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O一三年八月廿四日 歲次癸巳七月十八日 發一奉天宮
法會 仙佛借竅訓
我們效法聖賢是奉天命三期收圓
我們承上啟下是道場倫理佛規謹嚴
主敬存誠的修辦在渡化濟世中承傳
前賢櫛風沐雨披星戴月篳路藍縷 代天化宣
每一寸慈悲的心田引領眾生故家返
每一段辦道的歲月真心得關關突險
一貫薪傳的聖火代代是血淚共相連
儒家世界大同迎向光明 一道同風天下民安
調寄: 龍
吾 乃
濟公活佛 領了

命 來至奉天 隱身參叩
皇

顏 再問徒兒否安然
遠處傳來的呼喚 掛念徒修辦積極 人間的光陰故事
屏山這樣孤寂 師是多麼想你 徒可不要忘記
師是多麼想你 徒可不要忘記 徒兒是師心寶貝
時常腦海浮起 如果能瀟灑 何必師說想念著你
師是多麼想你 徒可不要忘記
師是多麼想你 徒可不要忘記 (其一)
每當放寬心怡 老師慈悲聲著急 且珍惜擁有東西
自然快樂無比 師是多麼想你 徒可不要忘記
師是多麼想你 徒可不要忘記 若問起徒在哪裡
寧願像風無息 徘徊在人間 可以助徒一臂之力
師是多麼想你 徒可不要忘記
師是多麼想你 徒可不要忘記 (其二)
調寄:想你
本訓:
修道辦道以至誠真道真理真天命傳
循勤修身修身以道道以仁克盡厥宣
矩家兼備篤忠信擇善固執素位職拳
絜出德仁學義遵儒行斯時逢吟使拳
節家才學知奇妙身體行道運內愿圓
禮在評中欲敦化如點醒之感聖宏滿
規民佳佈靜德天命真人宗天外馳擔
佛新傳廣動大真道洋生旨恩王騁言
寧作緣傑合興理真洋奧海丹木千參
日風有人心火薪道大義昇心鐸里展
德同化靈己在道明人幾平貫振路遠
誠道渡地青火爐善至於止日上風勉
存一心身調泰保盈持勇精實天順然
敬音知待民牖世覺呈祥難爾助立虔
主生慧妙關通智考行言慎品立志先
迴文訓中訓:
道真理真天命真 洋洋大道薪火興
大德敦化如點醒 人生奧義幾人明
道在己心合動靜 欲知奇妙身體行
道之宗旨海昇平 止於至善爐火青
地靈人傑廣佈中 學仁學義遵儒行
斯時逢運感天恩 丹心貫日實精勇
持盈保泰調身心 渡化有緣傳佳評
才德兼備篤忠信 擇善固執素位吟
內聖外王木鐸振 上天助爾難祥呈
覺世牖民待知音 一道同風作新民
在家出家勤修身 修身以道道以仁
克盡厥職使愿宏 馳騁千里路風順
立志立品慎言行 考智通關妙慧生
主敬存誠德日寧 佛規禮節絜矩循
修道辦道以至誠 真道真理真天命
傳宣拳拳圓滿擔 言參展遠勉然虔先
西元二O一三年八月廿四日 歲次癸巳七月十八日 發一奉天宮
法會 仙佛借竅訓
感恩載德修辦前 知足常樂行
懺悔惜福祝福你 慈悲為懷貴臻 (其一)
把握眼前好時光 善心樂道進
明新修道把愿行 圓滿人生成功 (其二)
福慧雙修父母敬 行孝莫遲疑
品德智慧真善功 身心安舒合宜 (其三)
調寄:圓圈圈
*此篇訓文由小仙童慈悲與班員一同作詞
(劃線處為班員所作)
我 是
小圓圓 奉

命 來至佛堂 進門參叩
皇

顏 再問大家好不好
奉命
奉恩志在十方
天人
天事中正齋莊
宮殿
宮堂育化迷郎
繼承
繼志木鐸敲響
往聖
往賢社稷扶匡
開啟
開先濟世同航
來學來辦不失主張
◎小仙童慈悲問班員與辦事人員﹁何謂修行﹂?回答如次:
一、修正自己的行為
二、增加自己的智慧
三、心寬念純好修行
四、犧牲奉獻
五、代天宣化
六、見道成道
七、行善佈施
八、慈悲為懷
九、放下我執
十、為應所為、為所應為,而不為所欲為
十一、尊師重道、承上啟下
十二、廣渡有緣人
十三、飲水思源、敬老尊賢
十四、常自見己過
十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十六、持齋持戒
十七、孝順父母
十八、自牧謙恭
十九、行功了愿
二十、圓融圓滿
(二十為小圓圓仙童慈悲)
濟公活佛慈悲白話訓摘錄
◎ 「精神」代表一個人,前賢們有精神,他們的精神讓你們學習、效法。以他們的精神帶領你們,所以你們也顯得有精神,有精神才值得讓人學習,把自己的精神拿出來,那是屬於你的精神,讓人學習。我們今天就是要來學習聖賢的精神。
◎ 聖賢的精神是什麼樣精神?怎麼樣可以稱為「聖賢」呢?聖賢跟凡人,哪裡不一樣?(犧牲奉獻)。聖賢就是不管在什麼環境,遇到什麼樣的人,即使他身邊的人都是不好的,他都會去渡化、去改變、去移風易俗。可是凡人遇到不好的,就跟著隨波逐流。聖賢不一樣,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素富貴,行乎富貴,素夷狄,行乎夷狄。他在不好的環境,他也是要想盡辦法的去成全,去改變他人。而不是像你們都是隨波逐流,所以我們要學習,不要抱怨說:「唉!遇不到好人啊!」就是人家不好,顯得你好,你要去改變,讓他不好也變成好,那個才是聖賢。現代的人,都是不善良的比較多,善良的少了,就是因為這樣子,才要你去渡化,才要你去挽救這個社會風氣、挽救人心,不是嗎?
◎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時間洪流,帶走悲歡離合,從古至今,多少的悲歡離合。看盡了生老病死,你們有所覺悟嗎?隨順因緣,有好的因緣,有不好的因緣,有人苦難一生,有人榮華富貴。代代的一瞬因緣,隨著個人累世的修積,老天慈悲,自由發展,讓你成聖、成賢、成仙、成佛、成凡、成愚,隨著個人所做的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所以命運如何,都不用怨嘆,那個都是自作自受,有因必有果。因緣如何?看自己所作所為而去定的。
◎ 命運能不能改變?命運是操之在自己手中,可以改變的,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輕視自己。命運由人而變,如何改變命運?(修道、行道、積德)對!通通都是,通通都要做。今天你求的道,自古不輕傳的,你求了道、明白道,就要學道、修道、辦道,將來才能夠成道。今天有這麼個機會,讓你能夠改變你的一生,生死事大,是一件慎重的事!
◎ 人的一生說短,也是真的非常短暫,但是你每天數日子的時候很長,尤其你心裡苦的時候,度日如年。心的作用,自己去分別。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嗎?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捨身辦道呢?為什麼有些人,沉於玩樂?這完全是自己能夠明白,明白了明理了,你是多麼的珍惜你的光陰啊!多麼的珍惜不會浪費,分分秒秒。能夠去善用你的每一分每一秒,能夠好好的去分配你的時間。再把自己本身的責任做好,把自己照顧好了,你才有多餘的時間來照顧別人。
◎ 做人的本分是什麼呢?根本是什麼?做人的根本,在家(孝父母),還有呢?百善什麼?(孝為先),所以,要先把自己的根本做好,自己的根本顧好了,在家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讓父母不要操心,不要煩惱。父母還沒求道的,要趕快渡父母求道。如果父母不在了呢?一子成道(九玄七祖盡超生)這句話是騙人的嗎?真真實實的,有歷史的見證,你看提到聖賢、提到聖人,會不會連他們父母一起提起,會啊!所以,今天你努力修辦,能夠渡到父母求道、修辦,很孝順。父母不在了,自己好好的自身努力,自身的學習,效法聖賢仙佛,將來你的父母,同樣的沾你的光,這個都是有歷史的見證。不是說今天哄騙你。所以人啊,與其呢!在自懊、自悔、自嘆當中,不如好好的向前看,向前走。未來的人生,還是光明燦爛的,好好的計畫。
◎ 如何效法聖賢仙佛的精神?我們不要一日過一日,蹉跎歲月。今天,有幸入班參加法會,那就是你的福氣。既然你有這份福氣,我們就要珍惜我們的福份,好好的把這份福份,延續下去,而不是到了這裡,就把它中斷了。今天,累劫以來,人多少帶了罪業,功與過,都是由個人自己承擔。不用去羨慕別人,也不用自卑,上天給你們的條件都是一樣的。今天你入了門,你就可以發揮你的才能,學習聖賢的精神,把這份精神,再延續下去,這個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做的。今天你感恩,知道了聖賢的精神所在,把他發揚發光出去,讓所有的人,都能夠體會。
◎ 聖賢仙佛的精神何在?就是我們做為一個修道人應盡的、上天所給予的使命與職責,今天,你代天宣化,這代表上天賦予你的使命,讓你明白上天的用意去渡化眾生,明白天地的奧妙,回去把這個奧妙運用在自己身上去闡揚,這就是我們今天修道人所要做的工作。
◎ 我們有心要捨身辦道,把自己擺第二,把利益眾生擺第一。今天,你們無我、無私來辦天事,你的眼界、格局才會大。今天,你所擔當的使命有多麼的重大,你的眼界、格局就要這麼的大。
◎ 聞過則喜,飲譽不矜。在道名在道利之中,要能夠把自己擺第二。
◎ 歌詞簡單、訓文也簡單。人家說:「簡單的生活,就是享受。」簡單的人,心靈簡單才會自由自在,心靈簡單才會輕鬆、純樸、自然天真、清淨。常能遣其慾(清靜經),要讓心簡簡單單的。太過複雜,就太累了,簡單才會輕鬆。簡單的人樸素、和藹可親。簡單的生活才沒有壓力、負擔。簡單就是接近「道」。
◎ 今天,為師做的訓文、歌,都非常的簡單。雖是簡單,其中的滋味由你去品嚐。簡單的生活無滋無味、清清如水。簡單好修行,太複雜了,反而太多的牽絆、太多的身不由己,要讓自己時時刻刻保持一顆純淨的心靈。
◎ 「見一落葉,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天時已經這麼緊急了,叫你們體悟。徒兒們既然明白天時緊急,自己就要快馬加鞭。你們起步,已經比別人慢了一步。你看是一步,其實相差已經是很遠了。所以,你們自己要快馬加鞭的追上,自己要給自己一個目標、理想,如何去傳承聖賢的精神,這是徒兒們的重任。如此做,你才能做到承上啟下,把這慧命傳下去。
◎ 我們的使命、我們的職責,是代天宣化,去影響周遭的人,我們的理想是大同世界,需要每一個徒兒們盡一份心力。我們的使命,就是大同世界。
◎ 而今,社會動盪不安、災難劫頻,我們如何力挽狂瀾、化戾氣為祥和、如何使社會、國家、天下太平呢?就是徒兒們的責任。這個責任是多麼神聖、偉大、慎重。
◎ 徒兒們,挑起你的使命,不落後於人,不要想說別人不做,我也不做。「做」與「不做」,完全在於你自己。別人不做我做,去做一個模範,給後面的人再學習,就像聖賢做了模範,我們來學習。今天,我們就是要修行,把自己照顧好,再自己修好、做好,給後人榜樣、做標竿,讓後代的人可以學習。你看,聖賢受世人的景仰。今天,我們就是有責任。所以我們不貪功、不貪名,但是我們不在意聖賢之位,我們要的是聖賢之德,要把聖賢的德性做出來,給予你的人生一個指引的方向,這個是最重要的。
◎ 世人、眾生迷昧,他們很想修行,可是他們卻不知如何著手、入手,每個人都想修行,都很想做好、做善、做正,可是苦於不知道要如何踏出那一步。這個就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要引導他們如何走向聖賢之道。不要覺得責任重大,讓自己苦不堪言。
◎ 修道、辦道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去移風易俗,如何把不好的變成好的,如何去改變才是最重要的。周圍的人,看到你變好了,他學習,他改變了,就是你做模範給人家學習。所以,你該如何去承擔這個責任,如何去承上啟下,就要好好的來研究研究,我們要勤研經典,要學習佛規禮節、參道、渡化眾生。有時,書上學的以外,還要你身體力行,你去實踐了,才知道你不足、你欠缺什麼。唯有去實踐,才知道哪裡需要再加強。所以,我們修行不是馬上看到結果,是日日的累積,日日的修行,我們只要去做,但問耕耘,不問收穫。每日的精進,就是進步了,要自我要求、精進,不是我今天上研究班,我在精進了,上研究班是告訴你如何去做自我精進,日行在生活當中,這個才是道。「道」並沒有離我們很遠,道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
◎ 人往往都把「修道」想像得非常困難,其實並不是。你的一言一行就是在行道了,你常常來佛堂很約束,我們要約束自己,行為才不會放蕩,才不會做亂。所以,不要說來佛堂要做這個做那個,讓你覺得很拘束,讓你不自由。其實,人就是要有一個規範。「木受繩則直,能受教者善」。千言萬語,總歸還是得徒兒們自悟、自參、自修、自辦。
◎ 今天你不修不辦,誰能奈你何呢?生命是自己的,你如何愛惜你自己的生命,你得好好的思量、思量啊!這一世有幸求道,有幸可以參辦,可以入聖佛之門,報名參加科選,參加聖賢仙佛的考舉,千萬不要錯過了這一世。
◎ 你們想不想念為師啊?你會想為師,為師也是非常想念徒兒啊!你們看不到為師,為師可是常常在你們身邊,想要跟徒兒們見個面呢!大概唯有這個機會,借借別人的身體,才跟徒兒們見見面,這機會,真是不容易啊!希望徒兒們,今天能有所收穫。
小圓圓仙童慈悲白話訓摘錄
◎ 小仙童慈悲與班員互動問答:今天第一堂是什麼課?(孝道)昨天第三堂呢?(道之尊貴)三期?(青陽期、紅陽期、白陽期)四相?(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十條大愿?(1.誠心抱守2.要實心懺悔3.不可虛心假意4.不可退縮不前5.不可欺師滅祖6.不可藐視前人7.不可不遵佛規8.不可洩漏天機9.不可匿道不現10.不可不量力而為)三佛收圓?(燃燈古佛、釋迦牟尼佛、彌勒古佛)第十八代祖師是誰?(弓長祖,還有子系祖)白陽三聖?(彌勒古佛、濟公活佛老師跟月慧菩薩)三不離?(不離佛堂、不離經典、不離前賢)求道有四難?(人身難得、中華難生、大道難逢、明師難遇)
◎ 帶人要帶正,不可以誤導,隨便胡亂說話,這可不行,這是誑言、是妄語。「惰性」,什麼樣的惰性?有椅子,可以坐;有床,可以躺;看到有椅子,就坐下來就是看電視。不然,就是低頭族。有沒有人拿起經典?有沒有奮發向上?脾氣、惰性、惡習,什麼樣的叫做「惡習」?有吃、喝、玩、樂,那是惡習嗎?怎麼樣才算是?(在吃喝玩樂中影響到別人、傷害到別人都是不對的,這才叫「惡習」。去不正當的場所,或者是酒駕,雖然去玩但是做不對的事情,那就是「惡習」)。
◎ 吃、喝、玩、樂每個人都會。但是,你是正常的,就不叫惡習。如果,超過了,是追求慾望的,那就是惡習。我們去看山看水、一花、一草、一木都有道,我們藉由這些,來提昇我們的心靈。
◎ 「貪、嗔、痴、慢、疑」,如果我要渡很多的眾生,那是貪心嗎?那什麼樣的才叫做貪心?(為了自己的私慾)所以,這個道理我們要分辨清楚,不要一句話就概括全部了。我們是無為的,不要有私心,一有私心,就是貪心,貪圖別人對你的奉承阿諛,貪圖別人一定要對你好。我們常常就是別人對我們不好,就生氣別人,那就是貪心。
◎ 「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你不能一定要別人對你快樂,別人一定不能對你生氣,一定要別人對你好,別人一定要對你很高興,也不能要求別人一定要忠於我,好像只要別人做了一點點的事不合你意,就是不忠於你,或是說別人只能跟我們好,不能跟別人好,跟別人好就是對我不盡忠。
◎ 你們會說修行、修行、修行。但是要怎麼做?修行要增加我們的智慧,那要如何增加自己的智慧?像剛剛大家都很有智慧去分辨事情,不會因為你講,馬上就完全一點懷疑都沒有。我們的理有:粗理、細理、微理、玄理、妙理,增加自己的智慧。聰明與智慧的差別?你要去渡人,要拿出智慧去想,這個人這麼難渡,我要怎麼去渡他?我要用什麼方法去渡他?如何才能讓他相信這個「道」的寶貴。我們在辦事情的時候,我們要怎麼樣讓事情做得圓滿。而且,有時候我們事情不是一個人做而已,是好幾個人一起做。十幾個人做,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意見,你說這麼多的意見、想法,那這件事情還做不做?要做,那要如何做得圓滿,讓這十幾個人都滿意、都高興。你們開完班,好好的去研究、好好的照這個去實行,這都是由大家共同的智慧結集出來的。因為,我們都非是「生而知之」之聖人,我們都是凡夫、都是「困而學之」。所以,我們平時也要好好的讀經典、聖訓,借聖人的智慧來引導我們。當我們的智慧還不足的時候,我們就要記得聖賢的智慧來引我們入門,而且周遭的人也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才華,每一個人都有他的能力,我們如何去學習別人的優點,然後看出別人的缺點,讓我們來借鏡,這都是我們的智慧。
◎ 心寬念純好修行(心頭存著很正,心念簡單、心要很廣開,我們念頭要很單純像小孩子的天真)就是叫我們要正心正意,心要正,堂堂正正,中間的不偏不倚叫做正,那我們有沒有偏?有沒有倚?我們都是偏,都是倚。所以,我們才說要修改、修改,修正我們不好的,把它改掉了以後就是正。
◎ 那有哪些行為是偏倚的?「嫉妒」是最大的殺傷力,我們會嫉妒別人,這個嫉妒心一起,你會嫉妒就是不能容忍,你不能容納別人,別人的表現比你好,你就嫉妒。你一嫉妒,你就起了不好的心,巴不得別人不好,然後幸災樂禍等著看人家怎麼樣。人家做事做得比你好,你就說:「唉唷!那有什麼。就等著看看看。」有時暗中會給人家怎麼樣,這就是惡念,你說嫉妒多可怕。
◎ 天人共辦天事,大家一起來辦天事,大家都一起努力、成長、成功。互相提攜、照顧,別人比較愚笨,我們就尊賢容眾。
◎ 我們佛堂是修道、團結、造就人才、修行的好地方,那我們還有什麼?渡化眾生、辦天事,我們渡化眾生,就像你們來開這個法會,前賢從之前就開始準備、計劃、規劃。所以,你一進門就淨手、報到、參駕、服務引導,你看這麼多人,時時注意你們接待服務,還有你們來參加。加上你們來參加,才能成這個班。他們都可以做,所以你們也可以做,還有你們平常的公共佛堂、小型佛堂、各個佛堂,還有渡化眾生,他們都可以做,我們也可以去幫忙、去學習,我們都可以學、可以辦,辦天事。
◎ 修正自己的行為,增加自己的智慧,心寬念純好修行,我們要秉著犧牲奉獻的精神,你們做這些有所求嗎?你們如果說,期望期待在這人世間,存著人家給你回報,你那個回報是小小的,我們做這些事,秉持著犧牲奉獻、修辦,渡化眾生,希望人人都能夠明理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才不會苦。你看,眾生這麼苦,有的人外表看不出來內心很苦,有的人強顏歡笑。你看這些人皮笑肉不笑,生活得多麼辛苦。雖然,物質生活充裕,內心啊?我們今天心靈的解脫,我們心靈結了很多結,苦心結。這個結,那個結,結在一起,結來結去,自己沒有辦法解開。所以,我們今天就慢慢把它給解開,全部把它打開了,快樂似神仙,沒有黑暗的一面,就是光明的。(修行要犧牲奉獻)。
◎ 人不勸(不善)鐘不敲(不響)我們要時時敲心鐘(心靈的鐘)要時時聽道理來改過自新向善,聽道理需不需要人講道?需不需要人教?那誰教?(前賢教)前賢、講師、點傳師,你有沒有可能有當前賢的一天?你去渡化眾生,渡化人,你就是前賢。那你要不要會講?責任重不重要?要有人去宣講、去傳播、去闡揚,這工作每個人都可以做,只要你願意。
◎ 什麼叫見道成道?我們不用分這個人是誰渡的,那個人是他渡的,他自己照顧就好,每個人都是兄弟姊妹,我們不要分這個人是你的人,你去成全,這個人是我的人,我成全。如果有這樣分別的話,就是結黨成群(既然是老師的徒兒,都是大家的,一起成全,這就是見道成道。),就是一視同仁。
◎ 行善佈施,什麼樣叫做「佈施」?(微笑就是佈施,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力量)我心裡很苦,笑不出來怎麼辦?(強顏歡笑也不可能)(帶她來求道)這叫做慈悲為懷,看人家的苦,我們也感同身受。
◎ 講到修行,就知道放下我執。什麼叫「執著」?每次都叫人家不要太執著(不要堅持己見,不要把事情掛在心頭)。執著是障道,障礙修道的最大因緣,我們有不好的習慣可以改,有些愛好可以捨棄。可是執著呢?我就是這樣,這樣就是對!絕對沒有錯,就是這樣,一定是這樣,這是不是執著了?就是阻礙,當你的觀念不正確時,那就很危險了。執著沒辦法接受更好的道理,沒辦法融入你的心,你就認為你是對的,絕對不可以更改,這個很嚴重,執著正道就是好的。擇善固執時那是好的,理念價值觀不對時,那就會非常危險,要放下我執。
◎ 要做應該做的事,而不是做想做的事,那什麼又是應該做的事呢?(就是符合天道人道,符合這個世界應該有的道理,以及這世界應有的循環,也就是說當你的智慧到達某種程度的時候,你就應該去做該做的事,也不會說不量力而為去做出能力所不及的事,造成大家的困擾,也可以直接或間接的造福人群,創造一個大同的社會。)這個就是你們的功課,自己要好好去想清楚。
◎ 有句話說:「人道盡,天道成」,這班的辦事人員都不錯,都怕耽誤了你們。所以,你們要加油、精進、勉勵。你們是前賢,也是後學。所以,要互相交流學習。要尊師重道,承上啓下,廣渡有緣人,飲水思源,敬老尊賢,自牧謙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做人的基本就是孝順父母、持齋持戒。把一件事情辦得圓滿,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來,事情就會辦得好。最後一條,「圓融圓滿」。圓融才會圓滿,大家和和氣氣的,事情才會順利。
◎ 把你們的士氣拿出來,你們剛剛不是已經培養你們的浩然正氣嗎?要把它拿出來。唱自己做的歌,就是不一樣。這歌是你們做的。掌聲就是這麼短暫,曇花一現,你們為何要追求掌聲呢?平淡,好不好?有幾個人可以守住平淡呢?大家都是迎合掌聲、追求掌聲,而失去了它的原味,希望我們能夠把平淡找回來,那你的人生將會是快樂的,圓圓我,就祝福大家都能夠圓圓滿滿,一切都會順順利利的,希望你們聖凡都能夠圓滿,修道辦道都能夠前程光明。今天,要跟大家說再見了!你們的智慧,都比我還要高、還要好。智慧好、智慧高,我們就要走對的路、對的方向,希望你們都跟我一樣圓圓滿滿的,希望我們後會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