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二四年十一月十六日歲次甲辰十月十六日
                    仙佛借竅訓
   福德智慧兩足修
   苦情煩惱中解脫
   圓滿菩提覺悟佛
   惜緣隨緣 緣起緣落
   度己度人 慈悲般若
   自覺覺他 即心即佛    
   吾乃
  八仙藍采和 奉  
命 來至佛樓 進門參叩
皇座 再問賢士們可安否
   道義鐡肩擔起眾使命
   時空寄情白陽穿越一場重逢
   我們身為前鋒
   一群天使道法經綸
   趁著秋末行深
   這一生的善與仁
   就算前行會跋山涉水
   一路澎湃同舟共 風雨不停
   誰能明修借鏡
   所有的傷心和煩惱處處春
   崇善法效君子的言行更上一層
   不知不覺愿立壯志我胸
   我們證明了自己 震撼了星辰
   盡在道中 無聲勝有聲
   這一刻我只不捨流淚
   一起揮手 一起說再見
   互勉勵珍重
           調寄:別知己
 觀眾生皆有佛性一指直超歸無極
 此時修辦莫猶豫行功立德好時機
 三覺圓滿即自覺覺他覺行契真一
 佛有佛規自戒律俯拾即是生活裡
 坦然自若才爾殊脫穎真心相提攜
 刁難百般學苦樂解圓方即合天理
 大慈大悲提修覺中悟佛佛傳本體
 惺惺相惜滿足情惱菩提慈顯威儀
   
           

西元二○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歲次甲辰十月十七日
                    仙佛借竅訓
   一要貪瞋痴毒消
   二要心平氣和好
   三要真理細推敲
   四要反躬身心調
   五要災劫誠祈禱
   六要責任一肩挑
   七要使命志向高
   八要慈悲施法寶
   九要凡情不動搖
   十要渡眾大愿了
   倘若你有藥十味 真修道快樂無煩惱
         調寄:十味藥
   吾乃
  爾師濟公 奉  
命 來至奉天宮 進門參叩
皇容 再問徒兒們高興不高興
   同風一道耀門楣 天人呈獻瑞
   具足矣圓滿真道
   誠守內外仰無愧 珍惜愿未兌
   渡世間鞠躬盡瘁
   正是立修偉業 精忠沖日月
   秋風烈落花謝 時寶貴燃眉
   獨醒醍醐不醉 最難承受打擊悔
   道真髓一飲喜悅 隻身走過修辦的歲月
   一室光明照亮暗黑夜 刻骨銘心回首傷心淚
   年華數十不過一輪迴 名滿天下的英雄豪傑
   精神魂魄在 永不寂滅 這大愛唯知音了解
   奉天承運遍世界 濟世路煌輝
   寫不完披星戴月 餐風露宿苦滋味
   感恩人自覺心嚮 乘愿相隨
         調寄:一笑江湖
 廣結良緣無兩意煩憂眾人苦海離
 言出法隨福禍依進退有度禮學習
 一人一緣弘德毅智慧知己創奇蹟
 三期末後緣相遇審時度勢善啟迪
 道劫並降風雲起緣落塵網身心疲
 天助自助盡心力依愿而行加追及
 恩報天恩承志繼幾番磨煉藏珠璣


   訓中訓:「佛心」
   福德智慧兩足修
   苦情煩惱中解脫
   圓滿菩提覺悟佛
   惜緣隨緣 緣起緣落
   度己度人 慈悲般若
   自覺覺他 即心即佛        

    佛心


    八仙藍采和大仙慈悲白話訓摘錄(11月16日)

    ◎賢士們,大家好!有平心靜氣?心有沒有靜一靜?修行,修道、修心,心是很重要?你的心不是善就是惡,你是心善多,還是心惡多?人心是七十二變,時時刻刻都在變,你一下念頭是好的,一下念頭是不好的,你能夠抓住你的心嗎?你自己都很難去抓住它,為什麼?心猿意馬跑來跑去,等你想到時,心已經起了多少念頭?心非常重要,修道修心,可是人往往明明知道要心想好的,可是卻無法去守住自己的心,時時刻刻都是往往明明知道要心想好的,可是卻無法去守住自己的心,時時刻刻都是住壞的方面去想。雖然說要「存好心」、「說好話」,可是我們的心就是沒辦法。你只要停止不要去想壞的,你把它轉個念,想好的就好了,可是你想壞的時,就會一直想壞的,你把它轉個念,想好的就好了,可是你想壞的時,就會一直想壞的,但你想好的時,心就會一直往好的方面去想。心是常常很掙扎,明明我就是想好的,不要讓自己很痛苦,可是有時候負面情緒太多了,會造成心中的恐懼與不安,讓心裡面非常的痛苦,人就是沒有辦法克制自己的內心。
    ◎「修行」,每個人的資源、學習都一樣,可是慢慢的大家成就不一樣。為什麼會成就不一樣,差別在哪裡?這個是要功夫的。修行首重就是「功夫」,你沒有下功夫,你要克制自己的念頭,容不容易?當你心裡很痛苦、你想要往好的方面去想的時候,容易嗎?功夫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去下功夫,你所有遇到的打擊,以及所有的批評,生活中的困境,都是一再的磨練你,讓你能夠好好地一層一層再進一層,功夫不是一日可成就的,是累積的。修行就是累積功夫,你有沒有用功夫,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就看出來了,成就的分別就在這裡了,深度、廣度就在這裡看出來了。一個人有沒有深度,就是看他有沒有涵養。涵養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要說這沒什麼,其實這個功夫是不容易做的,是靠你一點一滴去累積、學習,從經驗中吸取教訓而成長。
    ◎人生短暫!與其你痛苦糾結,何不如想一想該如何去「行仁」、「行善」,而我們也不光只是獨善其身而已,我們今天要兼善天下,在修行當中,我們不只修煉自己還要度化眾生。請問你還有時間去糾結、掙扎、痛苦、不安、不平嗎?
    ◎有緣才能相逢,無緣對面不相識,說明我們都是累世以來,有結過這個善緣。眾生皆是我們的善緣,不要把它結成惡緣,其實有惡緣,我們也要把它翻轉變成善緣。天道逆行,我們修行是逆著來的,不是順著來的,唯有迎風而上,你才能抬頭挺胸更上一層。
    ◎修行懂得感恩,我們處處感恩,感恩的人不會怨天尤人,感恩的人知進取,感恩的人心胸寬大。我們時時刻刻的感恩,要知道修行不是只是一個人而已,我們想想自己身負的責任,身擔的千千萬萬眾生,自己是多麼的責任重大更要積極,而不是自我放棄與消極。
    ◎我們都喜歡跟別人比,可是人比人氣死人,跟別人比,討不到好,跟別人比很痛苦。為什麼自己這麼的不好呢?處處比不過別人,變得會自艾自憐,都是不好的。其實,我們要跟仙佛比,我們跟仙佛比,我們才會進步,才會力爭上游、才會效法仙佛、學習仙佛的精神。跟仙佛比才會進步,你跟人比只會退步,因為你有比較的心,你有比較就會「爭」。
    ◎我們要學會「推功攬過」,如果爭功就會起厭惡之心,人若爭功就會互相埋怨。所以,要懂得把「功」推給別人、把「過」自己承擔。即使這個「過」不是你的,但是你勇於承擔,這就是你的德行、包容,這樣子也會讓你自己很快樂、很喜悅,你的修道充滿快樂。能夠推功也會說好話,能夠說好話,才能與人和睦。
    ◎什麼叫做「人心」呢?就是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對我不好,我就對你不好,是這樣嗎?你們是「人心」,還是「天心」呢?如果常用「天心」,就是自己做主。「人心」是別人做主,因為別人對不好,你就對他好,別人對你不好,你就對他不好,那這是誰作主呢?(別人),可以自己做主,時時的存著「天心」。
    ◎其實,修行是每天每天地進步,每天每天都在下功夫,而不是每天每天都在玩樂、都在享受,每天每天都在負氣。對自己好一點,愛自己一點,對自己好、愛自己,你所看到的、想到的就是你自己。如果你又去看別人呢?變成有對待。有對待,你就會不服、不平,你心中就會懊惱。如果你愛自己,你只看自己,看自己今天是不是做了好事?說了好話?我今天做了什麼?說了什麼?這是不是幫助自己、愛自己呢?每天要反省自己,看自己,不要看別人,你看自己,你才會進步。如果你看別人,今天做了什麼不好的?誰怎麼樣?你心中都存著垃圾,這樣對自己不好。你要看自己,我今天做了什麼?說了什麼?有沒有違背自己的天理良心,我今天有沒有合乎道理呢?你有理才能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你要想的、考慮的都是自己,不是去看別人。你如果能夠看別人的優點,讓你參考,讓你能見賢思齊,那就是一種學習。
    ◎天天用功,天天加油。自己對自己加油、給自己期許,好好修好自己最重要。別人好不好,跟你沒關係!別人成就,那是別人的成就,不是你的成就。看自己的,不要一直看別人。修行,其實也就是時間地堆砌,不是說我今天修,明天就不修了,其實是要天天地修,天天地下功夫。一天有一天的進步,「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功上加功,功自得」。以此來跟賢士們勉勵勉勵,也跟賢士們說聲再會,希望有緣再來相逢。因為時間真的不多,簡單的幾句話,勉勵賢士們,希望你們好好的加油!咱們就在此說再見啦!

    濟公老師慈悲白話訓摘錄(11月17日)

    ◎徒兒,大家好!看到徒兒們大家臉上都還是充滿了喜悅,這喜從何來?(看到老師)看到為師,就能夠讓你們充滿喜悅啊!怎麼不說是因為多年來修辦,一個成就得以彰顯,令你們充滿了喜悅、信心呢?
    ◎今天,我們師徒歡聚一堂,大家都很高興,來自各個不同的地方,更令我們高興。修辦道數十年,走過多少的歲月、心酸與苦樂,但是依然屹立不搖沒有被擊倒,我們對道的一個真誠、信心、奉獻與犧牲,都是我們多年以來的深根播種,成全付出,耐心、愛心,才能成全一大票的後學,這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們有一個優秀的團隊,我們給自己鼓勵一下!但是,我們不要得意忘形,我們要把這個歡喜變成在往後的路,再走下去的一個力量。不管往後如何的困難,或是有種種的不如意,都要想想今天。這樣,是不是就有勇氣與力量呢?
    ◎修辦路是一步接著一步,千萬不要半途而廢,也不要退縮不前,因為你今天的這一步,就是你下一步的力量,我們不要原地踏步,或者在原地滯留太久。修辦不要說:「我要休息一下!」休息太久,只會讓自己的信心動搖、讓自己更退卻,更懷疑自己,修辦路只有往前走,不要再往後看,往前走你才能夠去面對。如果你一直往後看,你會看到不好的、看到你的困難,就會使你的心不堅定。
    ◎你們真的覺得有考驗嗎?你覺得不如意、不順心是誰考驗你?你拿什麼來考驗你自己?有這麼笨的人,要拿考驗來考驗自己嗎?
    ◎我們要渡化眾生,我們想想自己心堅定了嗎?今天你的愿立清楚了嗎?你今天知道你為什麼渡化眾生?對「道」,你真的明白嗎?你如果明白你今天為什麼要渡化眾生,明白你是在做什麼事情,那你有什麼好考慮的?你要行了愿、濟世渡人,了罪了業,有很多的目標讓你去做。你看到眾生皆在苦海中,你發心、有慈悲心,你看不得眾生苦,你有這個愿力,想要渡化眾生,你清楚這些,那為什麼你的心會動搖?如果你真的有想要渡化眾生的那一個心,還有什麼可以去動搖你、讓你的心退卻?
    ◎是不是自己不明白「渡化眾生」的意義?我們都明白人生只有幾十年的歲月,人走到最後,都沒有辦法去跳過這一關,一定會死。為什麼你還是看不破、看不開?是不是你還是沒有辦法去了解,你這個修辦的歲月其實是多少年而已。其實,你的修辦歲月並不長,可是你又還沒有把握住這一段歲月。這一段歲月這麼短,你還在凡情當中,跟別人拉拉扯扯、牽牽纏纏,還在跟別人生氣、發生不如意,你還要來折磨自己。其實,修辦的歲月你自己算一算,你現在多少歲,你還有多少歲可以活?比如說你還有三十年,你難道就時時刻刻都在修辦嗎?雖然,我們二六時中都在修煉,可是你能行功了愿的機會有多少時間可以了愿、行功?你有把握住每一個行功的機會嗎?
    ◎你有二六時中,時時刻刻都在修煉自己嗎?等一下被這個事情煩,等一下別人的一句話,讓你好傷心、好難過,不能停止你的傷心、委屈、難過。你要傷心、委屈、難過多久,才能夠罷休呢?請問一下你自己,這不是傻嗎?不如好好善用你的時間、好好去修養自己的內心、涵養自己的德行,好好行功了愿。
    ◎我們修行,「改毛病,去脾氣」。我們不要一直增加,我們要不斷的減少你的毛病、脾氣,可是我們修行沒有減少,反而一直在增加!你要把脾氣減少,還有你的忌妒心減少。還有,我們都有毛病、脾氣,自己說說看,瞋恨心有嗎?有沒有減少?
    ◎我們的訓中訓是「佛心」,你們所體悟的「佛心」是什麼?(慈悲心)大慈大悲就是佛心,現在有沒有在你們身上?還是,你現在的心不是佛心,是人心呢?是心是佛,是心做佛,佛在心中做,佛呢?是心在做佛,因為我們落入了這個凡間就是心,我們心存著一個天理良心,一個佛心。恢復我們本來的天理良心,就是我們的自性佛,佛由心做。
    ◎修道修心,煉了我們的這個心,要怎麼煉呢?在生活當中去煉不要說遇到一點點小事,你就覺得很苦惱,覺得不如意,你就痛苦萬分。其實,佛是種種地磨練、鍛鍊、成就的、去歷練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就是在成就你做佛。
    ◎道在生活中,生活裡處處都是佛,人人皆是佛。因為人人都是佛,都很慈悲,都是要來成就我們成佛。我們不要想說,講道只是在上面講而已,其實日常生活中都是道,都是你在學習。我們不只是渡化成全人,不只是在上面講道而已。你在生活當中,把道行出來,把佛的精神行出來,大家也都是在生活當中去看、去學。
    ◎生活當中的成全,跟你在上面講道是一樣的。生活當中,每個人都是在看你做什麼?都是在跟你學習。如果說你做得不好,人家會覺得:「哎呀!你說你在修行」,有沒有聽人家說過那個修行人怎樣,有把它做好嗎?就是你沒有去做好的,你認識佛心嗎?既然認識它,為什麼你還會有種種的煩惱、妄想、情緒、不安呢?
    ◎生活是一個很好的導師,都是在教導我們在學習「道」,不要說在生活當中,有什麼呢?就感覺到自己好像一生都很不如意,一生都沒有美果你不要慾望太多,不要太追逐、太享受,就會更好了。你享受,你就要受。所以,為什麼說我們病從口入,你吃得太豐富了,你會不會生病?你太享受了,都是造成自己的病痛。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修行、去成全人,這是一門功課,看你怎麼做。而且言行舉止,我們都是要時時刻刻注意反省,因為每個人都在看著你,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我們更要謹慎。如果是你說錯話了,也會影響別人,當然,人都還是在修行、在學習,不可能沒有犯錯。但是,我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聞善則拜」,聽到好的,我們就要學習,不好的,就是要趕快反省自己,看有沒有犯了這樣的過錯。
    ◎十年、十年又十年,再十年,十年就看出一個階段,十年也是一個分層,所以,我們就以十年來看,我們是否在修辦的一個過程當中,我們是否有一個完整的呈現,是我們內外都有展現出我們「道的尊貴」,而且我們期待再十年,我們的道務宏觀、遠望,是會越來越好,希望是我們團隊的一個精神,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學習。
    ◎眾人的力量,人多是非常地喜悅的。看到這麼多人,我們就生出一股敬畏、莊嚴的心,而且是更加的有信心,我們十年就要有所成就。修行修辦的功夫,我們要把它呈現出來給大家看,而且是互想鼓勵學習,你看別人的一個成就,你也會默默地去加油、再努力,迎頭趕上去追上別人的腳步。
    ◎我們新班員要好好的努力,對道還不了解關係,我們常來佛堂學習,相信你走這一條路,是不會錯的。「道真、理真、天命真」你說「道」騙人嗎?你看有這麼多人會被騙嗎?不會!只要你在修辦中,你來佛堂學習,來佛堂幫辦,慢慢地你就能夠融入,慢慢地你就能夠體會前賢們為什麼這麼數十年如一日地犧牲奉獻。為什麼他們能夠做到?你來佛堂看、學習,你就能夠看出來了、去體會了,這個就是值得你效法、學習的。為什麼他們肯這樣做呢?又沒有什麼,沒有薪水,沒有得到什麼,可是他們卻願意這樣地付出,願意這樣地去成全眾生、栽培你們呢?你們一定有這個問號。沒關係!來佛堂學習、來佛堂看,就會看到你們所需要的,你們所想看到的。
    ◎我們來舉杯祝福慶賀恭喜大家,修辦數十年,能夠有如此的成就,是值得賀喜的。先恭喜你們!展望未來、珍惜今日,明日以後各奔東西,我們大家互相珍重,祝福,祝大家鵬程萬里,身體健康,聖凡如意。舉杯,祝福大家,好!乾杯。
    ◎時間也不早了,為師也該走了,不要浪費、不耽誤你們時間,你們還有很多課要聽,希望在此祝福徒兒們,大家往後未來的修道,越來越平坦、順利。那唱唱歌送送為師我,今天難得我們師徒歡聚一堂,雖然捨不得分離,該走的時候,還是要走。好好加油!追上前賢的腳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你有做,自修自得,功德就是你的,行功立德不落別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