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O一四年三月一日 歲次甲午二月初一日 發一奉天宮
法會 仙佛借竅訓
用心聆聽 真理是越珍貴 如明燈綻放光輝
載浮載沉 際遇難以探窺 過程路轉峰迴
多少痴心迷昧 驚鴻一瞥 終究索然無味
看清真假虛偽 天理無虧 光明坦蕩心扉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貪嗔痴滅四相飛 修行火候力培
宗旨為依歸 不怕狂風暴雨摧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每個佛子皆可力為 待最後展亮節
昂然理天回 諸佛終與你相隨
調寄:一二三四五六七
吾 乃
爾師兄哪吒是也 今奉

命 來至佛地 進門早參
皇

畢 問問我的好兄弟可安怡
獨自走在漫長的道途裡 芸芸眾生我從不忘記
每天每天都會問自己 處處感恩上天賜予
我的心中祈願災厄能遠離 我只希望蒼生得渡止頑迷
我不在乎會有多少狂風雨 我只希望覺悟勇往正道趨
攜手邁步朝康莊大道去
天恩師德 永遠別忘記
每日每夜 同修互砥礪
三曹重任並肩擔起 我盡心力只為了愿挽頹靡
我受苦辛只為了罪無怨語 我不想問一切因緣隨風去
我心瀟灑天地無拘藏妙理
調寄:我
西元二O一四年三月二日 歲次甲午二月初二日 發一奉天宮
法會 仙佛借竅訓
以為求道了以後
徒就會培靈芽 可是凡塵俗事
讓徒忘了自家 世上有太多的事情
難分真假 人兒就像在夢中
追逐著炫爛文化 以為發心了以後
徒就會捨得下 看清人間的離合
如煙火般剎那 心物中有太多無奈
太多的懼怕 稍縱即逝的機緣
修辦也變得難跨 貪妄起心在變化
自己都不曾覺察 修辦一路上的功過啊
老天必定有賞罰 拿得起要放得下
自己對自己說真話
世間道理其實我都懂啊
可我還是放不下
調寄:拿得起放不下
吾 乃
南屏濟公 今奉

命 來至塵紅 進門參過
皇

容 問問徒兒們有沒有用功
︽反躬自省︾訓中訓
天恩實浩瀚 普降秘寶得真傳
你我相聚並非是平凡
如果你心中還有一絲疑難
莫忘敞開心胸勤悟參
世事多變換 時光飛逝如箭穿
古今多少英雄好漢 徒留往事
一切隨風飄散 知性理方能灑脫超然
調寄:牽引
輕輕地問一聲親愛的徒請問
能不能體會到上天的心
要承受瓶頸 也別怕有順逆
深盼著愛徒們 精神振起
三期末劫紛紛 智慧之眼速睜
身邊的一切是如此難存
紅塵中人們 一樣的沉淪
趨向那名利的無底深坑
人海中看著你 起伏中難以平衡
恨不能陪在你的身邊
輕輕問一聲是否還要師再等
因為時已不等人 捫心且自問
是否還願向前奔 有師陪徒到永恆
調寄:無言的表示

哪吒師兄慈悲白話訓摘錄
◎ 老師對你們讚賞有加是真的,大家要好好表現,修道人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不是牆頭草兩邊倒,你入了道,儘管再去聽到佛教的道理,聽到阿們的道理,但是你心中要有一個信仰的原則,一個根源,不能夠兩邊動搖。這個世界太美好,處處有真理可聞,所以會讓大家覺得都很好。
◎ 今天是法會,要以主班為主,雖然有前賢,但是互相尊重,這個就是佛規。這麼快就要糖果,馬上就幫你們爭取到福利,(我們謝謝點傳師慈悲,幫我們要到這福利。)不要常常做那種不勞而獲的事,修道要先有耕耘,才有收穫,手要先伸出去,手心要向下,我看這邊都是向上,欲求不滿足,這樣修道有困難度。糖果對你們來說,沒什麼稀罕,已經不覺得它很珍貴,你們現在要追求的都是非常罕見的,才足以刺激你們的心靈,哪像我們一點點就很感恩。
◎ 一個人的品格高尚,就可看出他的志節高不高,這個節操很重要,不是修道、學佛的人才有節操,每一個人也有他的人格、品格,有沒有聽過人格?別人對你的人格評價、印象,有高、有深,還是我也不曉得?
◎ 人家只會從外觀看你的美醜與英俊嗎?還是從外相去評斷你這個人的價值?所以你們的價值高不高?知道要修道,那你們的價值高嗎?因為我帥,因為我多金,所以人前人後總是對我服服貼貼,百般的遵從,說自己的價值很高。( 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就是自我的價值。) 你們的價值還有待商榷、有待提升,只有越做、越學習才能夠提高自己的品格,提升自己的內在,什麼方法最快?只有靠修行、修道才能夠提升個人的價值、品格、操守。
◎ 修正自己不好的脾氣、毛病、個性,說破嘴了還不如去行,就算你們聽了天下的大道理,你還不如去試試看、體驗、實驗看看,要不然馬耳東風,這邊聽進去,那邊跑出來,然後聽了很多,言行不一致,天下眾生就是這樣,你看他學富五車,可是他的言行不一定一致、高尚、有志節,現在的世界都是讓人家充滿著顛覆,難以想像。
◎ 我怎麼講這麼高深,這只是社會現象、時事罷了,還不是道理,所以年輕人還大有可為、後生可畏,什麼都要學。你聽人家講道理,不去做怎麼知道人家是不是騙你的。
◎ 要打敗一個人、摧毀一個人是很容易,要徹底毀滅他也是很簡單,所以這個「摧」字,殺傷力比較強,中國文字有時會代表很多的意義,甚至很多的行為、動作,所以這個「摧」的威力比嘴巴「吹」的威力還要強。生為一個人,除了自己的身心言行要注意外,講話言語當中無心的、有心的、蓄意的、刻意的,都很容易傷害到一個人,你們有沒有?被傷害的經驗,還沒有到摧毀的經驗,如果到了摧毀、毀滅的地步,今天就看不到你了,你可能就變成邊緣人,沒有辦法回頭,但是你們很有根基、佛緣,能夠鼓起內心的勇氣,能夠堅強的繼續來完成你們人生旅程。甚至走上修道這條路,踏進佛門,這也是你們命中注定的,不得不相信因緣、因果,命中注定的事情,想要躲也躲不開,逃不掉。
◎ 剛剛才要上「消冤解孽」,對你們來說太重要了。坐在椅子上面,有時腦筋要思維一下,不是要光靠你的眼睛功能在看而已,最重要的心靈要動一動,不要沉澱在那裏,這就是是非、善惡、好壞要自己能夠分辨、主動思維。
◎ 你們太聰明了,聰明就有很多障礙,冤欠就有業障,喜歡讀書、求學,也有很多障礙。修道過程也有很多障礙,但是這個障礙是「障自己」,跟別人沒有關係,所以業障是你自己的,障礙是你自己生的,雖然這個是道理,可是日常生活碰到的時候,就是轉不過來,為什麼轉不過來,沒辦法接受,真的是執著、沒有智慧,如果你有智慧,你的心地是坦然的、是開闊的,你用寬闊的心胸,就能夠轉一切的逆境,轉一切的挫折跟困境,因為你有海闊天空的心胸,你不會被眼睛、耳朵、嘴巴障礙,你的心是沒有任何拘束、設限,「海闊天空」這個就厲害了,所以每個人都要學習,修道不是來這邊聽聽道理、開開法會,聽完道理,然後每個禮拜晚上回來研究,再怎麼研究也是坐著聽,你沒有研究自己,反而去研究別人,修道這樣子不會進步。
◎ 慢慢修有一點來不及,快一點小跑步,除了修,更要趕快做,因為你們都命中註定的,有因緣趕快了,要不然自己耽誤了自己的事。
◎ 太子爺慈悲:班員想要吃糖果,太子爺出考題給班員,「道」是什麼,每位班員都回答︱︱( )內是班員說:
(乾)一號,(道是回天之路)。二號,(道是真理)。三號,(要用真心)是一顆真心,你的真心,說出來就要做得到,不要花心。(道是努力不懈)(常到佛堂)常到佛堂就是學道,常到佛堂喔!(道是放下執著)放下執著,畢竟年紀增長,還是有所領悟,放下執著!都講給自己聽的。(用眼去看,用心去做)用眼去看、去觀察,用心去付出、做出來,所以不要做違心之論,真的都是用心程度,你要來佛堂,你要學道、修道,只是有心、沒心而已。(說好話,做好事)記得說好話,做好事。(知足常樂),知足常樂,這個時代很需要,很好,非常棒。(其實我不明白道是什麼,所以我來這邊學習)學道就是來學習,(學習何謂道)。(道是先從孝道開始做起,從自己的父母親,感恩自己的父母親,禮義廉恥)這也是一種學道的態度,很好,我知道你很孝順。(道也是真理,因為是真理,所以我們要用身體去力行、完成,用心去做)身體力行,用心去做,不是用心賺錢。(道是誠信)誠信,很好,沒錯,對你有信心,誠信。(做好事)(修道就是改掉我們的貪、嗔、痴。)改掉貪、嗔、痴,有認真聽道理,好。(道是看得到明天的太陽)道就是看得到明天的太陽。有沒有人能跟我說這是什麼意思?(有方向)有方向活在當下,活著真好。有目標有希望,看得到明天的太陽可以修辦道。做人很可悲耶,雖然活著,可是有些人像行屍走肉一般,他看不到明天的太陽,因為他心中沒有太陽。就算他眼睛看到太陽,他心中還是沒有太陽,就好像沒有看到太陽。不要那麼悲觀嘛,每天都有晴天啦!要開朗一點! (那我就是說善道)什麼叫做善道?(以善為道)以善為主以善為道,那惡就不是道嗎?(講師:去惡道,存善道)道理真的要多聽多體悟,才能消化到自己心裡的想法,那就是養分修養自己。不要傻傻的每天都是吃喝拉撒睡,好不好!道就是無言,加油。(學道就是要向父母報恩)學道就是要懂報恩。(我們現在這個時候,就是道,我說道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講出來的,也不是用眼睛看,用嘴巴說,用耳朵聽,而是用心來感受,這就是道。)我們的教是什麼?就是道。就在道的氛圍裡面了,怎麼感覺很渾沌模糊,可是他有階段性。你沒有經過刻意,勉而行之,就不會來得自然,就不會隨順。聽不懂沒關係,要勉而行之。如果跟著感覺走,你就會跟著感覺往下沉。(自己要積極一點,鞭策自己)。(學道要惜福)人家就是有用心,這個答案多好,學道就是要惜福,沒錯。乖小孩,你是老師的乖徒。(原諒別人的過錯)。學道、學原諒,學寬恕、學包容,真的很實際、切實,還是有實際作為可以學習的。(學道就是要找回回天的路),重點就是避免六道輪迴。避免再沉淪,再墮入六道輪迴。(對)所以要學嗎?要修嗎?答得很快,做得很辛苦。(欣賞別人的優點)。欣賞別人的優點。這是實際的作為,這就是工夫。(不藐視前人)(把十條大愿搬出來了)。都要尊師重道,師嚴而道尊。所以學道,有佛規禮節的紀律,就顯現出道的尊貴。所以尊師重道,只要是對你有成長性的,你願意學習的對象,他都是老師,不是濟公老師才是老師。(道是正確的道路)你有沒有走向正確的道路?(正在慢慢走向正確的道路)沒有回頭路哦!沒有回頭路就是給自己一個承諾,給自己一個堅心、決心,不要兩邊倒。(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改變命運,你的命運,好不好?(好)。修道無關乎命運的乖舛與順利,你好命也得修,你歹命也得修。(道就是不要殺生害命,培養慈悲心)你很有愛心,真的!所以有愛心,不要殺生,然後要護生,要珍惜生命。(修道很簡單,但是要成道)(多學習前人)你有沒有學習的對象?你說的前人的腳步,效仿的對象?(彌勒祖師)學彌勒祖師?彌勒祖師的特色是怎樣?(笑口常開,度量大)心胸度量寬大,笑口常開。(真修才能得到真道,有捨才有得)(就是來學習)踏入了賊窟不小心誤入歧途,一步錯步步錯。(眼睛要放亮一點)眼睛要放亮一點,不要像喝了迷魂湯一直去,認清楚好壞。(學道就是要真心的付出,不求回報)不要有回報,才能無為、自然,那就要放下,不要求代價、回報。(求道就是可以改變自己,去感恩別人)求道就是改變自己、感恩別人。出自大家的口中,乍聽之下,都是非常的好,非常經典的答案,可是想一想,越挫越有智慧,靈感來了就得把握,每一個答案都很好,但是真正下課之後,能夠把這些答案放在自己身上,反思、省思一下。真的做的到嗎?落實實踐的功夫是這麼好。你講得好,給你兩個糖(我引用昨天萬講師所講的,道是理也;道是路也,那我們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的行善積德’ 發菩提心)行善積德,是一種行動力,行善佈施行善積德,希望你言出必行。(道可以渡化自己,還可以渡化別人,找親朋好友一起來)這是行動力,既然好,就要樂於跟人家分享。(我是越南人,我來這裡照顧阿嬤,所以我要對待阿嬤就像我的媽媽一樣)(忠於自己的本分),修道、學道沒有分你是什麼人。(我覺得生活上,各方面都可以學習道,但是我身為一個母親,我認為,言行舉止,身教、言教,因為我有一個兒子,想任何事情都要注意自己的行為)新手媽媽都會這樣,生活中都有道,不是聽了玄妙的道理才是道。(我覺得學道,一開始應該就是自己,先學習低心下氣)敞開心胸,低心下氣,不要擺架子。(學道就是常常反省自己,常常警惕自己)(就要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要盡我的本分)(講師:做什麼要像什麼,做子女要有做子女的樣子,做學生要有做學生的樣子,做我們老師的徒弟,就要像我們老師的徒弟)(道是無言)(道之不盡)言不由衷,這就是道,道會有學習心。(要行善)做好事、行善。(學習道是動力,學習的動力)道,就是學習的動力。大家好壞要自己聽的懂,(我覺得道是那個道理的道,就是說做人要明白什麼是該做、不該做的事,謹守自己的本份,像我是為人妻子,那我就做好妻子,還有媽媽的角色,那各位也是一樣)家家都學佛,家家都拜佛,然後小愛變大愛。(學道是尊重別人,孝順父母)(學好心,學好自己、孝順父母)要勤勞、要努力多走佛堂,要多努力來拜拜。(休閒,修行)學道就是一種修行,一種休閒,是嗎?大德,你說(點傳師慈悲:學道修行是在於外在的行為,一定要去做改變。那休閒,真的要讓你的心休歇,變得一個心中沒事閒道人,如如不動的本性,但是當我們說要休閒的時候,我們是身體的休閒,不是相應內在的自性,所以在這一半,後學就沒有站起來了。)要修行,休閒更要謹慎以待。(道可以寬恕別人)學習學會寬恕,然後精益求精。(禮義廉恥)很好的綱目,「禮」是什麼?(恭恭敬敬的態度)(禮貌)(尊重師長)。什麼是「義」?義就是要有信、正正當當的行為。「廉」呢?要清清白白的,然後沒有任何見不得人的,內心是光明磊落,這叫廉。那你們心中有沒有見不得人的事?總是會有陰影的,會有那個黑暗面的時候存在,所以要把他剔除、洗刷、放下,才會有廉,廉潔、清廉、清白。不管有修道沒修道,有在道場沒在道場,廉都很重要。做人的根壞了,其他就不用談了,他的價值就沒了。清廉的相對詞是什麼?(貪污)你要貪,相對的你污了,你就黑了。所以「廉」,很清楚的一個字,但是做不到、不好做,每個人對得起自己的內心、良心。「恥」呢?恥是勇敢、覺悟、懺悔。所以禮義廉恥,講得很快,事實上,一言說出來,不是說好聽而已,得做得到。
◎ 這首歌啊!其實是師兄自己自我期許罷了。不是成了仙,做了佛就沒有事的,也是對自己有一份使命感、責任感。就如同世間的修道的兄弟姐妹一樣,大家都有這份使命,都要如此的忍耐的去做、去突破,不是成仙做佛就逍遙了。所以在字裡行間,或許會讓你們覺得這是一個修道人要承擔、要去做的。可是事實上,諸天仙佛、萬仙菩薩也是不忍眾生塗炭、互相期許,願意為眾生、為 上天老 更盡一分心力。所以就算有考驗、逆境,也是要學習忍辱,更要有智慧去看待,所以這首歌除了自己的口白,其實也是要跟你們互相勉勵。這首歌是擬人化,雖然是仙佛的心聲,也希望在世間的同修道友們能互相勉勵。
◎ 留一點精神,還有非常精采的課程等著大家,一定要振作起精神,好好珍惜當下的緣份,不要小看這三天的法會,有時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你要打從心裡面,真心去感受,你才有動力真心的改變,所以辛苦一定有代價,要耐得住煩,心才能夠心平氣和,這樣子聽起來的道理,才會越來越有滋味。天下都沒有不散的筵席,有離有合,人生要看透這個,才會放得下、才不會執著、才不怨恨。
南屏濟公慈悲白話訓摘錄
◎ 凡塵俗事,每一個人皆一樣,在座的大家有沒有凡塵俗事?所以今天沒來的,他也有凡塵俗事,那為什麼你能來,他不能來?原因出在哪裡?所以得要知道一個原則、原理,能坐在這不是這麼簡單這回事。相信自己的佛緣,肯定自己的內心,對自己的內心有對道這份自信,你隨順著你的佛緣而走,你就會成長、收穫許多,絕對不會白白浪費你的光陰。來這邊絕對有價值、有收穫的,所以凡塵俗事每個人都會有,但是要怎麼樣用智慧的想法、圓融的安排、巧妙的安排一一都做到,這個才是高等。現在白陽期修道的方式,在家出家般,在家裡面也是修道、修行,每一個人都是士農工商,每一個人都有各自要忙碌的事情、要負的責任。但是非常殊勝難得的因緣、緣分,就是同時還能夠兼顧到修道、辦道,這個就是白陽期的方法,修道人的方式。所以不要小看自己,跟以前的大和尚、大法師比不起,不要小看自己的能耐,累劫累世的因緣都是不簡單的,一樣可以走聖人的路徑,有所成就的,不要只是區區做一個凡夫俗子,做一個好爸爸、好太太、好先生、好媽媽不是只是這樣而已。所以每個人都要去成就自己的一份特殊、不簡單的因緣,去造就、打造出自己可貴的、尊貴的因緣。靠現在有用的肉體、身體好好做,腳踏實地的修。把握機會來辦、來學,你也可以像佛桌上的仙佛一樣,不要小看我只是凡夫俗子,我比不上這些,說這些都還太早了。大家都有一等一的志向,高超的志向,但是就有待付出行動來。透過學習,透過個人的領悟、參悟、學習做出來,不得了,三曹為之動容,不要小看自己。
◎ 等一下上什麼課?(天恩師德與尊師重道)大家就可以知道,人家前人的腳步是怎麼來的,從一個沒沒無聞、一介凡夫、草芥之士如何變得人人稱讚、讚頌、天人讚頌的不平凡的人。所以你們也可以,啟蒙階段你們都可以,不要小看開了法會沒事了,路還很長遠,只要你有心、只要你願意,永遠都有機會。
◎ 我看不要綁了,處處都是束縛,來到人世間就是這麼多行頭,這麼的束縛,你們習慣嗎?不習慣也得適應。遇到了,有沒有用功,用功做什麼事情?大家有目共睹,那你們用功什麼?說到用功,要看什麼方面?每一個人都很用功,有下那個功夫,有用那個心,但是修道有所謂的功夫,修道的功夫就是看你的火候、看你的程度、看你的心境。世間上很多事情也得下過苦功、用功夫,你才會得到你想要的。你今天坐在佛堂,你在用功,為了什麼?為了要明白道理,想要成道啊!成道有希望,有這個可能性,所謂的成道要成就自己的道業、道學。要有所成就,那也不是憑空得來的,你沒有辛勤的耕耘,哪來很豐碩的收穫,世間事都這樣,更何況修道這回事。你沒有辛勤的耕耘,你不可能得到收穫,你這一輩子沒有好好的修道、辦道,要成道沒這麼容易。
◎ 得道是要成道;成就圓滿的自我沒這麼容易,也是得去行的功夫。就看在座的徒兒們你用功在哪方面,如果用功在經營家庭,你的家庭或許可圓滿、幸福美滿。你用功在你的學業,你可能出人頭地,能夠鶴立雞群,能夠搏得人家的喝采。然後你用心於你的事業、企業,你也可能成為千萬富翁、億萬富翁。所以你用什麼心、在什麼領域、在什麼方面,你自然會有所成就的。所以今天我們要提醒的是,你在修道方面用功,這是個開端,但是懂得要用功才會有一點點成就,才會有一點點東西出來,不只是看一看、聽一聽,都是在觀望。這樣你根本就沒有用功,因為你根本就還沒開始用心,所以三天的法會讓你明白道理沒有錯,但是學海無涯,道理千千萬萬,聽也得聽,研究也得研究、體悟。真正的你行道的功夫,你行道的動力才是成就你成道的關鍵。你能不能有所成就呢?你做出了什麼呢?想要成道,不是這麼簡單的,很漫長,大家心裡面都有所求,求什麼?每個人不一樣,但是你有求為世間的眾生嗎?你有求你自己的自性佛嗎?還是你只是求你的外在物質、你的需求而已?
◎ 所以人心是活的,你心求什麼?貪求、妄求,你會呈現怎麼樣的景象呢?你會呈現怎麼樣的命運呢?就是因為你的心。所以修道是革除物慾,誠實的面對自己,不管新的徒兒、不新不舊的徒兒、老徒兒,永遠都在下這一層的修行功夫。自己面對自己,自己對自己真實坦蕩,有沒有說真心話?你自欺欺人,即使你騙得了別人,也騙不了上天。但是自己做還得自己受,對別人不會造成任何的影響、任何的威脅,誠實的面對自己,就更容易誠實的面對他人。所以修道功夫就是誠實的面對自己,看清楚自己的面目、看清楚自己種種的不夠、種種的不堪。沒有關係,誰沒有過錯,改就是了,止於至善,改了就止於至善了,那就是你原本最好、最完美的面貌,最佳的面貌。所以不要害怕改過,不要害怕自己的不好,也不要永遠都責備自己的不對、自己的慚愧,這樣是沒有智慧的。有智慧的是勇於面對自己的不堪,勇於面對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不足。上天永遠是公平的,仙佛永遠是慈悲的,你也是仙佛,眾人也是仙佛,都有這個寬容去看待每一個人,大家就是佛心佛面來的。
◎ 所以修辦道有很多階段性,每一個徒兒他都有不同的心路歷程,不同的修辦道階段。那些徒兒當然剛開始啟蒙,也有一些徒兒經歷了很多事情,然後學習到很多的事物道理後,也有要自己突破、要自己下的功夫。所以芸芸眾生、芸芸的徒兒,老師都得知道,看透你們的心,知道你們的難處,知道你們的委屈,知道你們的害怕。但是你們一樣可以做一個濟公活佛,你們一樣可以照見,可以知道,可以了解感受到眾生的需要。憑藉著什麼?除了智慧還有什麼?公心、良心、愛心,憑藉你們有一顆慈悲的佛心。有沒有佛心啊?心裡,心底的最深處,現在趕快開發,趕快流露出來。從做當中培養,從做當中把這份能耐培養出來,源源不絕的慈悲愛心,慈悲心。你就跟仙佛一樣,你就跟濟公一樣,能夠了解眾生的需要,能夠知道眾生的心聲。仙佛是有妙法,你們也有妙法,當你們在用功的時候,你們的妙法就跑出來了。非常善巧,非常好用、適用的方法就出來了。所以就怕你不用心,不肯動這個心、花這個腦筋,然後錯用心就更糟糕了。
◎ 生活上很多不順遂、不如意的事情,因為錯用心。你的心念一不對所相繼而來的事情,很多不對勁,不合你的意,就造成人生苦海。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所以要用對心思,下對功夫。今天老師為了三曹大事才來的,不是為了彰顯濟公活佛的靈驗、偉大才來的。知道什麼是三曹?(天曹、地曹、人曹)仙佛的心思放在這麼大,蒼生的心眼只在自己身上。眾生的心思只在自己身上,把你自己放大、看重,結果是一種拖累,一種沉重,是一種束縛。要把心思放遠一點,為了眾人去做,先造就你自己,先打造你自己,以後分享去帶動眾人。施惠於眾人,這才是三曹普渡最大的意義,三曹普渡不是自己好,是要大家好,這是上天的用意。大家好,大家有使命、有責任、有因緣。你有因緣去做,很快成功,你的用心、用功對了,所以修道的第一個功夫,誠實的面對自己。拿出良心來誠實的面對你自己,當你誠實的做你自己,面對你自己,完美的自己呈現出來,你所做的事、你碰到的人就會吉祥如意、順心如意。就怕你的心不好,你的心有雜質,你來修辦道很辛苦的,做人就會很辛苦。不要說修辦道,心要純粹,每個人都在訓練,一直磨練,韜光養晦,讓自己的心是清清淨淨、清清白白的。那些貪妄,那些貪嗔癡愛慢慢修、慢慢放,修道就是這樣。對照你自己的不好、不圓滿而已。修道不難,但是你把修道看得太複雜了,是阻礙自己,走不出來:阻礙自己,恐懼、膽怯,修道是修你自己。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嗎?知道自己是什麼心、什麼面目嗎?這麼厲害,看得這麼清楚,有時候自己都不見得認識自己。情境碰到了,事情碰到了你都不敢想像這是我,我是這個面貌。自己都不見得認識自己,每個人都有自信,你們求了三寶,第一寶就是在講什麼?老師要考一考經得起考驗了,三寶真的要記得,自家修練的功夫從三寶開始,你自己修煉開始自家的功夫三寶。三寶的功用很廣,但是很直接、很好受用的就是收攝自己的身心,降伏自己的貪妄心,就要三寶,常常念自己的自信佛,念佛、念佛念自信佛,念佛不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是念南無濟公活佛,是念自己的佛。要懂得念自己的佛,心經第一句話:「觀自在菩薩」,什麼叫觀自在?「觀自己的菩薩」,你的菩薩在不在?在啊,很確定,我還有一顆善良的心,這就是菩薩。很好。觀自在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做觀自在?有沒有人有很好的領悟?什麼叫作觀自在?隨心所欲就叫能夠觀自在,隨心所欲有時候會放縱、放任自己的個性,不一定隨心所欲是好的,他有可能好,有可能不好,像你們說的,辦道不用這麼辛苦,歡喜就好,隨心所欲,我快樂比較重要,我辦得這麼辛苦,受得這麼辛苦,不要,被綁住了,這是隨心所欲了,你的人心,你的人慾、貪慾出來了,隨你的人慾、人心,所以這個隨心所欲也不妥當,沒有辦法駕馭,不妥當,所以觀自在是什麼意思?(班員:看看自己還在不在)來!掌聲鼓勵,沒錯,看看自己還在不在,就是這麼真實。觀自在,看看你自己還在不在,你的自己是誰?是你的真人,不是你的假人。所以你的真心、良心、真人還在不在?觀時自己在,後生可畏,你們看一看,這不是根基緣分使然嗎?難道後天的學習、資歷、年資就這麼重要嗎?我是老前賢,我的資歷、年資比你老,所以修道要顛覆自己舊有的思維,純粹拿著一顆佛心、菩提心來看待每一個眾生、每一個佛子。觀時自己在,觀時自己在是不是觀自在?觀自在,觀時自己在,你在反省、檢討,你在下功夫的時候,你的自己有沒有在?這就是觀自在的功夫。你常常要關照你自己,你常常在修練自己的時候你在不在?不是形式上,不是動作上,你自己真心在不在。所以觀自在就這麼簡單,看看自己在不在,沒有錯,所以徒兒說得好,也要做得到。要有志氣、志向,說得出來也要做得到,常常看看自己在不在。觀時自己在,你看本來那麼深奧的,一句佛經上的話,就這麼給大家破解了,一點即通,領悟上簡不簡單?(簡單)但是實行的功夫呢?(不簡單)為什麼常常抱守三寶?為什麼心法常常用,常常念佛?就是要守住、牢栓自己的心猿意馬。你的心就像馬一樣,你的意念、念頭就像猴子一樣,這麼樣的難以捉摸,這麼樣的難以揣測。抓不到、想不到,自己對照自己的功夫。所以觀自在菩薩,常常看看自己在不在,不要說人也說成習慣,罵人也罵得很順口,那個自己也不曉得飛到哪裡去了。責備人,就沒有讚賞人的時候;非常的真心、全心的讚賞。往往都是責備人的時候,非常全心、用力的責備。這個就不是修道了。修道講求慈悲:仁愛、忠恕,所以修道一定要學有一點東西。聽的道理那麼多,也要有一些實際的功夫才是。當老師每一次在叫徒兒們的時候,就是你自己在徬徨的時候,你自己在蠢蠢欲動的時候,記得老師的聲音。
◎ 徒兒們看的清楚這什麼字?「躬」是這麼寫的嗎?(反過來)。反過來所以叫做反躬自省。知不知道什麼叫做「反躬自省」?(從內心裡面去求),求什麼?(求自己的佛性出來)怎麼樣去求自己的佛性、還有方法?可有方法求自已內在佛性出來?用謙卑的心、改掉自己的毛病,佛性就出來,時時檢討,佛性就出來;時時觀照自己佛性就出來。(明心見性)怎樣的明心見性?(所有不好的全都改掉,該放的放、該捨的捨,才會有得)。該放的要放,該捨的要捨才會有得—說給旁邊的聽;該放的放、該捨的捨—說給後面的聽,才會有所得。可是怎麼如此艱難?所以徒兒你說的這個方法,困難度頗高,不是新生做不到,這些老生、舊生都未必有放的放、該捨的捨。所以老師說:「拿的起、放不下」。迴光返照自己,反過來看看自己,事情發生、情境的產生,反過來看看自己。所有因緣的產生、所有的景象畫面的產生,反過來看看自己叫「反躬自省」,這就是修道的功夫,修道的內斂功夫。某種程度的可以做到。我今天考試考壞了,我反省反省下次避免,我下次就知道不能夠偷懶,這就達到了反躬自省的功夫。今天我錯了,眾人撻伐、指責你,但是你不見得可以反躬自省,因為你不以為是自己的錯誤,你就沒有做到反躬自省。在公司、在同事、在同儕之間很容易發生的情況,不認為自己有錯。所以你沒有做到反躬自省,這個反躬自省在你身上就沒有作用。
◎ 所以老師才說做得到是某種程度而已,不是全部的。今天修道人是全然性的,要純粹、全部的,就得做到「反躬自省」。「反躬自省」不代表承認自己就是錯啊!而是更有智慧的去看待、去圓滿、去因應,你可以做到反躬自省,不代表你自己就是弱者,不代表你是戰敗、你就是弱者,而是更有智慧,以更寬闊心胸、眼光來看待事情,來圓滿它、來了解、結束它,這就是反躬自省的妙用。第一步,處理事情的第一步的妙用,處理自己的內在、處理外在的事物,第一步,反躬自省。這就是內收不是外放,這就是內收。所以反躬自省,送給徒兒們。
◎ 「 牽引 」會不會唱(會)來唱唱看,來,牽引牽到哪邊去啊?(牽到老師身邊)老師沒有固定的處所,會唱的就大家一起。來!你我相聚並非是平凡,因緣不簡單,說明每個人佛緣都深厚,有這個根基啊!要開三天的法會,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完成它的,說要參與其中,也不是每一個人場場都遇得到。每一場法會都遇得到。所以老師是希望你們把握、珍惜,去愛惜道場,珍惜自己的因緣,把握人與人之間的緣份,左右鄰居會變成同學,這也不是憑空而來的啊!完全真的是因緣使然,好好珍惜。結交朋友,倒不如結交善知識,人世間不可能自己獨自生活的,總是要結交朋友,是群居的啊!與其這樣你倒不如睜開你的眼睛,結交好的善知識,這樣對你的身心靈才有幫助。結交善知識。徒兒們有重重心事,千愁萬緒,全部攪在一團。做人這麼苦,既然知道苦頭,既然嘗到苦頭,就要自己趕快找到一條解脫的道路。自己解放、自己鬆綁。所以心事重重,每個人都有心事,剛剛說了!每個人都有凡塵俗事。但是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想,我們是何其何等的幸運和幸福。
◎ 您今天還安坐在這裡,您今天還舒舒服服的,張著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來看、來聆聽。不要忘記,有多少的眾生還不如你們,還不能像你們這麼的舒適、這麼的幸福。能夠享受這種天人般的快樂。天堂、天倫之樂。所以比上不足,比下絕對有餘。所以不要再認為自己的不幸、自己的困頓,要懂得培養智慧,理性智慧的想法,看待自己的人生,看待自己的生活,你絕對幸福、快樂,天天都是好天。所以不要想有心事嗎?有,好可憐喔!老師救救我吧!老師指我一條明路吧!開始求啊、求佛了。老師只能跟徒兒們說啊,你認為自己的不幸。別人比你更不幸。你認為你的遭遇坎坷,別人比你們活得更辛苦。以老師的佛眼來看,看透世間的眾生都在苦難當中,當痛苦來臨、煩腦糾纏的時候,都是一樣苦海。但是怎麼樣跳脫出來?也得靠自己爬出來解脫出來。
◎ 仙佛示現讓你學習放下、讓你學習瀟灑、讓你學習看待,平心看待一切,讓你學習到慈悲心的一切,去看待人事物。不是求仙佛解決、求仙佛來解脫、來解放你。誰?要靠自己,自己要靠自己來解放,自己要靠自己來爭氣,爭一口氣成佛,成佛靠自己,修行靠自己,雖然老師諸天仙佛也做背後的支持,給你們支持,但是自己要有骨氣靠自己。以自己的智慧,以自己的人生歷練,靠自己。要不諸天仙佛看到苦難眾生,何嘗不痛心,也是不捨。
◎ 說到了因緣、障礙,莫可奈何,也是得讓它隨順發生。「佛力」再怎麼大,怎麼高深,也難敵「業力」,更是不敵「愿力」。每個人心裡發出來的能量,你的愿力為眾生,為天下眾生的愿力,而不是為自己好的愿力。這個愿力就有大小了!所以一定要靠自己心的能量,善心的能量,才能為自己一層一層解套、剝掉,把裡面最精華的佛性露出來,做什麼事都完美,做什麼事都無礙。當事情不是這樣的時候,那就要反躬自省了!我的心在哪裡?我的動機為何?要這樣子想,要不然做越多錯越多,會更耽誤自己。
◎ 所以修道第一步功夫,懂得往自己身上檢討,某種程度而已,某種程度做得到。但是沒關係,一一勉勵自己,總是有希望。三天時間太容易過去了,道理給你們聽了,也讓你們感受仙佛臨壇,大家結了這麼一段緣,或許大家心裡面沒有任何的漣漪,那也無妨!各自都在了自己的緣,都是在了因緣!師徒一場緣份,人家說師徒如父子,你們有沒有拜師,拜什麼師(濟公活佛老師)說得那麼親?心裡到底有沒有濟公,老師不是在跟你討情份,如果當真有師的話,老師希望你們學習濟公的精神就夠了!老師一心一意為天底下的眾生,一心一意為了 上天老 的天意做得到嗎?(可以)老師期許你們做得出來,期許你們有這樣的理想抱負,跟老師站在同一個陣線上。
◎ 生活在這種幸福的年代,不知道天災人禍的可怕,眼睛看了,但是能夠激起的效應,延伸出來的感受,其實是不夠深刻不夠強烈的。如果夠深刻、強烈,修辦道對你來說就是義不容辭的事了!就是馬上當下該去做的事!還是願意過著凡夫俗子的生活,但是…還是願意過著庸庸碌碌的生活?那就表示沒有感受、同體大悲,沒有感受…,所以你不覺得把修道辦道放在第一要件,對你的人生當中是重要的功課?再怎麼樣我也要修道,再怎麼樣困難,我也要極力爭取,極力覺醒。心沒有發出來,沒有感受到那個迫切,就沒有動力。老師早早來你們晚晚到(這樣我們很對不起老師)對不起又能如何?常常都在說對不起,常常都在懺悔,結果呢?故態復萌,修辦道的過程中常常總是故態復萌。天人難相聚,這句話倒說的實在。其實這一場徒兒們不願意進來,日後你又有個什麼三長兩短,老師還是得不離不棄,去看照你、管你,只是你不知道罷了!所以,仙佛的心不在意人的眼光、人的祈許,這種得失早已不在意了、放下了,人相、我相早已放下了。所以,有福氣的人、有根基的人,他自然得到他曉得的,他們可以享受他如沐春風的法語滋潤。即使身為仙佛也強求不來的,因為腳長在你的身上,耳朵也長在你身上,你願不願意接受、你願不顧意去承受?都是個人的。仙佛絕對不再勉強你,仙佛絕對不會自我吹噓。你不來聽這是沒有根基、沒緣份。從來不勉強,才說這個要爭氣,修道這個要成就;每一個仙佛都是自我成就的。肯定是自我成就的,但這個一路上過程,也肯定有仙伴相隨相伴,因為你的心是跟佛心一樣的,肯定仙佛相伴相隨。就怕你人心人意太滿了,你沒有辦法感受到,你還真的以為你這麼厲害、你這麼行。
◎ 三曹大事不是開玩笑的,不是小事一樁。所以再再反躬自省,再再自我警剔。老師為了讓大家能夠發心、願意來修道,走上修道、辦道這條路,現在打親情的攻勢。讓你們可憐可憐濟公,多體恤一下上天仙佛的心,那種期盼、那種渴望。但是不要忘了,大道無情,「情」接下來就是「理」,接來下就是「法」。「動之以情」,感動到了、感受到了,上天的迫切,老師的渴望祈許,你們趕快去做。「情」就可以激勵你們。但是,如果這個又消退了,就「導之以理」了,要趕快輸入真理、理念,趕快拉住你們。「理」要常常知道真理在哪裡,修辦道做人要合乎道理,要合乎真理、公心。「理」又還講不聽怎麼辦?「繩之以法」、依法嚴辦。
◎ 所以大道無情,惟德是輔。你有修,你有道德做輔佐準沒錯。所以「情 」說沒有用、「理」講不聽,那就來「法」了。天理昭昭,上天無私,那就已經走到你做什麼,自己得承受什麼。所以不是人間律法才來講情、理、法,天理也一樣,天道好還、天道也如此「情、理、法」,法也是種佛規,佛規遵循也不會讓你為惡做歹,不會讓你誤入歧途,但是要用「法」來束縛,畢竟不怎麼逍遙、不怎麼自在快活。你想要逍遙自在快活,前題之下你自己修好來、你自己修得光亮來,你永遠可以自在逍遙快活,如果還沒有,你就趕快刻苦自勵,遵循著依法照辦、依理來行,只有這樣。方法很多,以前古代的聖人曾子的母親咬手指頭,誰就感應到?(曾子)知道這個典故。所以這叫心電感應,心靈相通。你們有沒有經驗?這麼靈,曾子的孝心一片純然,跟母子心守心,心靈相攜。那老師也希望,徒兒們的心,一片丹心,一片真誠的心,老師也才可以感應你們的心。老師不希望,徒兒們你們變太多,這個變太多的意思就是灰塵。本來是乾乾淨淨的一面鏡子,本來是乾乾淨淨的東西,上面的灰塵太厚,它就不是鏡子,它就不是東西。所以你們不要變太多阿,沒辦法感應,沒有辦法認出你來,這就走到「法」的階段。不要認為仙佛老師沒血沒淚沒情沒義,我有苦難都不曉得,為什麼不來救救我?想想自己是你變太多,老師會認不出來,老師感應不到,感受不到。
◎ 老師不求富貴名利、發大錢財,老師只希望徒兒們能夠發心向道,修辦道永遠換你的一生,好好的走這條路。徒兒們!大家都是兄弟姊妹,看到兄弟姊妹在沉淪時候,是不是要扶一把提醒一聲?有這個義務,這個時候體認到,義不容辭,你發現到感受到別人在難過,時可以給一個安慰拉一把。在修辦道也是如此,不要冷眼旁觀,所以坐在你旁邊的人打瞌睡,提醒一下。培養你自己那份仗義之心,從小地方開始懂,不是做大事時才拿出仗義行俠,正直的心由小地方培養這勇氣、培養這道德,所以精神不濟給人家扶一下、提醒一下。這樣是很好,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有道理,都是有學問的,從小地方做起,從小地方培養起。培養浩然正氣,不管走在路上,不管在那裡,人生旅途漫漫長路,你得面對現實。但是修辦道,義不容辭不會跟你生活有抵觸,老師說過老師不在意富貴名利,徒兒會說:「老師你又不是人,當然不用在意富貴名利,可是徒兒還是眾生,徒兒還在紅麈當中,還會在意富貴名利榮華富貴」。徒兒得這麼沒有智慧,想這麼地求助老師也沒有辨法,老師也不能勉強改變你的思維,這就是你執著。老師千言萬語,講了那麼多,希望徒兒能對道有耐心、有信心,發出自己的心!發出力量,而且這條路都有濟公在,不用擔心絕對有濟公在。
◎ 好不好(好),好啊,時間很緊急,若佔用到時間老師深感抱歉,老師常常在慈悲徒兒,可是徒兒們也沒感覺,老師又能如何?現在上天給予你的考驗,記住了!有要什麼就給你什麼,你想什麼有什麼,合不合情、合不合理,你想什麼老師給你什麼,你想要什麼上天給你什麼。你要有勢力給你勢力,要有權利給你權利,要有人給你人,當心啊上天的考驗現其中。一時得勢不代表永遠得勢,身邊的一切如此難長存。
◎ 要糖果?看!前賢輩幫你們造福利,那一天你們也幫忙前賢造福利。說到要做到,不要前賢百般鼓吹你來,這就沒情沒義了。要怎麼要發這個糖果,看到糖果就喜滋滋的、笑口常開,老師剛剛講的一羅筐,每個人都垮下臉來,糖果的作用就是滋潤、緩頰一下,你們氣氛緊繃。(一顆小小糖果有什麼了不起?這個糖果是在供桌供奉,有佛力的加庇,接過老師的手再發給你們有佛力的加庇,所以不是吃起來甜滋滋,你吃下去以後神丹妙藥,有病治病沒病加智慧,沒病加智慧。)有病,區區一顆糖果你就要治病?(前提你要記住哦!你要有一顆摯誠的心,你半信半疑,沒有至誠的心,這顆糖果就像一般糖果,摯誠的心很重要,至誠之後才有信心,信心才能生力量。所以先肯定)。(各位前賢你們想自已吃?還是要給家人吃?)(家人)不要只想到自已哦。來唱歌送老師,唱什麼歌?會唱什麼歌(牽引),老師要師徒歌(冬戀),不要忘記,老師永遠對你們很疼惜,雖然時不我予,仙佛佛法無邊但是還是礙於因緣,徒兒們要各自了結,圓滿自已的修道過程,(謝謝老師慈悲),好好加油啊!趕快修辦,把握修行路,不要忘了。
◎ 徒兒們,不要忘記老師永遠在屏山等著你,老師不是在演戲,老師不是在哭給你們看!自古以來,男兒有淚不輕彈,一剎那下來,老師太心疼了,心疼你們在人海中的痛苦,在修辦中的難題。但是唯有靠自己去突破,老師更有信心助你們一把,你們自己要爭氣,老師的動力才更理直氣壯,不要讓仙佛、冤親債主說:「濟公活佛總是偏心。」每個人的無常冤欠來的太兇啦,時間真的太緊迫啦!老師真的希望徒兒們趕快發心,發出浩然正氣,乖乖的修辦道,要乖乖的知道嗎?不要亂作,成為道場的麻煩。老師的事情已經太多了,體恤老師。徒兒們,跟老師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