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00七年十二月廿三日 發一奉天宮 美國紐約 慈音壇
                精進班 仙佛借竅訓

   精心守謙 忠恕貫連 沖頂青丹 日明光鮮 月繼坤乾
   誠敬方勉 孝悌為先 動之真顏 地廣福天 天理常宣
   志立聖賢 節義正言 震透通遍 山境俗捐 河行涓涓
   信之拳拳 義正辭嚴 貫徹實踐 乾為修煉 坤定滿圓

   吾乃
  南屏濟顛 奉
旨 降佛軒 隱身參叩
皇顏 問問徒兒各安然

   冠頂訓:
   精忠沖日月 
   誠孝動地天
   志節震山河 
   信義貫乾坤


西元二00七年十二月三十日 發一奉天宮 美國紐約 慈音壇
                    三天法會 仙佛借竅訓

   忙茫盲 盲茫忙 忙盲盲忙 心思何曾少
   追追追 悔悔悔 追悔悔追 一生苦不了
   尋尋尋 覓覓覓 尋覓覓尋 何處解塵牢
   道道道 妙妙妙 道妙妙道 當下指根苗
   雖有富貴 浮雲如寄風情
   吾乃
  三天主考 奉
旨 降塵囂 進門參叩
皇駕 問聲弟妹各安好
   平心靜氣合同抱
   主敬存誠待訓描


   困逐名利失真常 迷人昧塵心徬徨
   忘了本來自家住 迷真逐妄落異鄉
   可嘆世人真我忘 本然光鮮幾思想
   可幸大道三期降 大振其昌應白陽
   乾坤火宅可修煉 入世出世同主張
   得求明師一指點 打開通天自性王
   尋求真理去名相 知悟本來之妙方
   人生數十在眨眼 志士賢哲道真訪
   莫在紅塵波浪滾 苦於輪迴困汪洋
   聖賢有道今日指 弟妹有幸來研訪
   率性進修明德問 新民至善解寒霜
   真道不假自身有 行之一貫任擔當
   聖賢行誼志法效 研經究典正堂堂
   找回赤子無二念 人生開善日日光
   天道人辦由人證 佛仙人做非虛誑
   人志菩薩乘愿降 濟世救人法慈航
   同宣大道眾生渡 期待世宇昇平祥
   天人合一收圓辦 且借假體修一樁
   去除毛病與脾氣 改變命運綻輝煌
   今日法會三天入 且靜心意誠心房
   至誠感天神佛應 淨靜其意理道揚
   法會開演課程講 弟妹專心正氣揚
   誠敬聽研有收獲 定能改變那以往
   時間匆匆如烟逝 善自珍惜道助幫
   解開人生之真諦 加鞭向道如探囊
   探求真假如信念 信之一字誠為方
   望我弟妹專心意 遵守佛規禮佛堂
   言淺一段弟妹告 各且用心誠信彰
   不多言語止玉管 隱於佛堂各端詳
            花花止


西元二00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發一奉天宮 美國紐約 慈音壇
                    三天法會 仙佛借竅訓

   誠心誠意誠懇來禮佛 放下那執著
   敬心敬意掃迷惑 無憂好快活
   真心真意三施做 理禮為砌磋
   實心實意將日過 天道廣傳播
               調寄:廟會
   吾乃
  八仙裡的何仙姑 奉
旨 來至佛屋 隱身參叩
皇駕 問聲賢士可安舒

   十全十美存心良善舉止不倚不偏
   義重利淡公道得闡正心修身律嚴
   五蘊空恬寫實體現忠厚家世傳延
   倫常要意意當開展福祿壽喜無邊
   三光天旅著光明面效法古聖先賢
   綱領實地逆順歷練孝悌忠信廣宣
   繫啓慈悲菩薩之願心心以善為先
   修齊治平期清賢非關庸俗塵紛顛
   心發渡眾立志奇日月合明智慧添
   養正培德氣養淨朗清高潔呈泰山
   性靈身心是非明辨仁義禮智信端
   至人醒夢得登彼岸凡俗情寄山川
   道之行持存厚去薄雖有風如來觀
   及其至善不將利貪味無嗅雲如煙
   浩然充塞正直名養氣養浮華看穿
   然恐迷失得善服膺義振富貴安然
   潔清廉端喜捨奉獻綻放朵朵心蓮


心要慈
   冠頂訓
   十義五倫三綱繫 修心養性至道及 浩然潔
   ︽心要慈︾訓中訓
   天地逆旅 著意寫意
   恬淡養志 清淨賢奇
   日月清朗 非關名利
   去貪養義 薄味養氣
   雖有富貴 浮雲如寄風情


西元二00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發一奉天宮 美國紐約 慈音壇
                    三天法會 仙佛借竅訓

   天地逆旅 著意寫意
   恬淡養志 清淨賢奇
   日月清朗 非關名利
   去貪養義 薄味養氣
   雖有富貴 浮雲如寄風情
   吾乃
  南屏道濟 奉
旨 降佛地 隱身參叩
皇畢 問問愛徒可安宜

   流轉如梭歲月有歡有悲 如醒如睡紅塵夢中醉
   六萬年輪迴幾人能了脫罪業 多少恩怨情仇因果積累
   世間上的事誰是誰非 人與人相處誰錯誰對
   執著繞心結何時能解 唯有智慧才能渡化迷昧
   明師一指寸地寶貴 得道者開悟覺
   菩提心性灌溉施肥 果成就真善美
   涵養無量德培喜捨慈悲 開拓遠大視野生命綻光輝
   懷抱著公心無為 愛灑娑婆真心不退
   師會默默伴隨賢徒走過千山萬水
   訪遍每一條小巷大街 落實道之宗旨體現大同世界
   師與徒作陪圓融應對進退 真心真情以對年年歲歲
   飲水思源知恩惠 報恩了愿孝親慰
   付出無悔 奉獻真愛 愛相隨
            調寄:痴心絕對
            語寄:真心不退   


   集一身忠肝義膽浩然行胸懷正大光明如日星
   心善養磅礡正氣發道心以化合世界充沛貫盈
   氣導中正地維立天柱尊循義理本乎真極乎誠
   聖志行合天承事繼古聖永言配命修心道至凝
   人順應時機前進擔大任英姿煥發萬里沙場征
   職責以盡瘁一片丹心浩氣宇軒昂之英雄同稱
   存骨氣疆而有義質仁懷堅卓志修天道致大行
   知秉浩氣沖天竭功匡衡為法忘軀頂劫救世拯
   正直養與道養其量無窮此道猶天地之悠久恒
   期許人人得道存心推誠以尊聖基立久道脈亨
   以默化潛移言教身教啟迪九六原人入賢聖境
   實修以臻真善美蓮花之淨土躋力完成準則躬
   慈悲念眾生博厚心如地正義凜然念誠敬象恭
   如同芝蘭君子內涵芬芳之氣法古善德正氣呈
   無私愛眾良知用至誠孝感動百善之首豈平庸
   精深博大行道竟知止至善定人生真諦解太平
   老實存厚慈悲種赤子本天性篤行忠孝定成功
   立人世波潮湧順逆歷經當純然私無公正匯中
   恩怨化解少計較宏觀意輕鬆時秉公心度量宏
   誠懇以道展生命感恩心寧靜落落大方實力成
   純善心念神佛應福慧其中明實修必能廣大通
   學道之人時反省是非弄明懂效聖之志儒之風
   修道義無反顧依仁義循道立德行止合禮正名
   講道正言述惟字句集思廣益仁德教化行至正
   辦道秉熱忱養正為仁光明忠貞誠孝意心中銘
   行道導善之志一要配心無愧怍理路條序至清
   修者大節承上啟下分辨清濁守經達權良股肱
   不倦之心誨人弘揚正法妙理鞠躬盡瘁己一生
   不恥下問謙沖自牧好學研經究典穎悟書成誦


   克享天心無私無我無執修者莫要趨炎附勢從
   須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乖氣致異和氣致祥容
   素本位循規矩尊老敬賢仁人之所向以道為宗
   行必正直志毋虛邪人後並求完大節得轉捩逢
   彌勒之肚涵廣量之志啟扶義風氣而潛移化眾
   上達下學有大無畏精神而正直儒雅行必端敬
   地載天覆廣大恩澤愛服聖之道以彰大器萬能
   堅定立場不動搖有大志宏先天之道啟迪諸靈
   由義居仁誠信源本不悖相承一脈薪火揚辟宏
   人緣廣結濟渡眾群生自強不息無倦怠岸可登
   白陽之修者懷丹魄素心貫日至誠而率性剛稜
   怡色下氣柔聲以諫父母信諾於友為人秉至公
   常道天理人倫綱常謹守堯天舜日復世界大同
   君子居正行道仁厚明志立之所趨窮山海至情
   慧智賢哲愈苦而愈明神助定無窮誠敬雙手迎
   常轉法輪奮發得感應遇事忍讓無量道路得經
   德培聖神如定靜平逆皆能順暢實心實意行程
   禪定效用不應亂欲聚善並純良達至真赤子童
   握機辦道當前即時宜不欲後悔者真心勸君明
   仁為真勇常存善氣時可治散渙心利眾如如贏
   信義修成於素日養志不柔難以亨無志難誠衷
   人行真道德振綱常宜順天不悖理元氣因信濃
   聖域賢關入行當自強可大可久為之者果實萌
   立群眾裡同流不合污中流砥柱能化境天然景
   人中騏驥中庸之道行修身齊家平大義凜中庭
   世宇昇平人因和合氣人因無爭貪中正道德豐
   人間天堂世人皆養得一團心平氣和祥意輕鬆
   能不嫉妒不自誇張狂不喜歡不義喜歡真理崇
   註:集合「精忠沖日月」「誠孝動地天」
  「志節震山河」「義氣貫乾坤」四篇訓中訓


西元二00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發一奉天宮 美國紐約 慈音壇
                三天法會 仙佛借竅訓

   ︽正氣浩然︾訓中訓
   善言道 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 
   立地頂天之修士 誠以此為懷 浩氣之志養 
   惟一正字為要  配仁集義循道立德 
   行之必大公無私 心無愧怍 理路清明
   守忠盡孝 丹心貫日 至誠而無息  
   有大愛之量 有大無畏精神 承先聖而啟後賢
   並扶正道以彰儒風 完大節而振綱常 
   養氣時 可柔不可強 宜順不宜逆
   應平不應亂 欲聚不欲散 並能忍化之
   元亨利貞至 實無窮量 冀眾賢 真修真辦
   效聖法賢 居天下之廣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秉正義之心以化世 
   存博愛之念以化人 養浩氣以應合天氣正氣 
   發道心以化合世界真心 道場中
   人人皆養得一團心平氣和
   正義凜然 實信誠如君子行 得手至大至剛
   可辟諸萬端 化戾為祥
   勢成一股至中至正之大力量
   匯成太平氣象 則聖脈久 世大同
   


西元二00八年正月一日 發一奉天宮 美國紐約 慈音壇
                    三天法會 仙佛借竅訓

   讓我們來點一盞燈呀
   溫暖你我的心靈
   讓生命照澈那凡城
   讓世宇皆昇平
            調寄:祈禱
   吾乃
  南屏濟公 奉
命 至佛堂 隱身參叩
皇娘 問問我徒否安康



    南屏濟顛慈悲囑語:(西元二00七年十二月廿三日)
    ◎要謙虛、辦事上要圓融,有事情在大家商量討論的時候,要真正的用心、熱心、耐心拿出來討論,想要辦大事怎能一意孤行呢!
    ◎今天聽的課程,需不需要有人用心去經營?需要的話,辦事人員一樣可以去做,知道嗎?因為,術業有專攻,你專長在哪裡。
    ◎知道為什麼來佛堂嗎?有這機緣才能來,肯定是有善因緣,引保師帶你來求道,是因為你良善,才帶你來;是因為身家清白才帶你來。
    ◎你的品性端正嗎?當然要肯定自己。你肯定自己嗎?肯定自己走的路嗎?既然是肯定的話,就要走得無怨無悔。所以,肯定你走的路、肯定你求的道。先肯定自己是個良善的人,肯定自己絕對是有用的人,肯定自己絕對是從天上下來,要渡化世人的人。那麼,要不要忍人所不能忍?要不要受人所不能受?
    ◎吃飽了沒?為師我,今天來是交待幾件事情,不會待久,你們可以早點回家,養精蓄銳,多帶眾生,多渡眾生。你自己心裡的眾生,也不要讓它太過起伏。心裡的眾生太過起伏的話,心情不好,心會不安定。當你不安定時,會不會影響別人?
    ◎立了辦事人員的愿,不是說,我是辦事人員,我就能怎麼樣。你今天立了愿,是因為肯定自己應該多付出、多奉獻、少抱怨。在家庭也一樣,在家庭受到辛苦,受到不平的時候,要想想:我都立辦事人員愿了,都肯辦事了,在家裡為什麼都不能承受?家裡的人,是不是眾生?你的親朋好友,是不是眾生?是的話,我們要圓融。你想想,你圓融自己,圓融他人會不會有稜角?你生氣的時候,對著鏡子,鏡子也是對你生氣;你開懷的時候,鏡子也是對你開懷。
    ◎在人世間,畢竟是有對待的。對待能讓我們反省。徒兒!你們應該要感恩,因為有對待,你才知道自己哪裡修得好,哪裡修得不好,如果人人都好,你沒有發脾氣的對象,你就不曉得功夫到哪裡。發脾氣是難免的,是人之常情。
    ◎文王一怒…怎麼樣?(陳壇主:……)你自己要用功,自己不研讀、不精進,前賢怎麼推動?為什麼別人能精進、能進步?為什麼你不行?怪不了別人,我們求了道,要知道了因果,造什麼因,承什麼果。
    ◎今天既然是交待一些事情,要不要抄一下?你們之前開法會,有留訓文。為師慢慢道來。你們之前有三篇訓文在這裡,其中二篇掛在佛堂了。你們第一篇是什麼?(誠孝動地天)第二篇呢?(志節震山河)好!第三篇呢?(信義貫乾坤)把這三篇的訓文,拿出來給他們看看。
    ◎總共要找四篇訓文,第一篇是「精忠沖日月」,第二篇是「誠孝動地天」,第三篇是「志節震山河」,第四篇是「信義貫乾坤」。你們去找二00五年五月在緬甸的訓文的訓中訓。你們就依照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的次序,抄訓中訓的文字。先抄第一篇「精忠沖日月」到「法古」,次接第二篇「誠孝動地天」的「善德正氣呈」,再接第三篇「志節震山河」的訓中訓,最後接第四篇「信義貫乾坤」的訓中訓,每一行有十九個字。
    ◎這幾篇訓文裡面,還有寶貝要送你們。因為,你們都是參與其中的,再來看看有什麼寶貝要送你們。這是你們的誠心感天。修辦當中,有些人有誠心,也有些人不誠心的;有些人有信用,有些人不是那麼講信用。但是,這就是人,為什麼咱們要來修辦?就是改正不好的習性。所以,徒兒們,要不要修辦呀!修辦是自已的事?還是別人的事?還是前賢的事?前賢成道,你會跟著成嗎?前賢下地獄,你會跟著下嗎?除非,你跟著他一起做不好的事。前賢上天堂,你跟著他做好,當然上天堂。
    ◎「你老了,沒用了,休息休息就好了!」這句話是好話嗎?這不是句好話!對任何人,咱們都要用好話來成全,一定要用肯定、鼓勵的話來成全。當然,有時候說話也要看人說,有些人,你得用反方向去刺激他,他才會精進。不刺激,你們今天有道場可以辦嗎?所以,在困頓當中不好嗎?但是,刺激要有個限度,才會有反方向的鼓勵作用。要反過來想,了愿是自己的事。修辦也是自己的事。你今天吃飯,你前賢會飽嗎?今天吃好料的,你油吃得多,你的前賢會高血壓嗎?自己造業自己擔。造聖業當然也是自己擔,前賢叫你不准去,不能辦,你說辦不辦、去不去?我們要月智慧去分辨。我們為什麼而做,為了什麼而辦,前賢不完全不對,前賢是疼愛你,自己的愿要自己了。
    ◎每一個人的心思都一樣嗎?自己現在的心思和以前一樣嗎?現在的心思和以後的心思會一樣嗎?人心善變,這怎麼辦?還要修嗎?還要辦嗎?還要渡渡人嗎?為什麼呢?人心善變,我渡你來,你又變,到底要不要渡?你們不是常聽「過了這村,就沒有這店」,不是常講「今天有酒今朝醉」那「今朝有道」要「今朝修、今朝辦」。你得道了,是你的福氣,那修不修得圓滿,不是你的前賢或為師能決定的。每個人所接觸的環境、因果都不一樣。咱們認準的是「真理」,認準的是「金線」,認準的是你從天而來,立了要濟世救人的「愿」,認準你是皇胎佛子。皇胎佛子還可以沈淪嗎?偶而出宮玩一下,沒有關!但是,還是要回來的。該辦的,還是得辦;該做的,還是得做;該承受的,還是歡喜承受。
    ◎今天前賢或道親沒來的,把話告訴他們,因為每個徒兒都為師的寶,每一個,為師我都不想遺漏。為師是這種心,前賢也是這種心。為什麼對每一 個人講話方式會不一樣,有些人只聽好話,有些人講不好的話,就走了,有些人要用刺激的話,引導他,讓他更振奮,更精進,往好處想,以前種種都過了,別人是怎麼樣的對待你,用謝謝你!感恩你!的心態了愿了罪。
    ◎天是不負有心人。這個有心,不是有心機,而是有心對天、對眾生的人,有心來付出奉獻的人,老天絕對不會虧待。
    ◎縱然你一時氣盛,如果這份天心不見了,做了什麼事,就會承受什麼事。當後學、前賢的要能互相鼓勵,互相勸進、勸諫。有些人不是能夠直接講的,好兄弟、好姐妹,了解性子,要想辦法啟發他的天心,去除他的人心。因為,人心多煩亂、容易生氣。菩薩會跟你們生氣嗎?只有你們自己會跟自己生氣,不要這麼傻,能好好修,快樂修,能平平安安過日子,為什麼不過?不要自己找麻煩,找了麻煩,才來告訴為師我,怎麼那麼不順,遇到的人怎麼都如此,別人都不會。這又是為什麼?要想想,你用什麼樣的言語、態度對待人,你才會收到什麼樣的訊息。這是很近的因果。
    ◎徒兒,咱們辦道只求盡心。修道要拿出真心,如果你沒有時刻保持真心,後學會說:怎麼說的和做的不一樣?所以,要時時警惕自己,要時時精進。
    ◎修道的志節要高超,但是氣勢要輕柔。今天氣勢很強,就像打板球一樣,用力打它,彈得高不高?所以,你遇到別人跟你生氣的時候,想想是自己怎樣。
    ◎跪久一點,他們才知道要扶你起,才知道敬老尊賢,體會前賢腳不行。所以將心比心,為師我也捨不得你們跪。但是,為什麼我不叫你們起來?讓你們親自承受一下,才知道別人所受的辛苦。不要只看到別人的成就。你得想想別人是怎樣辛苦的,咱們是要學習人家的辛苦,而不是羨慕人家的成就。徒們,大家起來了!
    ◎天氣冷,慢慢起來,起不來的互相扶持著。在修道路上,有些起不來的,強壯的人要扶虛弱的人。和你的親朋好友、同修要互相扶持著。徒兒們好好修行,快樂的做事。做事的時候專心,做事專心時,你還會去理會那些是非嗎?因為,只專注自己該做的事,將自已圓滿,將自己圓融,不要去理會那些是非。徒兒們,保重!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