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O一三年二月十六日 歲次癸巳正月初七日 發一奉天宮
                法會 仙佛借竅訓
   蜉蝣一世嘆悲涼 光陰似箭草上霜
   富貴貪享 榮華濫觴
   捲起濤天浪 是非多盪漾 誰枕流漱石 隱鋒芒
   做個好賢良 觀機識針方 上天降慈航
   休錯失佳光 諸天仙與佛聖搭幫 去助道開創
   命豈能違抗 當曉知運數元亨利貞玄妙計中藏
   錚錚乾坤任肩扛 昂步挺胸 大家做棟樑修性王
   真金出於礦 耀出永恆光 國亂顯忠良
   考魔知升降 明真理自強
            調寄:男兒當自強
            語寄:明真理自強


   俺 乃
  南極仙翁 今奉
命 來至塵紅 進門參叩
皇容 向大眾說一聲恭賀新春
西元二O一三年二月十七日 歲次癸巳正月初八日 發一奉天宮
                法會 仙佛借竅訓
   天地造化人居中 萬物欣欣向榮
   春花秋月歲月如風 徒增添悠悠地悔恨交胸
   人生來呀來去呀去 輪迴無始終
   人生來呀來去呀去 匆匆
   今朝有緣異地重逢 真人悟透了智慧通
   修辦的人生莫要再放縱
   海市蜃樓恍如夢 為何徒兒不懂
   無常頃刻轉眼無踪 誰能免又何必苦苦爭鋒
            調寄:紅塵來去一場夢

   吾 乃
  西湖濟公 今奉
旨 來至奉天宮 進門參過
皇容 問問徒兒有沒有用功
   淚水模糊了徒兒的身影
   濟顛我牽掛你修辦的信心
   莫被俗迷失了良善的天性
   這顆心要時刻覺照與反省
   如何才看透自身的無明
   從此能不要受人生的悲痛
   師為徒承擔起亂世化太平
   這一路不好走知音何處尋
   說一聲多保重啊考驗總無情
   願平安陪伴徒走過逆境
   心從懵懂走向神聖
   大愛就是真情 大愛是真情
            調寄:多保重
   訓中訓:認理實修 人一生 如戲曲
   起伏中 帶新奇 追逐嬉 悲歡又合離
   韶光逝 身凋零 成與敗 不堪提 空嘆息
   黯然殘念憶 登高望遠看 景依舊 惹悲淒
   這天下 孰人浩然正氣 這佳光 閃過難再遇
   繁華景 苦海裡 出苦永無期
            調寄:櫻散零亂
   冠頂訓:(註:由訓中訓︽認理實修︾,後二字始)
   恆慎走世道 束馬懸車難
   居安思危亂 道高龍虎安
   德重鬼神敬 積功累行全
   註:本訓由南極老仙翁慈悲
     訓中訓由活佛師尊慈悲

    認理實修訓中訓



    南極老仙翁慈悲白話訓摘錄

    ◎ 人要衣裝,佛也要衣裝,穿不整齊不好看。你們穿的有整齊嗎?在這裡很整齊,因為要來拜佛,那在家呢?俺都看不下去了。
    ◎ 修行啊!是收束個人的身心,你的心會放縱你的身,心放縱相對身就跟進放縱,你還沒入佛門,沒從修行開始,不知道你的種種行為舉止,需要檢點需要收束,所以就隨波逐流跟凡夫俗子一般,別人怎麼樣我自然也是怎麼樣,做人的「理」跟「禮」失去了多少?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 剛剛上了「佛規禮節」,仙翁看來怎麼還是很生疏,現在的人紙上談兵很快,實際操作就有一段距離。但是,大過年的就不要指指點點了。你看不是仙翁在挑剔你們,大過年的一概既往不究,仙翁是個善良和藹的形象,你們會緊張嗎?每一位仙佛總是希望你們敞開心胸,能夠接受最好的法語滋潤,而不只是看外表形象,有人我的分別。
    ◎ 不論你跟哪一位仙佛有緣,跟哪一位前賢道親有緣,都能夠歡喜、迎接、笑納面對,都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大過年把人我分別暫時放下。這一班,嘴上功夫很厲害,出家人不打誑語,現在的人,隨便比個二下,虛晃一下很厲害,會嚇倒人,一上場不中用,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老祖宗的智慧之言,常常嘴巴說著是別人,沒有說到自 己身上、用在自己身上,都是看在別人身上啊!
    ◎ 現代人的盲點,痛苦這麼多,就因為是知識暴漲的時代,你們要的訊息,知識不匱乏,就是因為這樣,全部是向外看、向前看。
    ◎ 我們得要向內看,看自己的內心。解除自己的盲點,放下自己的執著、減少痛苦,這才是修道真實的意義。要不然大家盲從,拿香跟拜,修道修到最後也不知道在修什麼?這樣白忙、空忙一場,所以聽道理首要的課程,第一步研究真理。
    ◎ 將你所學的知識,所學習到的學問和真理合併、印證,然後落實實踐出來,這才是實踐你真善美人生的開始起步而已。
    ◎ 老朽今天不是來跟你們耍嘴皮子的,希望你們修道,要踏踏實實、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做人處世,安份守己,你今天擔任什麼角色,要素位而行,扮演好自己份內的事,做人莫過於如此,今天有機緣入佛門,參加這三天法會,要知道你所扮演的角色、責任、使命是什麼?這個就要清楚,人若沒有聽真理、道理不明白,只為自己生活打 算,人的價值不止於如此而已!知道嗎?打開你們的心胸,接納眼前的一切,是非、好壞、真假,自己去分辨,信則信,不信就不信,如此而已,這也是一番道理。
    ◎ 寶寶啊!你們這麼會鼓勵人,把這項優點長才,貢獻出來,貢獻給你身旁周遭的親朋好友;不要吝嗇,開啟你的智慧之嘴,為別人加油打氣,這一項就是最好的優點,但是,不是拍馬屁、不是阿諛奉承,有影才能講(台語)。
    ◎ 所謂的佈施,有「身」、「口」、「意」。一、你們做到了嘴巴的佈施,就是口的佈施,二、身體的佈施大家都知道。三、意念的佈施,或許比較形而上了,或許你們沒有辦法去想像、去理解,什麼叫意念上的佈施。就挑你們會做的,發揮自己的優點,鼓勵別人是最容易的。說好話、說打氣加油的話是最容易的。
    ◎ 剛剛說到這些「道」,不難!那每人撿一句來做!「知難行易」是什麼道理,你知道很困難。人的心態就是這樣,當你知道一件很艱難的任務時,你會退縮!(講師:要忠於自己,仙翁說,你自己去分辨是非善惡的真假,忠於自己。)
    ◎ 你遇到艱難的任務時,你想到的是算了!退縮的站起來!仙翁問你們,何謂艱難的事情呢?(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那你自己的能力範圍又在哪裡呢?沒遇到不知道?那坐下的人對自己很有信心?碰到再艱難的困頓,我也不屈服,我也要挑戰它。修道不要退閃哦!你修道退閃,仙翁第一個給你打××哦!
    ◎ 難能可貴的勇氣,承認自己的不足與懦弱。現在的人很奇怪,越是不可行的,他越要行,再怎麼艱難也會激勵出他的鬥志,這就是人性可愛的地方。越是不可能的,我越是要變為可能,在你們的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些情形發生?要先認清楚自己,先看清楚自己的人性為何?知道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要露出真佛性,就得把你的假面具一張一張的撕,當你顯露越真的面孔時,大家越喜歡你,你的人緣越可貴、人緣越佳。修道辦道,可以說不落俗套、不落伍。
    ◎ 現在是什麼時代(白陽時期),現在是日新月異、科技文明的時代,競爭力重不重要?所謂的「競爭力」,就算在家洗手做羹湯的媽媽,也要有競爭力,就算已經年過半百的乾道,也要有競爭力,更不要說莘莘學子在學業上、在工作上要有競爭力,現在大家講求的都是競爭力。(講師:剛剛仙翁說了,修道辦道,不落俗套,修道辦道,也有所謂的競爭力,也是在增強你的競爭力。)知不知道道理何在?為什麼我修道辦道,照樣能增強我的競爭力,智慧開了,智慧開了所以怎樣?用智慧,然後呢?就不會吃虧,就不會被別人踩在腳下,還懂得造福更多人。你們在追求的競爭力,到底是什麼?你求道求什麼,求佛指點一條光明大道。求道求什麼?大家求道求什麼?求真理?真理 是什麼啊?真理,就是你的行為。你就是佛的代表?怎麼不是?再世活佛就是你,怎麼不是呢?那你要求誰指一條光明大道?還要求仙佛?求哪一尊仙佛?還是得求自己、得靠自己!所以你的佛還沒有接近你。(講師:仙翁就說敞開心胸,聽你要聽的,所有的是非善惡真假,你自己去選擇、去拿捏,就是這樣。別人講的,你不一定要聽, 你不一定肯聽、肯信,但是你自己心裡想的,你自己告訴你自己的答案,就欺騙不了你自己。)
    ◎ 「競爭力」不要聽差了,仙翁是說,修道、辦道不會減弱你的競爭力,不落俗套,聽懂沒有?而不是修道辦道也要競爭力,爭什麼?求什麼?你們在世間做人,爭的不夠?還要來佛堂來計較?比高低?
    ◎ 「自覺覺他」,你們也享受在其中,因為,別人自覺所以覺你,因為你的引保師有所覺悟,他渡了你,覺他,那個他就是你,因為他好所以他也要你們好,這就是「自覺覺他」,修道人的慈悲胸懷,「修道」要養成這個,因為我好所以大家也要好,懂嗎?
    ◎ 修道辦道,不會削弱你在社會上、在人道上的競爭力!道理為何?腦筋激盪一下,所謂「競爭力」絕對不會因為你需要修道辦道,而在社會上就矮人一截,比別人弱勢,相不相信?(相信)有些人不相信,他認為說我要進修,我要充實,我要增加增強我的競爭力,我沒空,我沒時間、我沒辦法跟你們一樣研究道裡去渡人,浪費我賺錢的時間。這就是現代修行人的寫照,盲點在這裡,為什麼會有盲點?因為你們眼光看得淺,你們不知道修辦道,相對得來的效益,利益有多麼的大,所以你們不肯這樣做,叫你們來佛堂就像要你們的命一樣;叫你們來聽道理,就好像叫你們去死一樣,這般的痛苦難耐呀,都不曉得是利益你自己,好處是顯現在你自己身上。不要認為枯坐在這裡,就是浪費你寶貴的時間,因為時間就是金錢,我少賺了好多錢,損失大了,錯囉!這樣想就膚淺囉!你會這樣想的話你會損失更大!(講師:各位前賢,老仙翁啟示我們,大家坐在這裡有沒有浪費時間?學員:沒有。講師:你說我出去賺錢打工,出去做很多事,為什麼我會坐在這裡?各位前賢,這三天聽的道理,在你的腦海裡面,一句道理可以引導你正確的人生,做出正確的抉擇,遇到各種環境,甚麼東西該取,甚麼東西該捨,你當下就有智慧判斷出來,結果就走對了方向,請問這樣有沒有最大的利益?不要以為我們枯坐在這裡,仙佛告訴我們,你坐在這裡,你在地府沒有得道的九玄七祖,他們是跪在佛堂外面,你們今天來開法會,你們的九玄七祖都在地藏古佛那兒領了一朵白蓮花,跪在佛堂外面聽道理,這些用金錢買得來嗎?你們的祖先都在外面點頭,我這個兒孫不錯,沾了你的光,請問這個是不是最大的利益?也許有人不相信,慢慢去體會,慢慢去領悟。你坐在這裡九玄七祖和冤親債主很多都沾了我們的光,也是跪在外面聽道)講了那麼多肯定的語句,還是仙翁說的一句話:所有的是非、真假、所有好聽不好聽的話,你自己去選擇,你自己願意相信哪一句哪一套哪一種說詞,你自己去分辨吧!誰也不能去勉強誰,因為目前大家都還在「修」,都還在「行」,更在「學」。
    ◎ 如果大家都是已經成就的佛!那你可以二話不說,一生永追隨,但是大家都還在懸崖當中,是升是墜都還不曉得,要到最後才會見真章。所以誰有福氣誰有根基,抓住了脈絡,打定了宗旨原則,才能夠成就,才是真的走向回家的路上。所以不要看人修,也不要看人家做事情,自己道理研究清楚,腳步站穩。(講師:現在的人看到佛看到仙,看到甚麼,就想求。有一次,有一位仙佛就很莊嚴的告訴我們,要求福的要求壽的不要到這裡來,反正我一生當中就是要求福求壽,為什麼?叫我們不要進來?仙佛的意思「福跟壽」不是你強力求,就可以求得來的,你只要好好的修道,好好的辦道,你的福你的壽,自然而然就跟隨而來,要福有福,要壽有壽,所以我們不用求,去寺廟,三炷香拿起來,求神佛、求媽祖娘娘、觀世音菩薩保佑我怎麼怎麼樣,一百個人裡面有九十九個不靈,只有一個靈的,就是平常自己對父母親很孝順。)
    ◎ 修道辦道到底跟我們的競爭力有無直接的關係?懂的請舉手,(講師:越來越多了!)所以跟你們耗是值得的,你去做、去體驗,慢慢的你就知道,如果你還在東張西望,你還在問號滿天飛,時不待人,「時機」很快唷,賺錢也是趁著時機,如果沒有那個眼光,等時機來你不會賺到錢,修道嘛同款哦(台語),你沒有那個眼光,你沒有認準方向,你也別想成道成佛。(講師:有沒有永遠存在的,今天,上天降道讓我們來求道、辦道,也有時間性,修道是永遠的,但是接受明師一指點有沒有時間性?我們師母說: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所以你到這個村,剛好有一個旅店,可以讓你進去安身,趕快把握住機會。今天明師一指點有沒有找到我們安身的地方?你已經有安身的地方了,你不趕快進去安身,還在外面流浪遊玩,到時候災劫來了,你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仙翁告訴我們,今天求道,趕快抓住這個機會,經過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也許就沒有了!)
    ◎ 大家自我勉勵,老朽年邁矣,你進入佛門參加三天的班,對你有什麼啟示,你自己所求為何?一切的是非善惡自己去分辨,講了你也不見得會聽、會信。既然講師交待得這麼清楚,就不用多說。俺的身體很累,你們的耳根子也很累。送給你們一句好話,仙翁希望你們今年把你們甜甜的嘴巴,送給每一個人,每一個跟你有關係的人,就算每一個跟你擦肩而過的人,你都能說出好話來,激勵他為他打氣。因為你們太會說好話,你們説的好話都讓人家招架不住,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要說仙翁沒有跟你們警告,都是仙翁叫我一直說好話,結果惹禍上身,仙翁不是這個意思,很多事情知道了就去做,尤其是好的事情,勿以善小而不為,即使對你來說只是小小的善行,但也要把握機會去做,才能夠累積你的善,你的善心善念越強,對你就越有好處越有幫助,所以知道了就去做,不要袖手旁觀,眼睜睜的觀望是不會有結果的,最好的競爭力,相對的也就是有最好的實踐力。
    ◎ 什麼是真的?什麼是永恆不變?什麼是假的?有始有終也是假的?無始無終才是真的,對嗎?那都是假的,不要修到最後一場空,小心。仙佛能感受到某人不屑的氛圍,仙佛是有肚量的,大家是有肚量的,海闊天空自然就快樂逍遙,所以,仙翁要逍遙去。
    ◎ 不用失落,仙佛永遠在你們周遭,這是短暫的分離,還要為了永恆的相聚而努力奮鬥。什麼才是永恆的相聚?生、老、病、死,生離死別,馬上現給你們看。生離死別,好好的人就分離,死的也得分別。所以,就當作看戲,好不好?不要感到失落,也不要強求,緣起緣滅,好好珍惜佛緣,珍惜每個人的福緣,珍惜每個人周遭的之間的「緣」,讓它變成圓滿的「圓」,好了,眾寶寶們,再見!

    西湖濟公慈悲白話訓摘錄

    ◎ 我唱個大拜年,你們唱什麼歌來歡迎我?我唱了一大串,你們就「歡迎」兩個字而已,太沒有誠意!看大家認真的在聽,開竅了沒?智慧通了沒?(通了)通在哪裡?通在心裡?如果真能通在心裡,是好現象,也不錯!但是要化做實際的行動!
    ◎ 現在,白陽期修道,不是當「自了漢」,是要行「菩薩道」。菩薩有千手千眼,對不對?所以,你們得效法菩薩的精神,行菩薩道!
    ◎ 徒兒,有沒有用功?(有)用功做什麼?是用功做仙佛?還是用功賺大錢?(都要)可是,給你賺大錢,錢賺到了,你也善財難捨。
    ◎ 一年一年的「天時」不一樣了。所以,每一年、每一年的進度都該有,要用功徒兒們,在什麼地方上用功?心性上。既然用功了、用心了、用力了,是進步?還是退步呢?有進步嗎?(有)那老師該給個獎勵!認為自己有進步沒退步的,站起來。當考驗來臨的時候,你沒有被考到,才有進步哦!沒有起心動念,才是進步。
    ◎ 咱們以前,渡一個成道一個。但是,現在很難講。你就算渡一百個蝦兵蟹將,都比不上一員大將,老師不是有分別心。大道普傳,沒錯!不但,不行亂渡,也不能夠濫渡,要用智慧觀察,入道者要身家清白,品性端正。
    ◎ 在座的徒兒每位都如此,身家清白、品性端正,三清四德守得好,做人做得正。走路不必有風沒關係!起碼能夠抬頭挺胸,心地坦盪。才有入道資格,入我佛門。
    ◎ 渡了很多人,固然得到欣慰,值得高興。但是,渡人容易,成全很難。末法了、末後了,是難沒錯,不要放棄。人有善愿,天必從之。但是修道人,先要正己,才能成人。自己也得達到一定的標準、程度。
    ◎ 老師希望你不要斷了佛緣,好不好?遇到考驗要堅持,遇到逆境不要傷心哦!願意改變就是有進步,人生像一場夢,有人七、八十歲才知道「道」,作夢一樣,一眨眼之間而已,是這麼的短暫、無常。法會的時間太短暫了非常寶貴,因為短暫稀有,所以是何等的珍貴。希望徒兒們,不要讓這寶貴的因緣溜掉,錯失掉了。所以好東西不要多。
    ◎ 一首歌不用長一兩句就很受用,就讓人家刻骨銘心,一番話也是如此,從日常生活中,精進用功累積來的,不是一蹴可及的,不是想要學就學得到的。學別人這樣,可能你會貽笑大方,是要慢慢累積,要你親身去觀察、去體驗、去感受,不是看別人怎麼這麼厲害,我也來。結果(摔得鼻青臉腫)像保齡球全倒,慘不忍睹。
    ◎ 自己得道在自己身上,修道是修在自己身上,行道更是行自己的道,了自己的愿,你無須做給別人看,無須表現給別人知道,只要問心無愧,無愧天恩師德,老師的心也安慰了。
    ◎ 昨天仙翁來慈悲會不會嫌老人家囉嗦?(不會)千萬不能嫌,千萬不要起心動念。這個起心動念很可怕的!老人家會來,必定是跟你們有因緣的。老人家醫術再怎麼厲害,也沒辦法拯救天下眾生。
    ◎ 疾病痛苦,個人了個人的業,個人了個人的冤孽。所以,修道人的第一步,對修道要有信心,更要明白因果。什麼叫作「因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的道理,不會因為你不相信、不接受,就不存在。所以,不要說:「現在甚麼時代了?還跟我談因果?我只相信科學,只相信科學家說的,只相信數據。」數據也是由因果來的,也是其來有自的,不是憑空蹦出來,顯示給世人看的,天地之間,都在因果的定律當中,誰都逃不過因果的,免不了因果。人生的因果很多,從小到大,都在因果輪迴。
    ◎ 每個人抱持什麼心念,心念就會回到你的身上,這個心念就會透過行為的示現、行為的示範,回到自個兒的身上。當你對人、對事、對物的同時,你發出什麼心念?抱持什麼態度?這個心念,態度就會報在自己的身上,這個報應,無所謂「好」的報應跟「不好」的報應。因為它只是個必經的現象。所以,做婆婆的人,你看媳婦只是把她當「傭人」、當「僕人」來使喚。以後,這「傭人」、「僕人」就會換你來做了。因為,你是這樣對人,遲早這個因果定律就會回到你身上。相對的,做老闆的,你對部屬,看高不看低的話,以後你也會享受這種待遇。相對的,做學生也是一樣,你不尊師、不重道,以後當你成為人師的時候,一樣對待你不尊師、不重道,都是因果循環。男、女、老、少都一樣,做講師要注意,不要看只是小小後學、不屑,甚至隨便使喚欺壓,以後這小後學成大樹時,換你倒楣了。道場如此,社會也是如此,家裡也是如此,所以既然逃不了因果的循環,何不種個好心念,受個好報!既然都有因果的循迴,為什麼不起個好善念,然後大家得到好報呢!行事作風就這樣,你為後學、為道場、為佛堂謀福利,爭取好的,到最後誰最好?(自己)因為水漲船高!所以大家都好起來了,你自然也少不了有一份,公司也是如此,家庭更是這樣,一個家庭媽媽、爸爸做不好,做子女的會正嗎?(不正)家道勢必烏煙瘴氣,一樣的道理,今天家庭有問題的人、公司人事有問題的,自個想想哪裡還做不夠,哪裡還很缺欠沒有調整過來,都是其來有自,問題都是出在自身開始。檢討過濾篩選,一定有癥結的,這癥結很細,也有很粗,細到起心動念,你是關鍵人物,你的起心動念,你是這個公司的關鍵人物,你的起心動念,你是這個家的核心重要人物,你的起心動念,你怎麼看待,它怎麼回來,這個因果循環是很科學的,一點都不落伍!,做媽媽的,做先生、做爸爸的人想一想,真的哪裡不好、哪裡不夠,我哪裡太過了?太過於保護也是太過,太過於鬆散也是太過,縱容、溺愛都是太過了,所以國道、家道都有道,事事都脫不了因果,都脫不了道,懂不懂!
    ◎ 修道有三不離,不離前賢、不離佛堂、不離經典,為什麼不離經典呢?
    ◎ 為什麼「天道難說」?得因為文字來引導你,藉由亙古不傳、亙古不變的經典來提醒你、引導你,剛剛有徒兒說: 「經典是根本。」能有這樣子的體認很好,經典是做人處事的根本。做人處事跟我們修道有沒有關係。
    ◎ 「人道是做人處事的道理,你做人處事不圓滿,就別想成仙做佛,更別想晉升到佛道,因為你還在人的階段,就得先了解做人的根本,再來談「天道」。
    ◎ 為什麼「不離經典」?聖賢仙佛也曾經是凡夫俗子,也曾經做過人,這些經典是祂們的心路歷程。祂們把這些心路歷程留下規準。如果你們能夠達到這個程度,也是成佛有餘啊!
    ◎ 第二個三不離是「不離前賢」,前賢是有個「賢」字的喔!此「賢」非彼「嫌」,不要對自己很放鬆,對別人很嚴格喔!當你們有朝一日,身為別人的前賢的時候,希望你是一個賢能的前賢,而不是只是會盯人,只會嫌棄別人的前賢。 ◎ 那什麼是「不離佛堂」呢?哪裡是佛堂?到處有佛堂,是不是?但是,要慎選、要了解、要探聽清楚。這邊說的佛堂,其實很狹隘的,就是正道正法,一條金線的佛堂。看一看,佛堂裡有什麼東西?(佛像、佛燈、佛桌、拜墊)當你看到「佛像」想到祂的精神可以學習。菩薩有菩薩的精神,彌勒有彌勒的精神,濟公活佛有濟公活佛的精神。祂們的精神指標非常的鮮活、非常的明顯。所以,可以學!你看到的佛桌,佛桌怎麼樣?(很穩)會不時都移來移去嗎?你的心可以移來移去嗎?不行!入道後求「忠」跟求「義」,一片忠心,對道場、對上天、對前賢一片忠心,就如佛桌般一樣,如如不動。佛燈呢?(光明)有佛燈就開竅了人心的黑暗,由我們去照亮他,對不對!拜墊怎麼樣?叩首省思,反省檢討,任你在那邊拜,你愛拜一萬、兩萬、十萬都可以,還有什麼精神?(承受壓力),不管大隻、小隻,壓力有大、有小、有輕、有重,對不對?承受眾生給你的種種批評指教,你都不會有所怨言,不會有所回擊。你先默默的承受,等他自己心開悟解了,通體舒暢了,你也解脫了,拜墊也解脫了。所以,要經得起別人的壓力,經得起別人給你的批評指教,這種精神,可不可以學?
    ◎ 所以,不離佛堂,你所看得到的種種物質、種種現象,都有太多太多可以觸發到你,不要傻楞楞的進來,心想我不會拜,三鞠躬又出去,可惜啊!但是,不要加起來總共十九叩首,全部一起叩拜完十九叩首,再由仙佛自已來分,這樣也沒有誠意。因為,你每記憶一個仙佛佛號,那個仙佛的精神就再一次的攝受到你的內心。當你從「明明上帝」開始,「諸天神聖」,你每記一個佛號,你的念頭裡面就顯現那位佛的精神,那一個個形象,都對你有助益,無形中,你變成祂的化身,不要嫌叩首麻煩、不要嫌背佛規禮節麻煩,這些都是在激發我們,都是在提醒我們。所以,我不是原來的我,時時刻刻都在蛻變,時時刻刻都是全新的開始,三不離對你們有那麼多的好處、那麼多的啟發,希望徒兒們真正的用心。
    ◎ 修心從小地方也行,從大處著手也可以,都是你們能力所及,聖人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因為你能力所及,就去做、去實踐,要「認理實修」。所謂理,是真真實實、真真切切的,不是你自己突發奇想的歪理,要真真實實、切切實實的去探討真理,而不是你不精進、不探討自己想出來的歪理,一大套讓人想不通、摸不透的歪理。
    ◎ 人生如戲曲,其實你們都在演電影,也是置身其中的一角,在不同的場景,就換不同的主角上演,有精采、有平淡,也有讓人非常驚嘆、讓人非常傷心的,電影是不是有這樣高潮起伏才好看?所以,你們人生的電影要平平淡淡呢?還是高潮迭起讓人家嘆為觀止?自己做自己的導演,讓後世的人,看看你這部電影導得好不好?演得精不精采?人生一眨眼,一場電影很快就過了,你要怎麼樣把自己演得精采,演得透澈、淋漓明理,都看你怎麼去發揮,你絕對是最佳的主角。
    ◎ 有沒有看過花開?有沒有看過花落花謝?處處有道、處處可用心,在微理細節中,都有它的「道」它的生機,天地萬物生機栩栩,生機只是開始,成住壞空也只是過程,當你知道這個後,會更讚歎大自然,我就是身在道中,徜徉在道中,我是安全的,不是被孤立,也不是被遺棄,所以想一想,做人也是挺有趣的。
    ◎ 老師在天底下有很多徒兒,有很認真的徒兒,他聽到好的,可以做的就趕快去做,哪怕受苦受難,我就是做,哪怕一餐只有一顆蘋果,一餐只有一顆饅頭,也無所謂。
    ◎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愿,每個人的使命,每個人還可以發揮更多,那怕是學做「佛桌」、學做「拜墊」、學做「佛燈」都很值得。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你坐在這邊空思夢想,還不如趕快看看我能做什麼,我在這麼好的環境,擁有太多了,我還能做什麼?趕快去做,不要永遠都做個伸手牌,伸手牌的時代過去了,哪怕你們是老、少、大、小,老師有兩三歲五六歲的小徒兒,都不作伸手牌,他有多少,奉獻多少,多令人感動,你們也老大好幾,論實際年齡、道齡都是如此,再作伸手牌,是會被人家羞羞臉的。
    ◎ 有錢不一定快樂!有錢也不一定可以得到快樂高品質的生活!那這個快樂是從哪裡來?心靈的富裕,心靈的快樂,讓你們走上更上一層次的人生。內在自我的實現,當你的內心越寬廣,所擁有的越富裕,你什麼都想佔為己有,你就越缺乏,徒兒們回去觀察實驗,當你在浴缸裡面,想要擁有水的時候,你把水湧向自己,結果水怎麼樣?流掉得更多。當你越想擁有,就失去越多!
    ◎ 老師今年想打破慣例,什麼慣例?老師先不發紅包,但是,為什麼為師不發?剛剛也說在前,因為怕你們偷溜,怕你們「阿婆埌槓」(台語),所以,飯包、紅包一起拿,人人都有份都有兩個包,這樣有沒有滿意,領了飯包記得討紅包。一個都不要少喔!人人有獎!要不老師再有誠意一點,每個人再賞一顆糖果,紅包裡再多一顆糖果,這樣好不好?現在先不讓你們吃糖果,我們先延緩享受,延緩享受後面得來的成果才甜美,這樣就皆大歡喜。
    ◎ 要小心呵護你的道苗,很困難不容易,你要修護別人的道苗就更不容易,所以千萬要小心不要傷了別人,到最後也是傷了自己,做人也是這樣,修辦道也是如此。為師陪在徒兒身邊,時間有限啊!但是這個有限,希望能夠延伸到無形上的大無限,希望徒兒好好珍重、珍惜,徒兒們!個個都能夠照自己的理想、好好發揮,珍惜自己「有限的身體」,然後去創造「無限的慧命」,雖然老師在你們身邊的時間很短暫,那怕以後,老師都不能來借竅,來看你們,但是為師還在,一定存在!不要只看借竅的老師啊!你要常常把老師放在你們的心中,常常領悟老師。好,徒兒們!多保重喔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