜佛是二十四小時,二六時中、時時刻刻,是你真實表現出來,你的內心就有這麼回事。
    ◎ 當一個人不省人事時,身體、手都不能自如,如果是這樣的話,他自己當然不能自主啊,不能自主當然要佛的佛力來接引、護持、護庇。這時週遭的親友,要能夠替他善護念,護持善念。可以到佛堂燒大把香求仙佛慈悲,彌勒祖師慈悲,讓他好過也罷,讓他接引、讓他了脫也可以,當事人自己不能做,但是可以由他直系的子女來做,還有旁邊的親友,來幫他護持善念,這樣子,自然佛力的接引加被,他可以了脫痛苦,解脫痛苦。
    ◎ 徒兒們,你們當真以為你們在世修的特別好,馬上就解脫了?其實還是要靠仙佛的指引、加被、接引,還是靠佛的佛力,仰仗佛力的,才能這麼好走。如果當真修得這麼好啊!馬上可以坐化圓寂去了。
    ◎ 所以徒兒們要知道,「道」;現在應運,為什麼這麼殊勝,祂的天命,眾仙助道,上天老的天命還在,我們仰仗佛力的接引,所以人就始終不知道「道」好在哪裡?等你碰到了生死關的時候,遇到了無常,才知道「道」好在哪裡。為什麼「道」這麼好用,但是有時候就太晚了、太慢了,放心,只要你在世還是有一些善念、不誹謗「道」、不批評「道」的話,就能夠受老祖師宏慈大願的加庇,順利的解脫,順利的解脫,代表你就有所果位。
    ◎ 所以你現在求道了,發這麼點心。你放心,仙佛絕對照顧,起碼你死的時候知道該何去何從,你現在想不出來我要怎麼回去,放心,到了那個時刻你自然而然就知道了,所以要在世的時候好好修、好好做、不要到那一刻關頭的時候,才慌慌張張,找不到門道來,所以要趁在世的時候好好修、好好做、好好體悟自性,體悟自己本來的真面目,這樣子或許可以不用靠佛來接引,自己就真的是了脫了,自己真的是超生了死。
    ◎ 所以要對自己要有信心,對「道」有信心。放心,仙佛絕對接引你們,接引到了天堂。有果位、沒果位另當別論,你要享福另當別論,人家是萬八逍遙,如果你沒做那難講,你還是會有因緣,還是會乘愿再下來,圓滿你的因緣,所以你要這世修這世成,還是要拖個十世,慢慢修、慢慢拖、慢慢了,這個都是被允許的,所以佛是自己成自己的佛,沒有說我幫你成佛。
    ◎ 每個人有層層的關卡、重重的考驗,但是不會有過不去的關卡、過不去的考驗,就看我們的心境到哪裡,勇氣到哪裡。
    ◎ 這首歌(聽見牛在哭)說實在的曲高和寡,好聽不見得就好學。也就是說道好修、理難明,「道」知道嗎?但是真正要修卻很難,要明理修,也不是這麼容易的,但是要自我期許。
    ◎ 徒兒們,送老師(師徒歌),這樣子大家比較有共鳴。希望徒兒們各自好好保重,精進道學。徒兒們不要怕困難考驗,徒兒們要加油。徒兒們、徒兒們不要忘記回家的路,不要忘記老師,徒兒們再見。

    南屏小仙童慈悲 三月初一日

    ◎ 玩遊戲(當我們同在一起)你們沒有專心,辦事人員共同參與,有認真玩得舉手,剛剛有聽中間的指揮嗎?(有)結果還是亂成一團,有時指揮也不清楚,還是要相信自己的遊戲規則對不對(對),修道也一樣,修辦路的方向是自己走,沒有人逼你,是非善惡、好與壞自己要會想,自己要看的清楚,好好走自己的修道路,所以跟這個遊戲是一樣的道理懂不懂(懂),不要看人修,修道、辦道都一樣,絶對要拿出一個真理,一個根據,這樣修道才不會偏差。
    ◎ 現在要分享糖果為什麼你要找他,我一個人要給你一個錢幣,好不好?同修而已,道友。為什麼你要找他,你要找他要共同分享,我好感動,那再大一點,一人一個。老師一定很開心。一人一半,他都會想到你們耶。
    ◎ 接下來這個兩個人一個,一人一半,走了感情才不會散掉。
    ◎ 有沒有人要?為什麼你要找他?〈同學〉三天來感情好不好?有多好?以後要互相提醒,互相提攜,不好的要互相規勸,開放辦事人員也可以。
    ◎ 你們兩個是認識的朋友?同學?還是同修同鄉?那我給你一人一個,兩個人要手牽手,以後修道、來佛堂也要手牽手,一起來佛堂行功了愿。
    ◎ 為什麼你們兩個要一起出來?(姑嫂)!那一起修道最好了,那要齊家耶!全家一起渡來最好,(小孩子讀書)小孩子也可以渡來。求道跟讀書不矛盾。當做以後的心願,以後全家也要求得大道。你呢!讓你全家都有求道的一天,要不要讓全家求道?我沒有給你時間限定,我只是希望你能發這個心願,要渡全家人,不是只有你好,家人也要好。好!一人一半。
    ◎ 你們呢?又同學,又同修(剛認識),感情就這麼好,前世緣分很好。姐妹喔!那我也跟你也是一樣。
    ◎ 你們為什麼要一起出來?老的會找老的,年輕的會找年輕的,小孩子找小孩子;要修常回來佛堂,如果佛堂不能來,三寶要記住。第一寶、第二寶、第三寶是什麼?(說不清楚)你看,他忘記了。你們不要忘,你想到他,你看到他,你要跟他講,要記得三寶,你們不要等到死後被考驗,到時候就來不及了。你想到他,你就要跟他講要記住三寶。
    ◎ 為什麼要找你們,兩個同學同修又同鄉,還有沒有別的?同事、同年,要一起來佛堂喔!
    ◎ 為什麼你們兩個?(同修)你從哪裡來的?(我們從紐約來的)我從天堂來的。你有什麼事?你們要三個喔!(找另一位前賢)你們要夫妻同修,那我一人給你們一個,好不好?(兩個人一顆就好)兩個人一顆,會不會太委曲?(不會,不會)。夫妻同修要怎麼修?(指出缺點)會生氣、會翻臉,怎麼辦?(不會)他不會生氣,你盡量要講他的不好,知道嗎?但是,他講你的不好,你也不要生氣,大家彼此彼此啊!你也一樣,如果有不好,當然要坦誠講出來,同修之間就是如此,更何況是夫妻之間。所以,夫妻好修是好修,但是障礙家累也很多。要靠你的智慧去排除,不好的要講,有好的要鼓勵。
    ◎ 還有沒有人?你們那裡一排,我失散已久的同伴,十個耶!一群人一個。那你們跟我講,你們要怎麼分?(把它融化成水,你水中有我,我水中有你。)他們好感動!感情也怎麼好。我們在天上也是一樣。那我們給他們這些人一個愛的鼓勵?為什麼要鼓勵。因為,他們這一群人說只要一顆就好,好感動。他們要把它融在水裡,只要喝到水,都是一樣的都是在同一艘船上的。以後一個都不能少,誰有不好,也要坦然接受,要經得起人家批評,互相鼓勵,互相成全。這樣才有正確的修道觀念。
    ◎ 還有誰?你們兩個,同修?同學?同年?不同年。你做老大哥,不要斷了道場一條線。
    ◎ 那邊又一排喔!你們也要「你水中有我,我水中有你」。也是這樣一顆喔!不要愛吃又假仙半顆就好了,那這樣子,好像覺得仙佛好像肚量很小,你們一個人都不能少。(共十二位),誰要代表出來領取?(田正雄講師代表)「敬老尊賢」一個都不能少,少了唯你是問。給他們鼓勵修辦道,總是有那個情誼的,手牽手,心連心。
    ◎ 兄弟你們三個,那我給你們兩個。你代表領,給他們兩個。
    ◎ 為什麼要找他?有緣(我們都有緣),要不離不棄喔!要互相成全,要互相拉拔。
    ◎ 你們是什麼關係,同修?又是同年?這一看就知道不是同年的。你不小心人家被踢出來的?不是喔!兩個人分一個,他好像要一人一個,不離不棄,難兄難弟。不要互相批評說壞話。
    ◎ 你們也要一排人,只要一顆糖果。也要「你水中有我,我水中有你」(共七位)七有什麼?七仙女,人不要看外表,要看他的一顆心。一個也不能少,來佛堂要找他。
    ◎ 你們是什們關係?三劍客!刀裡來,刀裡去。白刀子進,白刀子出,一樣光亮亮。有什麼要互相提攜你要負責監督喔!他一懶惰,你要電話一直摧。
    ◎ 你們什麼關係?姐妹喔!你們的兄弟呢?你要代表領,你最有心喔!遇到考驗,也不要灰心喔!
    ◎有沒有人沒有糖果的?(班員沒有的請出來)你們不敢出來,並不代表你們對道不認識,沒有信心或說不相信。對不對?不好意思嗎?既然不好意思,我們就要多給他鼓勵,一人一顆。好不好?(好)只限於班員喔!道呢!好好守住,以後都有因緣。懂不懂?不要離開了佛堂,三寶忘記了,道是什麼也忘記了。管他三七二十一,這樣不可以。一定要記住喔!
    ◎ 我現在要徵求兩個壯漢,自認為是壯漢的出列。但不代表你們坐在椅子上的軟弱無力。兩位,幫忙配合做一個道具。兩個人面對面,(站住嗎)不是,沒有這麼悲慘。手牽手,然後蹲下坐在地上。這困難了!手牽手,然後呢!腳尖頂著腳尖,不是盤腿啊!來!來!來!看這裡。呀!呀!太吃力了點。好!當我說123的時候站起來。行不行啊?(行)123(喔!)難不難啊?(不難)為什麼不難?(同心協力)你拉他的力,他拉你的力。(對!同舟共濟)
    ◎ 我們再找一位來,再來一位。再中間一點,給大家實驗。這個是實驗,這個困難啦!一樣腳尖要頂著腳尖,看你們用什麼方法都行。好!123這回有沒有必較難了?(難一點!)難了吧!難在哪裡?容易力量垮掉。你要想辦法死命的拉回來。難了,對不對?(沒有死命,想辦法拉而已。)還沒到吃奶的力量,對不對?
    ◎ 好,再來一個,參差不齊、高矮胖瘦都有了。好!坐下。高矮胖瘦這就不一定了,腳要頂腳喔,大哥你要注意了,不要閃到腰了。摳會緊嗎?這樣行嗎?可不可以?好了沒?準備好了嗎?手腕抓手腕,好 123加油!難在哪裡?(他重量輕)他重量輕,他沒有份量。你份量夠,所以要補他的不足。(太用力把他抓起來)一下太用力了,你用太大的力氣了。
    ◎ 好!再來一個,現在你們都知道「訣竅」跟「不足」在哪裡?要給他達到balance,就是平衡 我是不是要挪開一點 讓大家看 要給大家看你們努力的結果 五個人囉 腳也要站穩喔 腳跟要立足要力穩啊 1 2 3 吃奶的力量都使出來吧 好失敗在哪裡 人太少 (不是 沒有支力點)沒有支力點 (完全使不上力)怎樣才有支力點 (因為用力就往前滑了)好你們這組五個人先退下
    ◎ 有沒有人要挑戰五個人的 坤道有可以(瘦一點的)瘦一點的啊有沒有人認為我可以帶動起來的五個人的(坤道五位出來了)腳尖一定要在地上立足囉整個腳一定要在地板立足腳尖腳板腳掌一定要在地上你才有立足之地你們覺得圈大一點比較有力氣嗎好了沒有五個人而已耶有人十個人ㄋㄟ十個人十種聲音你說事情辦的成嗎 1 2 3 好你們怎麼起來的(自己的力氣)自己的力氣嗎
    ◎ 要不要挑戰六個 好再來一位 (謝講師:現在六位,這個活動裡面還有一個很深的意義,請各位前賢仔細的去思考一下)好了嗎 1 2 3 你們怎麼辦到的 自己一定要有能夠站起來才能夠讓別人站起來 自立才能自強
    ◎ 01:03:59 我要壇主講師一組人馬 我要十個人 他們都是自立自強的人了 要再怎麼站得起來呀 十個人了嗎 等一下我們先看坤道的 十個了喔 這個團體它具備的要件有 大家都是壇主講師 都有共同的共識都能夠自立自強的但是我們要看怎麼樣互相幫助怎麼樣團結才是力量有高矮胖瘦、有老少、有大小,這麼多不同的差異的時候,要怎麼樣共同來完成一件事情,在共同的一個規則下,還沒有玩就要倒了,我跟你們講一個絕招,你們可以把圓圈縮小一點,九個也沒關係,
    ◎ 別人站不起來要拉拔,可以嗎?你們的對策要商量好啊!一 ㄅㄟ ㄅㄟ 1 2 3 ,為什麼力氣使不出來,有人打破紀錄20個,還是你們自己數 1 2 3,只有一兩個人起來,其他都倒了,好,有沒有抓到訣竅了,再給你們一次機會,知道難在哪裡,再給別人一次機會,你們都講出撇步,別人都在偷聽了,一 ㄅㄟ ㄅㄟ一 ㄅㄟ ㄅㄟ你們自己一起喊口令,(123) 喔喔喔!倒一邊,好,我想問為什麼你們這邊起的來,他們這邊就起不來呢?用勾的才起的來嗎?喔!方法錯誤,那你們用牽的囉!好,你們先回去,看他們。
    ◎ 你們有備而來的喔!(謝講師:小仙童慈悲說,我們十位前賢是有備而來的)口令你們自己喊好了,他們很聰明喔,他們會變通,我說的手牽手啊!他們很厲害,我說的手牽手,難道就真的旁邊牽旁邊嗎?可以前後可以左右,好好處理人事問題,你要給別人牽手啊!誰要牽他的手啊!請問他的手誰要翻啊!誰要翻啊!救救我的手啊!他的手誰要,口號自己喊!(1234)我發現有人很認真有人在玩,對不對,再一次,體驗過一次應該知道方法在哪裡?應該知道要怎麼修正自己了,我的手有沒有人要拉,(1234)你們屁股黏住囉!(1234)好,回去。好我們給大家一次愛的鼓勵。
    ◎ 你們是不是運動細胞太差了,當你自己有足夠的能力自立自強的時候呢!也要懂得怎麼配合別人,對不對,做遊戲是不是得這樣子玩才行,是不是(是),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同的差異性很多,對不對(對),但是呢!要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相對的也是不容易,但是做不做得到(做的到),一樣也有達成任務,完成事情的時候,所以要懂得怎麼配合人啊!怎麼去融入融合啊!是不是才是大學問(是),所以光你自己站得起來很好,表現得很好,可是呢!你旁邊的人沒有辦法的時候,怎麼辦呢?
    ◎ 個又戲拉開,這個遊戲拉開對不對(對)!可是你拉不開的時侯呢(也被拖下去)!也被拖下去了,所以別人的成敗就是我的成敗,別人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不是我的失敗,別人的成功我也才會成功,對不對(對),這是不是菩薩的心啊!現在要大開普渡,所以要行功了愿要去渡人,是不是就是這個心啊(是)!不是只有自己好對不對(對),你能夠呢我好別人也要好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為什麼我們是一家人呢?怎麼說我們是一家人ㄌㄟ(謝講師:我們都是彌勒祖師的眷屬家眷老母的兒女)都是小濟公都是彌勒眷屬都是從天上來的我們的自性靈性都一樣的對不對(對)我們都有佛性的對不對(對)有良心嗎對不對(對)所以才說我們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是更要互相配合互相幫助互相包容的對不對(對)那你們都懂啦都懂了對不對那我遊戲就玩完啦(王講師:懂是懂有沒有做好啊,沒有)懂是懂也要學著做是不是(是),對,這就是我今天來跟你們玩的目的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所以遊戲雖然好玩但是呢也希望你們從中有體會到一些道理對不對(對)遊戲歸遊戲真正呢做人處事呢或說在道場學習的時候呢也要有一些圓融也要有一些智慧對不對(對)不能自顧自想的啊!有時候會錯意想錯了方向可危險了知道嗎(知道)好了我要回去了時間有限了老師說我只是來一下下玩一玩就行的懂嗎所以你們還上幾天的課啊(一天、半天)!今天上了幾堂課呢還沒上課啊就讓你們玩了會不會玩得太興份了(不會)知道道理要更專心的聽知不知道(知道)我今天來是特別來的要不然老師來了就算了ㄋㄟ(謝謝小仙童慈悲)聽見牛在哭喔(王講師:從遊戲當中讓我們體悟真理這個是不是最好的方法,是)所以在坐的大家你們一定要好好的珍惜這樣的相聚時刻,相聚時刻得來不易對不對(對)但是呢要怎樣把自己好的佛緣延續下去也要看你們怎麼做對不對(對)你們現在是小星星以後你們就要去發光發亮去影響別人好不好(好)好了我要走了我跟你們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