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0一三年八月十日歲次癸已七月初四日 發一奉天泰國清邁
                慧仁佛堂法會 仙佛借竅訓
   善男信女聚一堂 歡歡喜喜研道章
   是文是武當自詳 人人是佛莫迷茫

   虛度了人生光陰 花費了欲望精神
   悟生命大志快伸 從容地奔向瑤村
   你我他 一家人們 心手牽開展鵬程
   清澈覺理根 生死超苦輪
   自勉勵良機惜珍 不再錯美景佳辰
   高聲唱凱旋歌音 盼相聚屏山夢深
            調寄:千言萬語
   吾乃
  濟公活佛 奉
旨 降到佛宸 隱身
駕早參叩 再問徒兒可安心
   輪迴難逃脫 五行數窮落
   顛沛流離何聚首 師牽徒的手
   報天恩師德 飲水思源頭
   慷慨人生佈施捨 換來福慧修
   智深厚 慧融透 天地正位道德走
   修心了命釋疑惑 砥柱挺中流
            調寄:小城故事


   檢討自己身心性 覺悟了然反省否
   檢討言語莊嚴定 駡人囂叫挑剔否
   檢討行動肅穆定 凌亂懶散驕慢否
   檢討性格安穩重 輕佻好逸誤人否
   檢討習慣漸變隨 思緒複雜埋怨否
   檢討命運沈浮墜 罪惡功德分判否
   檢討心念第一要 紛飛隱恨匿惡否
   止惡修善第二要 自私貪瞋排斥否
   迴向善念第三要 祈禱苦難消惡修
   常說善語第四要 互相讚美信心優
   常以善行勸導眾 彼此鼓勵不害羞
   常以行動做榜樣 影響他人佔鰲頭
   良好習慣奠基礎 美德內化效聖儔
   轉識成智明體用 改變命運無難受
   笑口常開學彌勒 與師共修辦九洲

    濟公活佛慈悲白話訓摘錄
    ◎ 徒兒們,精神好不好?你們是誰?(小濟公)。你們的行為像不像濟公?今天開始學修行,他日必可登道成。你們的心在哪裡?你們要站,還是要坐、要跑?(老師站,我們就站。)那老師不修,你們就不修嗎?說出自己心中的意願,就講心中最想講的那句話,做最真實的你,修最真實的道。
    ◎ 你們的心,要不要給老師?徒兒們的心,如果掉了怎麼辦?都是講師們去幫你們去撿心,孟子說一句:「求其放心」。把心放了出去,懂不懂找回來?你們的心在哪?九天雲霄之外?「道」在哪裡?(道在心)那心在哪裡?(心在悟)哪個物?不是了悟、覺悟的悟,是動物的物、物品的物?
    ◎ 現在你們所過的日子,是不是「動物機制」?餓了吃飯,睏了睡覺,累了去玩,高興夠了就回家。這是什麼?像不像自己家裡養的小狗小貓,餓了喵喵,給我吃個飯,睏了喵喵,踢牠,還是要睡覺,心情不好,抓牆,挖洞也要往外跑,玩夠了,一身泥巴,就知道路線回來了,因為聞到飯菜香。
    ◎ 我們生命建立在那個觀念?餓了吃飯?睏了睡覺?累了去玩?玩夠了回家?這樣就叫做人生嗎?還是身體在推動你而已,身體在驅動你向前,做身體想做的事,你本身的靈魂和覺悟並沒有起床,他還在昏睡之中。靈性沒有當家,情緒沒有主宰,時間久了就變成「戀物狂」。有錢了,我就想買電視、買車子、建房子,再有錢,我就娶個太太。再有更多錢,我再娶第二個太太,又再有多錢,我就養一屋子的孩子。到最後,有再多錢,就讓孩子們去分,你又會去哪裡呢?到時候就變成辛苦、苦心、苦苦相戀、聞到苦香。
    ◎ 物品放久了,會變成什麼?水果放久了會腐爛;東西放久了會氧化;身體久了會水火風土都風化了,那你會去哪裡啊?你已不是身體本身,你也不是想法本身,你是靈性的本身,你是靈性的存在,你是靈性的原本點。
    ◎ 根本悟,你的靈性要啟發,你的良知要點亮,良知才能夠控制你的欲望,駕馭你的心智,領導你走向光明之道。徒兒們了解老師講的這番話嗎?「動物機制」的生命,創造「戀物狂熾」的想法,「戀物狂熾」的想法,創造風火水土的風化人生,人生有什麼意義呢?若是不覺悟,人生何處去?若是不了然,因緣何時了?徒兒們,自己要好好看清楚。盡性,當能解脫。
    ◎ 什麼叫「盡性」?不斷的看到自己是佛,自己的佛性,盡心盡力的「盡」,我盡心的對待我的父母親,我盡力的去幫助別人,我盡心盡力的去了解眾生的需要,我盡我自己本性的良知良能,到最後一刻,你的本性會自然超升。清者升,濁者降。你的靈性就可以回天了,好像有點深,徒兒們慢慢的想。
    ◎ 人都有很多罪過錯,你們認為自己像佛,還是像魔?欲念一來,心念不穩,言語暴躁、行動粗暴、性格多變、習慣不平衡,造就一生的命運不穩定,工作難找,人脈不好,漸漸信心往下掉,生死難脫超。時間久了,人的思想變負面,情緒難調。時間再久,打駡兒女、虐待公婆,工作就出現更多複雜的問題了。
    ◎ 所以,人的命運靠誰來救?人是依賴的個性,都是靠上天,上天救我、上天理解我,上天引導你,你願意嗎?
    ◎ 現在,祖師鴻慈帶領大家走向一條金線,覺悟之路,就是請你們從自己的命運中去覺悟。不要執著於「心物」,心的怨、恨、惱、怒、煩、貪、嗔、痴都是心物,心物會讓人不穩定,執著、放不下、看不開。結果,責任擔不起,腳步走不穩,人生才錯過了希望。人生要開創希望,反過來要求自己、自律自己、管理自己,不要隨便、潦草。講話大聲,知收斂;行為暴躁,知檢討;個性不穩,知平衡;習慣懶散,知精進。那命運才會好!
    ◎ 是我「想要」,還是我「需要」呢?因為我「想要」,所以追求,所以失望,佛心就失落了。如果,是因為我「需要」,所以努力,我心念便提升了。
    ◎道場是個大家庭,因為眾生需要,所以設立道場。道場是一個偉大的地方,沒有一件物品是屬於個人的,它都是公眾的,都是屬於上天的。來道場就是學習言一份無為的精神。你在家是怎麼樣的一個人,自私自利講求條件,講求私利,我得到我要的,媽媽我才會孝順你;我得到我要的,爸爸才給你一碗飯吃;我要孩子你得聽我的,不然媽媽爸爸就打你。
    ◎你有沒有問過良心,佛性是怎麼去啟發的?佛性是從「孝道」去啟發的,這是最基本的。你在六道輪迴轉的時候,你有一念佛心,哪怕你千萬條罪,就那一點孝心,就可以讓你的佛心發亮,在千萬劫裡面給個機會,你投胎,給個機會你得人身。所以,你有修五戒,才能夠得人身。以前是有修五戒,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酒。你們俱足了佛的種子,俱足了佛的覺悟,你們要提升,不然孝心不夠,難超生,孝行不足,佛難助化。
    ◎今天修道你們的心念太重要了,一念懶散、隨便,就不能夠自我警惕。要做一個有自律的人生,徒兒們做得到嗎?你們可以自律,坐的時候,可以不翹腳,把自已的背挺起來。
    ◎人要改變,才能成佛,為師要求你們改變,你們要求自己頓悟,要精進,才會有智慧。來佛堂,不是追求知識,知識不能夠與智慧相提並論。追求智慧,要從恭敬心做起。你們的恭敬心,二六時 抓得住,要有恭敬心,聽道理才能明白;要有恭敬心,佛的行誼才能學得好。佛規禮節給們叩頭,就是學習佛的行誼。
    ◎第一點,止惡修善是自開佛之知見。徒兒們檢討自已,我的生活止惡了嗎?我不做惡事了嗎?我沒有?我沒有怨恨別人了嗎?不平、不滿、埋怨、驕傲,這都是「惡」。徒兒們,檢討自已的心,是不是沒有「惡」了?有「惡之心」,開不出智慧的花朵;有「惡之心」結不好佛之種。
    ◎古德說:「心平,一切皆平。」來佛堂,學平心靜氣。離開了佛堂,徒兒們是否也一樣平心靜氣呢?「教師駡我,我不怒;老闆要求,我不忿;父母叫我,低頭稱;心中無驕,便是佛」。徒兒們做得到嗎》什麼是「驕」?一遇事情就生氣,一有不快就駡人,這就是驕;驕是愛面子,討厭別人。
    ◎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你有不好的感覺,要快快自我降伏,學佛的基礎在恭敬心,學佛的目的在普渡眾生。一「修心」,二「渡人」。
    ◎相信你們每一位都是萬中挑選的精英。才能來參加三天法會,你們是不是精英?端看你的心。今天在佛堂學習,有沒有用心來學?回家要不要用心?一定要做到喔!
    ◎老師知道你們累,也知道你們苦。可是,修道是超越你內在意識的一條路。老師打個比喻,剛才給吃的蘋果很甜,心中就留下了甜的感覺?人生是酸甜苦辣都有。你現在的心是什麼味道?來佛堂是甜的,那平常做人,也是甜的?酸的?苦的?老師的意思是,你看到什麼,你就會記住什麼,你接觸的感覺什麼,你就會永遠記住什麼。今天修道就是超越這個感覺,不要被自己困在感覺裡面。「我好像很苦」,連這。放得下才走得遠;看得開才擔得起。要看開人生的酸甜苦辣,那不重要,那只是一個記憶而已。電腦有記?「刪除」,一個按鍵就沒有了。
    ◎現在修道,為師給你們兩字,就是「真誠」。每一個當下都「真誠」。我現在感覺很苦,我去洗手間洗把臉,跟自已說「我要真誠的面對自己」「我要做什麼樣的人」「快樂的人!」出去,我還是快樂的人,那個苦就不見了、忘了。
    ◎一個「轉」,可以讓你變化很大,你現在感覺很甜,你一直想好苦,因為你在想,你不斷的在想法裡面轉,這個想法就是一個死路。車可轉,路不會轉,不要在想法裡面轉,在感覺之中跳脫,跳脫這個不需要的東西,我不需要迷失,我不需要阻礙。我放下,我以前是一天才。能放得下這個苦的情緒,以後是半天、一小時、一分鐘、一秒鐘,到最後,連苦都忘記了。我很真誠!他鬧我,我不覺得苦!因為真誠本身就是快樂的。你可不可以每分每秒都真誠?他傷害你,他講的話,都是耳朶外面的一個風。其實,你心不執著,他就不存在,那只眼睛外面的一個東西,他不屬於你,你裡面有更強壯的佛性,有更強壯的你,就能夠放下外面不需要的幻象,這是不需要的苦難、批評、排斥。
    ◎你的命運苦不苦,其實只是因為你的一個想法,你太在乎外界所看到、聽到的。如果你能轉、你真誠,像對點傳師、老師一樣真誠。有一天校長駡我,沒有關係,我忘掉了!現在表現真誠很好。
    ◎你心坦然、豁達,這就是「佛轉命」,而不是「命轉佛」,徒兒們是佛?(是)記住老師給你們的話「止惡修善」。命不好,是因為心有惡的種子,修你的心,你善良。命運不屬於外面,別人給你算命、改運,都不是喔!你不用花很多的錢或物質去買快樂!你要用心去找快樂!
    ◎ 徒兒們,今天回家後第一件事就要行孝,別說,我無母、無父,是孤兒。「行善」與「行孝」一樣重要,因為人世間需要這二股善流去推動,消止二念,提升人格。「人格」非常重要,並非有修道就可以回天,而是有行道,有道心,才可以功圓果滿回天。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二個字,都是在要求自己本身圓滿做起。來佛堂,不求功德,求內心的充德。內心富裕、圓滿嗎?對父母親的關係圓滿嗎?偶爾生氣、打駡,看起來不重要,但是你浪費了一天的時間,讓自己自誤。
    ◎ 一定要要求自己,讓自己不斷的進步,不斷往自己的品格提升。往「改脾氣、去毛病」去提升,回家不再講粗口,打小孩、駡人、驕傲、埋怨,起嗔恨心。用信任,來建立人生的美好;用關懷,來建立家庭的溫暖;用真誠,來建立人際的圓滿;用包容,來平復生命的缺憾。
    ◎ 人生有缺憾,能感恩,即能夠填補;人生有不滿,能知足,即能夠安心;人生有災難,能修道,即能夠消解災難。
    ◎ 徒兒們喜歡自己嗎?(喜歡)很好!有信心,就能成大事。徒兒們能看透自己嗎?徒兒們立志向好嗎?(好)以修道、辦道為第一,道在日常生活,日日修,徒兒們講到做到,那如果老師回天了,你們忘記了,佛堂就是你們的加油站,常回來。家庭是你們的磨練所,常感恩。社會就是你們的智慧地,常培養。別人不好,我要做得好,這才叫真誠,別人沒禮貎,我要有禮貎,這才叫做真誠。
    ◎ 不要怕,修道可以明理,修道不是宗教。「教」可以用來講、可以用文章來表達,可是「道」呢?它未必能感覺得到。講而已、做而已、表面功夫。一個人身上有道,他就會教,一個教,教得好,它內在就有道。今天這個「殊勝因緣」是給大家一個通行證、護照,讓你歸天、融入,讓你一面發心,諸天仙佛來渡化。曾經表陽期、紅陽期就有這個力量,一面修辦,十方的護法神都來渡化,因為你的上司很有面子。我們有掌盤祖師、有領導的師尊、師母,他們是這個時節的校長,你們是這個時節因緣的學生,你們有這個學生證去到哪裡都通,只要你一念發心,叫一聲「請觀音菩薩來幫助我」,你這個「通行證」能夠讓觀音菩薩感應得到來幫你,你的九玄七祖,也可以因為你而沾光,因為你而得到「超生了死」的機會,因為你而得到身心洗滌。
    ◎ 為什麼目犍連當年超脫不了他的母親,這裡面是有原因的,因為釋迦牟尼佛沒有賦予這個命,衪靠自己的念力、愿力、自律力,去處理這件事情。可是今天修道有這個力量,因為,有這麼多代的祖師保證你是一個大好人,讓十方諸佛來渡化你、幫助你,讓你超生了死。
    ◎ 我們不是來信宗教,信宗教無法改變你的內在。我們是來修道,修道才能由內而外的改變。所以,老師點了好幾個負面的東西,讓你們自己去看,內在隱藏太多負面的想法,創造「負面的時代」,創造「負面的人類」,也創造了「負面的災難」。所以,現在我們要轉換整個大宇宙的劫難,化戾為祥,讓每個人身心得到安詳。
    ◎ 當然,宗教的教化有很大的力量,讓每個人能夠感覺到:「啊!有宗教來幫我。」但是,你身上有沒有道,這才是重要。你依賴宗教,今天我去拜個佛,佛喜歡我,我平靜的回家,第二天我又去拜佛,佛也喜歡我,我也平靜的回家,可是你只是平靜而已,你沒有澈透去挖你內心的垃圾,你本身不能成佛,這才是最大的重點。
    ◎ 你本身內在沒有覺悟的花朵在綻放,你只是沈醉的去向佛,你的靈性在安穩的向佛而已,你並沒有張開眼,你的心眼,拿起你的雙手去做佛的事。佛教的人,也有在做,徒兒當然會這麼想,所以,佛教的人也請他來開這明師一指,也讓他知道當年六祖三更入室,得到當下一指的那機緣。讓他們了解釋迦牟尼佛睹星辰,而開悟的那個當下因緣,這是每個人都公平而平等的,每個人都可以得到的。
    ◎ 如果今天講你有修道,你身上必須要有化他人的影響力。改變自己、創造命運、超脫輪迴。要開悟,開悟就要靠自己。佛開悟因為有「正知正見」,老師也希望你們建立自己的正知見,為自己的人生開一個新一頁。這新一頁是:「第一明白因果,第二實踐倫理,第三慈悲為懷。」就這三點,為師希望你們能由小愛化作大愛,由小情化作大情。
    ◎ 地獄從哪裡來?地獄從大家的貪、嗔、痴、愛、慢、疑來,人有六塵、六門、六識,創造十八界,六塵、六門、六識污染的時候,十八界都是黑暗的。所以,今天修道要了悟自性,修自己的壞脾氣、壞毛病,改自己的種種貪,貪念、貪愛、貪心、妄想,這樣你的十八界,身、口、意才能夠完全的清淨光明,你才能夠慢慢修煉自己的心,良知良能發出光輝,用你一顆佛心,化解千生累劫的黑暗種子。
    ◎ 你們要不斷的複習呀!「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徒兒們常常好學,常常複習,讓自己的生命,更展現另一層的提升。
    ◎ 你們都是老師心中最愛的徒兒呀!看見你們笑,為師回去也會笑,夢裡也會想你們。我看到很多的眾生,為師就會想起你們。哪天為師去了澳洲、美國,或者去了香港、緬甸、雲南,看著你們就想著他們,遇到他們就想到你們,因為你們都是一體的,你們都是共同的生命體,你們跟他們有緣。譬如你姓李,為師在那遇到了姓李的,那就是你的親、你的祖先,老師能不想你們嗎?我們大家都是共同體,大家都是佛人共辦。你們發心,你們的國家就會好。哪怕是小小一個人的力量。盡一己之心、一己之力,創造大道場的輝煌。道場在哪裡,一人的心地,一人的無貪無欲、一人的真功實善,創造大家同心圓的圓滿於真實。
    ◎ 糖果拿回家跟父母親,跟家人結緣。一顆糖,一個心愿,大家心裡要發心愿。拿幾個糖果,渡幾個人呀!渡人有功德呀!覺人覺路你也會變聰明的,你看你的引保師是不是越來越聰慧啊!修道越來越亮晶晶啊!生活也越變越好了,老師沒有講錯吧!老師會暗中給你們「撥轉善因緣」,為什麼有這個力量?因為你的心有善,那老師一轉,力量就來了。所以,修道要徹底啟發善心,起善念、說善語,那你們做的善行,上天才會聽到啊。
    ◎ 徒兒們知道什麼叫「畫龍點睛」吧!了解這個故事嗎?求道就是讓人來畫龍點睛,渡人來讓天來為他點那個睛。明白嗎,不要再懷疑,「教」比較好,還是「道」比較好?不要在心裡面慢慢的嘀咕,你們還不是「教」而已嗎?
    ◎ 如果你心中沒有道,你即使說你有教,也沒有人會相信喔!遇到有教化的人、宗教的人,說一句「你好嗎?我也是來學涵養的人。」那就好了。修道若無涵養,說是道士也,別人難信。身上有道,才稱作士,「士」是什麼?士是讀書人。來佛堂學學道理、聽聽課、學修身之目的,那修道才有幫助。
    ◎ 修身的目的是什麼?「誠其意、毋自欺。」你們有沒有欺騙自己啊?對老師有沒有說「口蜜腹劍」的話,老師我做得很好,表面很好!可是,我背後就沒有改變,還影響我身邊的人,那就不對了。
    ◎ 老師今天只要求你們一件事,到了外面、回家後,不論遇到什麼事、怎麼樣的人,都不要說:「道不好」。不要去問你們是宗教才是「道」,教中有道,道中有教。來給你明師一點,是超越了教的外表,也超越了道場的外表,全部超越了。道一點,明師一點是完全超然的,超越自己,超然於你一切的想法,超越一切的善惡與對錯,自然也就超越了誰比較好誰比較不好。這只是一個講法,不可能代表你全然的善心。
    ◎ 為師要的就是全然的真誠與良知,那是當下沒有分你我。對待的一個覺悟,不要去分。只是,感受道場給你的溫暖、感受這美好的因緣,回去後,感受人世間的苦難,好好的修自己,在苦難中超越一切,轉識成智。
    ◎ 修道不要忘記你背後的使命,常常檢閱自己背後的想法。
    ◎ 好好做吧,老師陪你們,怎樣的路就怎樣走,我們就坦然接受人生吧!
    ◎ 要求天,就得要發個二百五十天的誠心,人家是一百八十天,你們要發二百五十八天,因為你們有祖先、也有兒孫呀!一求道就要功德了。
    ◎ 「跪」字怎麼寫?一個足字邊,一個危險的危,你們跪老師,代表老師要為你們負個七分的擔子,所以你們一定要靠自己。
    ◎ 老師今天來跟你們打成一片,跟你們玩在一塊,就是希望你們能夠發心,以師心為己心,以天下之大任為己任。
    ◎ 發心很好,修持更好,恆心更加好。徒兒們好好的培德性。道場沒有是非、沒有分別,我們都是一家人。
    ◎ 道好修、理難明。徒兒們好好的明理,那你們問問題,老師回答。什麼道理不懂,老師來回答。徒兒先跟老 叩個五叩首,這就是禮節。
    ◎ (班員:虧欠父母太多太多,現在不知怎麼辦?)
    ◎ 父母在哪裡,然後你又在哪裡,見不著嗎?打不到電話嗎?(人沒有了)可是,奇怪!你們給老師打電話,老師都聽到了。你不見老師,老師還是看得見你。
    ◎ 徒兒們呀!緣起緣滅乃是人世間的一段因緣。緣起緣滅,父母是緣、兒女是緣、相聚是緣、離散也是緣。徒兒可不可以坦然的接受自己每一個當下的感受呢?接受了,去做。你們做不到,內疚嗎?
    ◎ 內疚,只是一種感覺,如果沒有去做,內疚也是空的,你要做的就是一個正己成人,報父母生你、養你、育你之恩。身體生之於父母,養之於父母,你成長在社會,那你為了社會做了多少的事?父母因為愛而生你,你愛你自己嗎?你疼愛過你自己嗎?你自重過嗎?自律過嗎?你自立自強過嗎?你交待得起嗎?這就是孝道。你對父母能交待嗎?你講的話、做的事,交待得了嗎?有愛自己的身體嗎?不做壞事嗎?不與別人結惡緣嗎?不交惡的朋友嗎?做這個社會的盞明燈了嗎?
    ◎ 很多時候,兒女要好好細細的想想,你們是不是太疏忽了、太大意了?為人兒女,有細心對父母寫過信嗎?還是太潦潦草草,想討錢才寫,想買房子才打電話?有沒有時時刻刻化你的欲念為真之心呢?「自重、自立、自強」,老師送你這六個字。你就是父母、父母就是你。你想他、他會懂,你愛他,他也懂,你傷害你自己、他也懂。傷害自己,就是傷害父母的德,明白嗎?所以,不能夠做讓父母親丟臉的事,讓家族蒙羞的事。
    ◎ 「實踐是成功的階梯;感恩是成佛的基礎。」徒兒們,好好的領悟這二句話。做一個成功的人,要把道放在生活上,把悟放在生活上。
    ◎ 明天還有一個發愿的儀式,你們好好的發個愿,六條大愿發個二、三條也好,不要一條也不勾,就茫茫的回家了,好嗎?
    ◎ 三天法會給你們立志向,給你們建立基礎,讓做人有一個活的正知正見來引導你們,愿力就是最大的推動力,不要推辭。它有個無形的力量,在後面加持你。你生惡心,知道我做錯了;你生菩薩的念,會知道我正確了;你忤逆的時候,你會知道父母親不高興了。讓你們變得更敏銳、更堅強。一定要發愿,不要想,你我因為師講而行、而動心。不要封閉你們的心。
    ◎ 這是一個有愛的大道場,用心去感受大家的愛,釋迦牟尼佛、老子、孔子他們都是有愛的覺悟之人。你們要覺悟,首先要釋放內的愛。隱藏、封閉,只會讓自己越走越狹隘。慢慢把心打開,你不信任我,我不信任你,誰都沒有好處。
    ◎ 你尊重我,我尊重你,從這一點點開始做起,互相尊重,互相學禮,這是基本的事情。大家學禮,改變命運。你們一定能做得到,老師相信,你們也相信自己「我一定能做到」。腳踏實地去做人,方能成大器。
    ◎ 修道要修到有歡喜心,你們拿了老師的糖果,就要好好的自我檢討。但是,就希望你們以「愿力」為推動力,自己立愿自己了。
    ◎ 表心愿首先要誠心,誠心而後無心,無心不容易呀!無為而為的去做,老師能做能講的,往後再講、往後再做,好嗎?你們下次都回來,買一些水果拜拜,渡家人朋友來求道,細心的研究道理,唱唱善歌,敞開胸襟。
    ◎ 胸襟不大,成就不大;肩膀不寬,承擔不起。不要因為一件小事,心情不好,就不來佛堂了。心情日日保持好,這也是修道人自己要做的功課。老師也有功課,你們每次來,老師不斷讓你們提升、再提升。首先,你們要提升,老師教你,你才會懂。老師不多講了,希望你們修本性為主,了解靈性是什麼。祝福你們道務宏展,聖凡如意,辭叩
    駕返屏山。


    法會後記:
    在泰國開中文法會,本是一件很特殊的經歷,班員們中約半數來自中國雲南,另一半則是當地華人(孤軍時期的後裔),來自雲南的班員是他們的引保師成全,以招待員工及家屬之名義來泰國做旅遊的,因此,班員們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而來,據班員的心聲迴響所述:本以為是到泰國Shopping,那知第一天就住在山上的廟裡(靈隱道場佛堂)第二天還是住佛堂(慧仁壇),又聽說台灣有十幾個人要來"招待"我們,晚上睡覺時害怕到不敢閣眼,不知道他們來要對我們做什麼?
    這些班員幾乎是前一晚求道,第二天又迷迷糊糊的參加法會,有幾位煙癮很大,上課時一直打哈欠,下課時又跑出佛堂範圍外去抽煙,辦事人員(當國泰國道親)怕他們不知跑去那裡不回來,緊張的一直跟在身邊,老師臨壇時,慈悲到中間時段時,望著我們辦事人員們說:「要隨順因緣!」我們當下明白,這場法會因緣是不俱足的,三天下來狀況很多,非常不順利。老師慈悲到後段時間,特別強調愿立的重要,希望大家立個二、三條也好,不要一條也不勾。當時我們都沒有意識到,第三天有立愿的人不多,他們也反應,聽了"愿行介紹"後基本上是沒有愿可以立的,因為他們的環境不允許。我們忽略了,他們的環境與台灣是完全不一樣的,不能用台灣版本的愿行介紹來解釋,他們不能公開渡人、上佛堂、開設佛堂等等。回想起老師慈悲時有提到:「老師今天只要求你們一件事,到了外面、回家後,不論遇到什麼事、怎麼樣的人,都不要說:『道不好』。」對他們而言若能做到這件事,就是「重聖輕凡」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