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0一四年十月十二日 歲次甲午九月十九日
美國紐約慈音佛堂 仙佛借竅訓
大道普傳 五湖四海渡原皇 (一)
佛光中 世間充滿著希望
同自性 慈悲顯 有目標 有作為
默默的守護着金線
也許上天 常常考驗著我們 (二)
感恩與懺悔 才能够感受
這一切 天慈意 造就著你和我
意志堅定 共踏上修辦路
不要怕 不要慌 真理在你心上
恢復那古道 純真熱心腸
別擔心別徬徨 有信心一定強
能團結一心 共迎接朝陽
雖然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這一生幸受真傳不白活
悲與恨都放手 心污垢徹底丟
願眾能寧靜 安祥心灑脫
調寄:月光
吾 乃
善財童子 今奉

命 來自佛地 隱身參叩
皇

畢 再問聲各位修士可安怡
﹁仁至﹂訓中訓:
人生百態歡喜悲哀
用智慧就走出陰霾
真付出愛才能無礙
當要隨順萬緣自在
三期末道劫收 徒莫再蹉跎
心苦到極處 度過酸楚
素位而行君子守順天應人培內德
道不遠人人自遠心反求能障礙脫
內聖外王塵霾掃自家佛才光彩奪
一以貫之調陰陽喜怒與愛惡中和
天下溺大道出是故災刧出顯聖哲
有大德者領走康莊大道付託深謀
無常人生短暫過今有幸真心實修
譚自居大百態悲哀用智慧就轉撥
異苔同岑今生歡聚共為三曹駕舟
龍驤虎視馬首自喜瞻何分楚漢河
沆瀣志順一氣刧考蹉跌辛酸亦歌
蕭規曹隨真道末法再展竑過摩訶
自身法要莫無期跎莫心苦度春秋
逢真道當萬幸三曹徒共辦處娑婆
萬境阻礙逆緣在心收攝積極內求
至仁者無人我自化十方人到佛國
西元二0一四年十月十二日 歲次甲午九月十九日
美國紐約慈音佛堂 仙佛借竅訓
貪嗔癡覺察毅然放下 三千功滿成就蓮花 (一)(二)
修道人志節 堅定不變化 為天渡盡原娃
給願修道的人一句話 建功立德步步實地踏
經過這些年 否能理明達 悟透了自性真法
真修的人 莫因為形象對立 (三)
還苦苦執著 不見上天慈意 成敗一世 何足論評
辦聖業 萬世名 展豪情 真心的人 莫因為考驗灰心
且看那自古聖賢誰人得意 留取丹心 照亮汗青
為弘法而利生 盡一生亦不惜
調寄:多情總為無情傷
吾 乃
南屏濟公 今奉

命 來至塵紅 進門參過
皇

容 問問我可愛的徒兒們 大家好
修辦中 用真心行動 (一)
師也會堅持到最終 覺悟到人生中的空洞
以真人來填滿心中
慈悲的初衷 恆久不變 天也動容 (二)
在紅塵中遊走 代天宣化功 就算沒人懂
自己第一個被感動
師願徒信愿行有始終 生活中有道氣從容
進與退活潑而玲瓏
如果有所謂的不由衷 不過是自欺又懵懂 (三)
但願在漫漫修辦中 師的期盼徒會懂 (四)
但願師徒能 一道而同風
追求那羨慕的虛榮 那些理想的美夢
終會有一天 如秋風飄送 (五)
太多的苦衷 不過是慾望的衝動
記取痛 再繼續 向前走
調寄:其實我還好
西元二O一四年十月廿五日 歲次甲午閏九月初二日
美國紐約慈寧書院 仙佛借竅訓
真道難逢白陽期 自古不輕傳
佛緣成熟根基深 一指點玄關
輕飄飄的真主人 清靜又灑脫
塵埃蒙蔽因果中 輪迴無計年
孤單單的人生路 流浪又漂泊
尋尋覓覓心外求 為歡勝幾何
識破塵緣一場夢 終了不可得
真假人生無常裏 極盡的哀愁
願你把握大道降世 良辰美景時
悟透人生價值來去的根由
人生何能再次得遇 真法傳俗世
曇花一現終究何能再化演
當下即是真天道 悟則剎那間
心境沉浮煉定力 觀照己容顏
認理實修奉行做 初衷不改變
智慧深信著矢志到永遠
調寄:戀曲一九九O
吾 乃
三太子哪吒 今奉

命 來至佛地 進門參叩
皇

畢 看到我的兄弟姐妹們真歡喜
成人成物乃恕道安身立命忠恕合
明理修了行你捨陪盼能捨盡執著
內外動靜修兒等力期真切用琢磨
絕無怨人我徒不奪心師會心無憂
阿羅漢了自易效仿師菩薩道斟酌
習染無深照見要我後愛徒堅亦柔
少日省夜觀不守堅最後志強出頭
因果律尤迴實無謬持心正不混濁
灼艾分痛心能相濡以沫朝拜

座
智慧辨師徒縱清貪取盡塵緣債多
縱奔波走外行去雖止了回來為何
雪泥走程之悲四開去開來崇尚佛
燃犀之道理慈來胸打散光榮虛殻
師望眾徒千懷海白心妄烏雲莫遮
雲天高誼隔絕不斷曉大義調賢儔
金科玉律當思索貎合神離少般若
西元二O一四年十月廿六日 歲次甲午閏九月初三日
美國紐約慈寧書院 仙佛借竅訓
心起起又落落無所依靠 有千百個念頭妄想顛倒
心一下低又一下高 搖搖擺擺怎是好
流浪生死苦海難逃 修辦中的原則佛規當守好
修辦的精神恭敬禮貌 不高傲也不輕佻
從來不做牆頭草 忠與義示現道好
莫三心二意騖遠好高 莫妄想因癡心最糟
莫怕考考過天爵名標 三心四相人情道全拋
加油吧 腳步站穩你莫放鬆 時至三期你別錯過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也只在你心頭
自性平等萬法歸宗 來去明白無滅無生
調寄:醉拳
吾 乃
南屏濟公 今奉

命 來至塵紅 進門參過
皇

容 問問我徒可心平
﹁義盡﹂訓中訓
夜深了人靜了 迴觀照自我
修行實不容易 徒兒你要堅持最後
師心期盼我愛徒 堅強志不奪
師會用盡一切心力 陪徒道程走
師徒縱隔千里之外 心懷慈悲行走四海
來去清白 心胸打開 去貪止妄 烏雲散開
了盡塵緣 光榮回來
﹁仁至義盡﹂訓中訓
人生百態 歡喜悲哀
用智慧 就走出陰霾
真付出愛 才能無礙
當要隨順 萬緣自在
三期末道劫收 徒莫再磋跎
心苦到極處 度過酸楚無怨尤
夜深了人靜了 迴觀照自我
修行實不容易 徒兒你要堅持最後
師心期盼我愛徒 堅強志不奪
師會用盡一切心力 陪徒道程走
師徒縱隔千里之外 心懷慈悲行走四海
來去清白 心胸打開
去貪止妄 烏雲散開
了盡塵緣 光榮回來
調寄:崇拜

善財童子慈悲白話訓摘錄(10月12日)
◎ 這兒怎麼沒有人呢?(講師:報告仙佛還沒有到)現在幾點?(十點)(講師:這位班員的引保師說明一下好不好。)(六號乾道班員今天不能來)(講師:我們這個法會非常難得,按照佛規,三天一定都要能夠到,所以只要有一天沒有到,天上都有記錄。)
◎ (講師:今天對我們所求的道,有信心才有力量去執行,所以有信心一定強。)有信心才怪!(講師:大家有沒有信心?)(有)(我們仙佛不相信我們有信心,所以才說「才怪」,可見仙佛都知道我們還不夠有信心,心中還有一些問號?)
◎ (講師:我們都求道了,有沒有得到濟公老師給我們的真傳?)(三寶)(依持這三寶,平常修心讓你幸福快樂,將來肉體沒有了之後,憑藉三寶回理天,所以一定要理解。我們心中有沒有悲與恨?一定有悲傷、怨恨某個人,可是這個不會長久,所以放下放手,不要再悲與恨了。心中有沒有很多的污垢?脾氣毛病就是我們的污垢,修道就是要丟掉這些污垢。)
◎ 前面寫得很嚇人,後面都縮在一起。(講師:這個就是經驗。)人就是這樣子,像紙老虎一樣,看起來很嚇人,一講話氣勢就沒了。(講師:我們黃講師第一次抄黑板,所以還沒有拿捏得很好,下一次、第二次一定會知道。人生都有第一次,一回生二回熟,就好像我們求道一樣。剛開始不理解求道後要怎麼修道?就常常去道場聽道理,是不是就知道怎麼修道了,一樣的道理。)
◎ 再問聲各位修士否安怡?(謝謝善財童子慈悲)大家請坐。(謝謝)(講師:善財童子有沒有聽過?)(有)在哪聽過?(講師:在觀音菩薩身邊還有一位龍女,還有今天剛好是觀音菩薩生日,就派身邊的善財童子來,大家很榮幸,我們鼓掌歡迎。)
◎ 大家都認識我哦!(講師:不認識的請擧手。還這麼多呀!觀音菩薩旁邊二尊童男童女),觀音菩薩的光彩總是比較亮的呀!我是小孩子,我才不會跟菩薩吃醋呀!所以你們不認識我沒有關係。(講師:我們要慚愧,人家小孩子就修成道,在觀音菩薩旁邊了,我們都七老八十了還不曉得修道,慚愧啊。)
◎ 跟你們講,我以前做人的時候,來歷也可大的呢!(講師:你們知道善財童子的來歷嗎?)(眾人答:不知道)(講師:後學也不知道。)我還巴望著他幫我解釋,原來也是不知道,沒關係。
◎ 我們修道,一定都會有逆境跟考驗,就像你們來開法會有考驗。( 講師:我們要來這邊開三天法會,除了自己想不想來之外,家裡的人有沒有阻擋?這些都是考驗)一定都會碰上考驗,從你開法會開始就一路有。修道的路一定有多多少少、大大小小的考驗,要試試看你的心有多真誠、堅定,所以法會第一天,下著雨冷颼颼,還是在家裡好了。(講師:不想出門就是第一個考驗)所以要來開三天的法會,不是這麼簡單的。雖然你的引保師苦口婆心,很熱心的要拉你來佛堂聽道理,可是這無形當中,上天也是得看看你的真心有多少?要來求道、學道、訪道,不是這麼簡單的。( 講師:昨天我們講求道最少要修三世,能坐在這開法會最少要五世,所以不要小看我們。那你今天能夠在這邊坐三天更不簡單,考驗要一關一關的通過。)
◎ 你們能夠在這邊安安心心、安安穩穩的,願意接受道理的滋潤,法喜自然會充滿在心上。第一天上課比較辛苦,回去有沒有很累?回去精神還很好喔!精神這麼好,那你們回去都做了什麼?(講師:精神太好,回去就睡不著。)(班員:賺錢)回去還要繼續賺錢喔!要把握時間繼續賺錢。其實回去的時候,有沒有回想一下,一整天坐在佛堂裡面,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
◎ (講師:昨天聽了一天的道理,回去睡覺前有回想一下吧!)這麼誠心呀!回去一開家門,孩子就煩,先生就唸,老婆就問,哪有那個心思想那麼多,電視開起來,坐下去二郎腿就翹起來了,回到家總是享樂、放縱的。來到這邊就要遵守佛規,要好好的坐著,聽道理的時候,又不能打瞌睡。打瞌睡就怎麼樣了?(講師:天上都有一本功過簿,我們翹腳、打瞌睡,通通記得一清二楚。)
◎ 你們不要小看,這邊那麼多人,還有很多無形的喔!有很多報事靈童,有很多像我這樣小小的童子,他們都看得很清楚。更重要的是那三天院長,拿著一本簿子在看某某人很認真、某某人打瞌睡、某某人在講話、某某人犯了什麼佛規呀!(講師:三天主考院長就是我們在叩拜的鎮殿將軍,拿著一本簿子,管理我們的佛規,這三天法會你的一言一行,舉止有沒有犯規,都幫我們記錄下來。)還有,某某人拿著手機。(講師:上課聽到一半,手機拿來滑一滑,這是更大的錯。)
◎ 進來佛堂,是這麼的不容易,後面還有很多,要靠自己克制。來這邊是來學道的,也是來結交認識一些善知識,好的朋友,所以好的要互相影響。不好的呢?要改進、互相提醒,若有人睡覺、玩手機的,我們就要互相提醒一下,而且被提醒的不能生氣喔!(講師:所以現在開始,大家把手機都關掉,沒有什麼比開法會更重要的事。)這就是學習的態度、第一步。你要學道的第一步,就是態度的養成。
◎ 如果你真心誠意來這邊,雖然傻傻的坐在這聽道理,無形中你的智慧是大開的!你自己的自性光,會越來越亮,會越來越清,要不然你那個光永遠都是模模糊糊的。有沒有看過模模糊糊的樣子?(講師:我們還沒有求道修道之前,我們的光都是模模糊糊的,你越修道,脾氣毛病越改,道理越聽越懂,人家講「鼓不打不響,人不勸不醒」,所以你越行、越修,把脾氣毛病改掉後,你的光就越明亮。)
◎ 為什麼要讓我們的自性光越來越亮?(要成佛) 要成佛的擧手?都是後面的,前面的都不敢舉手。(講師:他們都認為成佛太難啦!)很難嗎?(講師:其實我們本來就是佛,我們是未來佛,現在是迷昧的佛、未悟的佛。原來我們就是佛,叫原佛子。)
◎ 你也可以馬上就是佛呀!你現在在佛堂,這個佛堂就好比天堂,有沒有感覺像天堂、天庭?(有)沒有煩惱都是吸收好的,接受佛光普照。那誰有這個資格呢?天堂是什麽人住的地方?(佛子)那你們是不是呢?(是)那你們就是佛啦!那難不難?(不難)對呀!
◎ 所以,修道要修心。你的心是佛,你自己就會變成佛。若你的心變魔的話,你就是魔。都是自己幻化、成就、造就、打造出來的。要成佛,說容易,不難。說困難呢?也有,因為是自己的障礙,自己的障蔽,自己的阻礙!對不對!
◎ 所以,你們來學道,來開法會,是為了想學佛,更為了終極目標|成佛,有目標就要有作為,那仙佛們就要看你們的作為是什麼了,第一件作為是唱歌。
◎ 耳朵拉長喔!這個也是學習的態度喔!(善財童子批訓,班員學習唱歌)你們可以站上來看看,那是什麼感覺,比觸電還要嚴重。再繼續教唱。(班員學習唱歌)歌很難唱?(不會)歌不好唱?(不是)不會呀!那怎麼都沒有聽到你們的聲音呢?不熟悉 。一回生二回熟,第三次應該很順了喔!再來一遍,等一下我來驗收。(講師:那我們跟著他唱,大家聲音大聲一點。)
◎ 看到就要做,講師要做標杆模範。(講師:我們垃圾能不能亂丟,等一下你走的時候,發現你座位下有很多垃圾,請隨手撿起來,椅子底下不要亂丟,大家的共同習慣要培養。)道理就是這樣,「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什麼意思?知道的人舉手(就去做不要再説了。)你的意思是看到了該做的就去做了,不要再說了。我知道你很有行動力。所以,你如果修道學道也如此,(一定很成功), 大家都替你應了。很多好的事情,你與其在觀望,還不如馬上行動。在座的各位修士你們都是成年人,是非好壞,心中都有一把尺,心中有一個原則,講好或講不對,你們自己心裡面一定知道。所以好事善事,就馬上去做,馬上去實現,這個功夫就是「道」。
◎ 答一個「是!」,就有果,這麼好賺? 你都很肯定沒有疑問?你的目標是什麼?
◎ (賞果)「賞果」,好直白(直接明白)直接明白,如果是率性有智慧的話,就是佛。但是如果沒有智慧的話呢?那他就會變成怎麼樣?(傻瓜)有人說變傻瓜呀!
◎ 生活中處處都是學問,處處都是道。如果你有道心,你有智慧,而能夠直白,那個才是率性,那個就是赤子之心,我們一定要追求的赤子之心。那你現在是什麼階段?(講師:你現在是老人心,還是赤子心?)(赤子之心,追求最高目標。)但是,還是得一步一步來,那我給你糖果。
◎ 這個有形的糖果只是一種奬勵,大家要追求的是無形的果才對,你看你們的境界好高深呀!先來有形的果。(講師:仙佛手上拿的是有形的果,上天希望我們修成無形的果。成佛果、成正果。)要活果,不要死果。
◎ 羨慕的話就來拿(道親:我也要)你憑什麼要呀?(我學他)學他什麽?(學他有個高的目標。)來聽我說,他現在是個講師,你學他做啥?(講師,他家裡已經開荒了) 開荒了呀!(講師:是設佛堂)那你有什麼愿立?家裡設佛堂?那果可不能白給呀!沒憑沒據的,總不能給你呀!那大眾都要呀!
◎ 在佛堂是不勉強的。你發心明理到什麼程度,就自然做到什麼程度。所謂愿大,仙佛力量也大。若你有一絲絲的猶豫,這個力量就發不出來,甚至考驗隨之而來,危險呀!你有赤子之心很好!但是階段性還不夠。下次咱們再相會的時候,你再跟我討,好不好 ?(道親:好,謝謝!)(講師:剛才仙佛跟我們講,愿大力量就大,這個愿不是勉強的!愿是發自內心,自己的本性自然發出來,不是勉強造假的,這個是叫「愿」,是率性。)
◎ 現階段咱們要進行的功課是,聽道理聽得開心、聽得入耳,對道肯定,對佛堂認同,這樣就是學道的第一步!新的學道者也好,老的、舊的也一樣,要保持那個初發心,才能夠團結一心。剛剛唱歌就知道你們有沒有團結,往自個兒臉上貼金的都不靠譜,都是危險的。但是天道好還,上天有好生的仁德。每一個人都有成佛,學道的基本門檻,一律接納。因為三曹大開普渡,你不要懷疑這個時機呀!你把握住這個時機,趕快衝刺,趕快明理發心修辦,成佛、成道就有你一份。
◎ 說難也挺艱難的,說容易呀!一點就破了。每一個人從「心」上去下功夫,然後發出你對學道,對道場的一個力量、動力,我要跨出來,我要聽聽看什麼叫做真理,什麼叫做人生的真諦與意義,這個就是學道的第一步。
◎ 歌會不會唱?(講師:一點點) 沒關係。只要記住關鍵字,重點「不要怕」、「不要慌」,而且「有信心就一定強」,那個強是「堅強」不是「頑強」!當引保師在渡我們的時候,或許我們很頑強,頑強抵抗,拒死不從。可是要堅強,堅強自己的那顆道心,才是正確的方向。
◎ 雖然我來一點點的時間,可是我發現在座的修士,你們都很有智慧,也因為你們的誠心感動上天老母,感動諸天仙佛,而我才有這個榮幸跟大家聊一聊、說一説。
◎ 三天法會很快就過去了,剛剛上了第一堂課而已,什麼課?(孝道)孝道以「仁」為本,天道也是一樣。雖然我們要成佛、成道回天堂,但做人還是有首要的目標,把「仁」、人道做好來,人的本分守好來。
◎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這說明了什麼道理?(講師:就是說我們要往高處爬,就要從最低處開始,意思就是做人要按部就班。行遠必自邇,你要往遠處走,是要從近的這一步踏出去,簡單的講就是脚踏實地,修道就是要這樣。)不是空中樓閣!沒有地基就築成了一間很大的建築物,這是不實在的,這個空中樓閣是虚花幻影的,主要還是要脚踏實地,根基要打穏。
◎ 法會三天是入門!一個信心的開始,對道有信心的開始。所以,剛剛我就跟大家說了,現階段的目標就是道理聽得進去、聽得開心。對道肯定,對佛堂認同。你有認真(道親:賞果)沒有賞果,如果人常常有為而求,就不真!你越求我越不給你,你不求我自給你。
◎ 好啦!時間也差不多了。還有幾堂課?(三堂課)還有三堂課,不能夠半途而廢一定要堅持到底。就有你們最希望的誰來?(老師)後面都知道,前面都不知道。
◎ 仙佛都希望你們個個明理發心,對道誠心。向道堅定了,去代天宣化,去渡化衆生,大家都是衆生,衆生不明理,學道過程慢慢趨向明理。
◎ 今天很難得跟大家在這邊聚會,你們一定要好好把握三天難得的時光。我的階段性任務就完成了,雖然,我這次下來給的果不多!可是我給了你們十足的祝福、十足的加持!當你相信的時候,我的力量就越大,我們戰戰兢兢、謹慎的把三天的班參加完,讓它圓滿快樂的Ending (結束)。各位,大家再見!
活佛老師慈悲白話訓摘錄(10月12日)
◎ (講師:我們修道最難去除的就是貪嗔癡,我們貪欲很多,貪不到會生氣,佛性就被鎖住了,智慧就開不了了,癡就是智慧生病了,所以把這三種放下,修道就容易了。)
◎ (講師:今天因為我們沾了天恩師德才可以求得超生了死的道,我們做一個修道人志節要堅定,道既然這麼好,我們就要好好把它抓住,像孔老夫子的學生顏回,得一善拳拳服膺,也像我們抓到寶一樣,把它寶貝起來。「原娃」就是自性原佛子,雖然大家彼此不認識,不同父母所生,但在先天上都是上天老母的好兒女。我們趁這個好機會行功立德,不是這個時機,你要建功還不容易,一般建功都是世俗之功,但世俗之功,頂多是給你以後有善報,但這道,是上天給你最好的果報,只要你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去修去行,你可以成仙成佛。修道首先要能明理,把道理弄清楚。不是我今天來拜佛,仙佛能賜給我多少財富。財富要靠大家自己去努力,我們最重要是悟透老師給我們的自性心法。佛與眾生無二,本靈靈性,我們跟仙佛一樣。我們修道,道親之間有時會因為意見的不同,看的角度不同而有所爭執,老師要我們互相包容,不要有這樣的情形,爭來爭去,……)
◎ 不會唱呀!會唱的怎麼不出來呢?來把音樂關掉,聽真人現場直唱。搞得大家浪費這麼多時間,後面有沒有會的呀?坤道那一位。來來來,坤道來帶帶(坤道唱)那你們學唱了老半天,都不知道那一首。(講師:改了歌詞,就不會唱了。)對呀!換了包裝就認不出來啦。就像你們呀!流浪了幾次輪迴,就不知道家了。
◎ 每一個人唱出來的都差強人意。說對,也不對;說不對,聽起來怪怪的。有時候呀!修道處理事情,辦道過程就是這樣。看似也不是不對,就覺得怪,所以要用智慧呀!修道呀,也得修徹底一點,要徹徹底底,不能模稜兩可的。是也不是,不是也是,搞得一團亂。( 講師:我們修道能不能似是而非呀!搞得不清不白,這叫做迷信,所以修道要有理則進,無理則退,一定要有疑必問。)
◎ 上午是不是有一位仙佛來呀!是哪一位呀?(善財童子)善財童子難得跟你們有緣呀! 他的名字可真好呀! 善財呀!大家喜歡,為師就懂你們心裡想那個「散」啊!到處發財,到處發錢,是那個「散」?心裡想明明就是呀!如果能夠的話,多好呀!(眾笑聲)人家的「善」財呀,可是難得呀!
◎ 俗話說:「善財難捨」,善財自古以來都讓人難捨呀!他們家!他的根基特殊、緣份好!知道了道以後,了悟這個妙道呀!毅然決然塵緣放下,專心參修、參玄妙道,結果人家成就了。小小年紀,俗名「善財」,成就以後自然得善財,所以財(才)有分很多種呀! 有所謂錢財的財,有所謂人才的才,才能的才。
◎ 才能、才華,每個人都有才華優點。善用它,很好;懂得欣賞它,不錯!但是錯用了心,你的才能才華,卻會障蔽一個人的修道因緣、根基。聖人說:「如果你有像周公這麼美好的才華。可是,你的心不美、德性不足呀!這樣子的人才,也不足以採用。」
◎ 你就算才華洋溢,可是你的內在缺乏德性、品格, 缺乏涵養修為,這樣的一個人在社會上,在天地間也不足以立足, 終究會走到山窮水盡的末路。今天入了佛門修道,首要就是修心,「修心」怎麼樣充實自己的涵養內在呀?不是充實增強自己的才華、才幹呀!是如何充實自己內在涵養呢?徒兒們!從自性開始(從自性再到涵養)喔!從自性涵養起,慈悲喜捨守志節。
◎ 徒兒們!如何充實內在涵養呀?老師有賞。(持五戒)哪五戒?( 殺、 盜、淫、妄、 酒)你持了那幾戒呀?(都持了)殺你也持啦? 殺你也守啦?不殺啦?(不殺)嘴巴會不會殺呀?嘴巴這個刀子可厲害了。殺、盜、淫、妄、酒, 殺生呀! 有時候害命,傷生害命。我們人呀,人家說刀子嘴豆腐心。那個刀子嘴,嘴在每個人的身上,很容易傷到、殺到別人, 還有眼睛啦,眼神也很容易殺過來,「殺、盜、淫、妄、酒」好守嗎?(不好守)那個戒律不容易呀!當你的小孩覺得你特別和善,像佛一般呀。你的殺就守成啦!你的殺戒就完成了,所以「殺、盜、淫、妄、酒」,不容易呀!慢慢參悟,有勇氣。
◎ 用五戒來涵養自己的內在之外,還有其他很好的方法?(講師:如何涵養自己的內在?剛才我們陳姐講用「五戒」。)徒兒們要記住凡事起頭難,也得先從容易的開始著手。每一個人盡自己一點點的心力,一點點的心意,一點點的綿薄之力啦,你就向道呀,向道德邁進了一步,不要認為是天高皇帝遠的難事。道呀!時時垂手可得,處處皆可觀道的跡, 都可以看到道的痕跡,道德存留下來的痕跡。
◎ 什麼是「道」?什麼是「德」?「道」是你本來擁有善良的心,「德」就是你流露出來美好的德性呀!身為一個人,在天地間你要做好事,就是有道、有德之人。你要是起不好的心,懷不好的心,投機取巧、勾心鬥角的心,所做出來的行事作風,想必也是沒有道、沒有德呀!常常聽到缺德之人,就是說人做了不好的事情,人家就說他缺德,缺德等於沒有道,善良的心、良心蒙蔽了。
◎ 今天來聽道理,為了探討真理,研究道理外,還要不忘記往自己心裡面看起,往自己種種內在反省開始。講師說的這些,我是不是有犯到?是不是還沒做到?這個就是修道人,這個就是在充實自己內在涵養的部分呀!所以,最粗淺的一句形容話「改毛病去脾氣」,就能夠充實自己每一個人的內在涵養。
◎ 徒兒們!老師像機關槍一樣,噠……一直講啊,你們耳朵也是一直聽。可是,眼皮越來越沉重, 眼神迷濛已經告訴老師啦!(講師:再累也要撐起來,我們宋朝濟公活佛現在就在我們眼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定要把握。) 在你眼前的這個是冒牌貨。(講師:是借這個小女孩的身體、靈性是濟公活佛的靈。)真的讓你們看到呀,你也嚇一跳。善歌呀!一樣是同一條曲子,換了不同的詞,你們就亂啦!就算是大羅金仙來到你面前啦!你也是亂呀!你也是有眼不識(泰山)不止泰山哦!(活佛)有眼不識真佛啦!
◎ 所以,你們的眼睛在那裡?(在玄關)玄關在哪裡?說得很直接,有更形而上的呀!老師傳三寶呀!開你的竅這是個形式,但也是一個提醒。真正的,每個人要靠自個兒修,自個兒成就,用無形的三寶,有形的三寶。粗略的、概要的要先記住這個有形的三寶,修修自己的身,安安自己的心,三寶很好用呀! 常常記住三寶。
◎ 無形的三寶,等到日後徒兒們的功力越來越深厚的時候,自然一旦豁然貫通焉,這叫一貫心法真傳。 現在,先不說這麼玄的,先說說自個兒的良心,先看看自個兒的行為,你現在的為人處事、做人有沒有合格、標準啊? 不只在外面社會上的,甚至連在道場上呀!同修手足、兄弟姐妹之間,你有沒有結好緣?你有沒有做好人際關係?你有沒有修好自己呀? 時時調整自己,時時融入大眾、融入道場,這個也很重要呀!而不是說我修道,光喊口號,沒有落實是不行的。
◎ 如果每個人都不知道觀照自己,不知道時時警惕自己的脾氣毛病別發作呀!就算你在道場盡了一輩子力,也沒有任何的意義,甚至沒有任何的成就呀!這是相當實際、相當危險的,為師不得不提醒大家呀!往內看看自己,修修自己最重要了,只有讓自己更有智慧更清明,脾氣毛病減到最低,才能夠做最有益衆生,弘法利生的事情,才能真正幫助衆生,成為衆生的墊脚石,而不是成為衆生的絆脚石呀!
◎ 徒兒們!為師都看不到你的眼睛了,雖然為師眼睛也不大, 可是看得很清楚喔!( 講師:老師用慧眼、佛眼看,我們是用肉眼。)唉!徒兒們都是小心眼,小心眼很容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呀!這個是最要不得的。
◎ 現代的人!很多的文明病!不止是身體病痛的文明病,心裡面長期下來生病了,心裡很多的文明病呀!心靈上的障礙特別多,小心眼特別深,被害妄想症特別多。那要怎麼辦呀?(修道)以道來拯救人心,把他拔出苦海。
◎ 但是,不要拔來拔去,自己也淪陷了。你想幫助別人,但是自己脚步站不穏,道理研究不通透,結果一起栽了,這個就得不償失了。既然要學習、要研究,就透徹,就始終如一、貫徹到底,這樣才有所成長跟獲得。
◎ 很多事情的善與惡,是、非、明、辨都得靠自己。為師打開了生死一竅,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智慧,來觀照世間上的事情,來分辨、分析世事與人事。求佛?求天?求人不如求己。這個「己」呀!老師得說這個「己」是非常清楚的自己呀!不是充滿脾氣毛病,充滿任性衝動的自己,要求的是一個有智慧的、客觀的自己。這樣求才有效用,要不然你就得轉而去求善知識,去求師者。因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講師 :我們濟公老師是天命明師,祂最大的志業就是傳道。授業是一般的師,像傳授你裁縫的技術、工程的技術,這叫授業。解惑?法施,修行人他對人世間的道理有所理解,可以幫我們解人世間的疑惑,但要幫我們解脫生死還不到那個程度。只有(老師)領有天命的明師給我們一指點開竅,才有辦法讓你超生了死,這才是真正的傳道師,不是授業師、不是解惑師。)才能夠讓你有超生了死的機會! 但是這個機會得每一位徒兒,每一位修道人自個兒把握呀!你要不要超生?要不要了死?操縱在自己手上,就像機會與命運一樣! 你抽到的牌是什麼,你願意不願意去嘗試? 既然認定它,操之在手!你要進步,而且要進大步?還是進小步?都是看自己去創作!修道也是這樣,你的人生也是這樣。
◎ 我們的歌到底唱到哪裡了?(講師:多情總為……)(無情傷)我們會痛苦煩惱,因為太……)(太多情)(那可以無情嗎?)(不行)(講師:誰多情?我們的老師多情,希望大家都能成為佛子,但是我們有多情嗎?)(沒有、我們無情)你們是無情無義的啊!(眾笑聲)(講師:我們不能變成無情,不但傷到自己也會讓老師傷心),還是要來多情一下。(我們濟公老師在南宋還沒有出家之前,也是一位才子,琴棋書畫樣樣都會。)多情總為無情傷呀!太多才情,帶來了太多的牽纏呀!真要老師唱、(真正的佛音啦!)(老師應大家請求教唱聖歌,唱完眾人鼓掌)
◎ 活佛不是蓋的!你們也是小活佛,不要忘記,我是師,你們是徒呀!既然有活佛之名,你們也沾沾小活佛之名呀,不要自暴自棄。時時刻刻對自己有信心,時時刻刻以自己是小濟公、小活佛自許,你就多了三分道氣,減了三分的人氣!你會多了幾分道心,而少了幾分人心。說道氣,說人氣,咱們徒兒們會說老師我要人氣,人氣很旺比較好。不說人氣,說道心,你有多幾分道心自許,你就會消失了幾分人心。
◎ 道是時時刻刻,二六時中,道都在你心上,都在你的腦袋瓜子,都在你身上。不要忘記你也是小活佛,你也是成佛的候選人,你修道時時刻刻得戰兢謹慎!小心言語、行為,做好表率,好好做一個人。當有歪念頭,有負面想法出來的時候就守玄。守玄怎麼守?什麼叫做守玄?(班員點頭)那你怎麼點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在佛堂裡面、在同修之間,知道任何的道理、知識,大家互相分享。你就算不知道,你就算沒有學富五車,你也可以很坦然地去請教其他人,這就是同修、道友之間的心量、雅量,而不是隨便去評判他人,「他懂什麼、 懂得少,看不上他一眼」,不行! 小活佛沒有這回事; 小濟公! 也不是這個行為的,不要任意輕看他人! 不懂跟懂其實是一樣的,一樣的佛性。
◎ 看在佛性、看在自性的點上,大夥是一樣的,沒有誰高誰低、誰大誰小。誰最大?天最大,你比得過天嗎?沒有人大,沒有人小。大家都還得學、還得修、還得做!而且要做的歡歡喜喜、做得心甘情願。修、學也是這樣,辦道更是這樣。
◎ 守玄懂不懂呀?守玄,來守玄。(老師請講師講解)(講師:剛才說三寶有有形的三寶!還有一個無形的三寶,有形的三寶就是老師幫我們打開的那個地方,叫玄關竅,你的意念從那邊出來。所以當你心煩意亂、心不平靜的時候,就把萬念歸在一念,就是守玄,就守在那個地方。等你心平意靜的時候,不要永遠守在那個地方。像我們在學腳踏車,剛開始你專心在把手上,等到你自在的時候,心不要專注在那把手上。所以我們剛開始從有形的三寶守玄,心平自在就放下,變成一個無形的守玄。無形的守玄就是你起心動念,通通都要非常的小心注意,一起心動念,我起了一個不平靜的心,那時候趕快反省回來,放下!放下!從有形的守玄進到無形的起心動念,時時刻刻去覺察它,就是起心動念那時候就是無形的守玄。當然,後學也是在文字上琢磨,還要請老師慈悲。)
◎ 老師希望大家呀!多多把三寶放在心上,有事沒事心裡頭唸一唸,大腦想一想。不要盡是看人,盡在外面打轉!轉久了,你的心迷失掉、模糊了,都不曉得。常常有空沒空靜下來,坐的時候先想想我的心,我的三寶,無字真言唸一唸,都很好用。當你越用到這些,你才越有三分道氣呀!
◎ 每個人一生忙忙碌碌都為了什麽呢?活著忙忙碌碌,修道辦道也忙忙碌碌,都是為自個兒打算呀!修道是修自個兒的心,你都沒有下修心的功夫,請問你修什麼道?你辦道又辦什麼意義的?自身都要有道,本來都有道,但是,因為心都抓不住!善良的那顆修道心要抓住,再來面對人事、處理你的生活,才是最好最佳的狀態。徒兒們!只有充滿智慧、清淨安詳的你,才能夠保持在最佳狀態,才能夠最活潑玲瓏應事,才能夠最沒有煩惱。
◎ 三天法會坐下來,這三天當中呀,可說是你一生當中最清淨自在!什麼事都不用想、不用管,就只管眼睛管耳朵就好了。耳朵注意聽、眼睛去觀察,心就在這裡,心有沒有在這裡?(有)老師看你,不一定是質疑你,有時候自己怎麼修,怎麼辦的都不曉得,別人很清楚,旁觀者清。(講師:這叫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 以一個人來說,當局者是誰?(自己)那旁觀者是誰?(別人,道親、同修);以自己來說,當局者迷是誰?(假我、肉身)那旁觀者又是誰?(真人、真我、我們的自性)。
◎ (講師:這個「人」字幾撇(兩撇),這叫一陰一陽之謂道,我們這個肉身有形叫做「陰」,這個無形的自性叫做「陽」,這兩個結合起來才叫做一個人。我們沒有這個身體,這個本性也顯現不出來。如果我們為這個假人,就叫做當局者迷,一迷惑就六道輪迴了。旁觀者理性,沒有欲望,理性就是真我,真我一清醒時叫旁觀者清。今天我們求道了,要盡量當作旁觀者清,把自己的良心本性展現出來,這就是真正的人叫做真人,所以有真人跟假人。)
◎ 當遇到事情發生了,當局者的自己容易迷惑!容易轉不出來。事實上,也有一個旁觀者在那邊很閒、納涼的看得很淸楚,那就是自己的良心呀!你是把良心請出來?還是讓自己繼續當局者迷,繼續迷惑下去?一人分飾兩角,一個人有兩個角色。那個角色,二就是一,一也分為二,沒有用功、用心的就是聽不懂。老師說過了,一旦豁然貫通,就懂啦!那是得自己行過、遇過、走過就懂了。抓住自己的真人,控制自己的理性,不要讓自己永遠都是當局者迷。迷、 迷、 迷, 忙、 茫、盲,不了了之。求道也是白求,修道更是白修,辦道也是白辦的,空忙一場。
◎ 好了沒,怎麼弄個仙丹那麼久(講師:今天老師要煉仙丹給我們喝)(謝謝老師慈悲。)所以老師「仁至」,「仁至」的意思是什麼? 大家動動腦筋!( 講師:我們經常講一句成語「仁至義盡」,今天老師從訓文裡面,幫我們又挑出來「仁至」兩字訓中訓,「仁至」是什麼意思?你們看這兩個人,一個真人、一個假人,這兩個人配合在一起就是一個「仁」了,你要行你的仁慈心、慈悲心要藉這個假體,心經才有一句話,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就是色,這個就是(空)兩個配合起來,你才可以行仁行義,把你的本性良心藉著這個肉體,行出來就是德,本性良心就是我們的道,道德就是仁慈,就是仁至義盡。)
◎ 老師呀!對徒兒是仁至了,徒兒們要不要對老師義盡呀!(要)徒兒們說的!在佛前說話要小心!(講師:佛前立愿?)(永難改)不要徒兒?(信口開)
◎ 怎麼仙丹都煮熟!這仙丹,濟公本來打算給大家煉個冷的,結果沒想到熱呼呼!熱呼呼怎麼喝?不過也好,送一杯温情給大家。(講師:我們謝謝老師慈悲)在座的人,人人有份,不要大小眼!不夠的人要說,沒有的人也要講,互相好不好?(給老師、老師先)留著留著,老師最後。(老師批歌訓中)(講師:我們感謝老師慈悲,天恩師德,請大家誠心敬意的來飲用這杯老師賜給我們的水果茶。)
◎ 學習呀!就是放下身段。老師都說了「不知」就是「不知」,「知」就是「知」呀!可貴的是懂得求知呀!不要不懂杵在那,對事情也沒有幫助。倒不如化「被動」為「主動」。主動去了解,虛心謙卑的去求敎,收穫的也是自己呀!
◎ 仁字呀,每個人都有仁德之心、仁德之性,要發揮到「極致」,發揮到「極處」來。那怕是一點點的心力、一點點的力量,都讓他徹底的釋放出來,這個「仁心仁德」流露出來,這個就是「仁至」啦!這個「仁」呀!送給在座的徒兒們,希望大家都常常懷有一顆仁德的心。懷有仁德之心以外,也要讓它表現出來,不要吝嗇、隠藏、不願意表達出來。當你們仁德之心流露出來了?讓周遭的人感受你的温暖、關懷,這個就是「修道」,這個就是「道情」,而不是世俗的情了。
◎ 每一個人都有仁心,「仁德之心」不要忘記了,每個人都有最善良、美好的一顆心,不要吝嗇、隱藏起來。每個人都能夠發揮一點點綿薄之力,一點點的心意、誠意,這樣就足夠了。這個就是修道、學道的一個很大的進步,跨出很大的一步!這個就不容易。而且要發揮到極處呀!每一個人都想要保留自己的實力,怕別人比自個兒強,但修道、學道、辦道的觀點上,不需要保留自己的實力。鞠躬盡瘁,實力完全顯露無遺,仁至,這是最美好的德性。
◎ 你不要隱藏你美好的一面呀!怕招人嫉妒?佛陀、仙佛們都顯露出最好的精神讓衆生來學習,難道衆生會嫉妒仙佛、佛陀嗎?( 不會 )是呀!所以絶對要對自己身上的道,有那份的信心,對這份信仰有那份信心,流露出來就沒有錯了。流露出來都是充滿智慧,充滿慈悲的愛心。不用担心別人會嫉妒、小心眼,即便別人嫉妒、小心眼,那也是別人的事,自己的心,如如不動才重要。
◎ 好的事情、事物堅持到底,修道也是如此,走正確的一條路,方向堅持到底,就沒有錯了。「仁至」送給今天的徒兒們,能夠給徒兒們的東西實在是有限。一場法會來到這裡跟徒兒們見見面、講講話、打打笑、喝喝茶、喝喝仙丹、唱唱歌,何等的快樂。但是,這個快樂畢竟還是短暫的,眼前一下就消失了,要把這種快樂延長到無限,記住這份快樂,記住這份瀟灑、灑脱,去對待、勸化衆生,勸化自己內在的衆生。
◎ 這份記憶呀是每個人專屬的,每一班都是不一樣的。有了這一班的同學,下一班的同學又不一樣啦!緣份實在是可貴。徒兒們不要覺得說坐一坐、聽一聽就沒事了,其實想一想呀!還有很多是值得珍惜跟感動的,自己去觀察發覺。
◎ 千言萬語!老師想對徒兒們說的話呀!就像爸爸想跟自己的孩子說的話,永遠也說不完,永遠時間不夠用,都是調寄在歌詞、訓文當中、大家在聊天、說話當中送給你們,期許大家。
◎ 人一出生,從小到大,總是有種種的美夢、理想要追求,一旦求了道,進入道場當中呀,也會有更高的理想與崇高的志向去追求。老師都希望,假的和真的,徒兒們自己分清楚,能放的就放,不要太認真!要不然,最後都像一陣秋風颳過地一場空。只有自己的自性,離你自己最近,只有你的自性不會變,不會毀滅!所有的有形有象的物質,都是短暫的,百年以後都不是你的,這種的物質、這種的假象,真假要認清楚。善用它,不要被它綁住了。
◎ 妻恩子愛也假,名利富貴也假,金銀財寶更是假。但在假中也有它的真實性。因為得養活你,所以好好善用它,而不是被它綁住。最主要的人生目的!好好修道,好好自己了道。
◎ 「修道」是一輩子的,漫漫的修道日子當中!老師陪着徒兒們,只要徒兒們的心真不變,追求的是真,追求的是大公無私,是慈悲的,老師永遠堅持到最後呀!
◎ 這顆道心不要像火苗一般,這麼脆弱就熄滅掉!現在只是小小的火苗,好好呵護它,以後變成火把!火把以後變成太陽一樣,師尊如日,師母如月,日月長明,真的如太陽般,大家都是小太陽,人家說星星之火可燎原,不要小看這個星星之火,永遠對自己要有信心。老師永遠對小活佛、小濟公是有信心的。就像講師說的大家要爭氣,爭氣不是一時的意氣用事!老師要的是細水長流的一顆真心,一個道心,哪管環境的改變、時空的改變,這顆道心都不要變。
◎ 唱「換到千滴涙」送老師好了,你們最拿手的一首歌。徒兒們!不要哭了,擦乾眼淚,把眼淚化作一股力量幫助老師,老師也永遠幫助可愛的徒兒們,師徒縱然情長呀,聚散難免要分開的!化這股力量付諸在衆生身上,這是老師最大的期許,老師希望徒兒們不要忘記,徒兒們!(有)跟老師揮揮手,再見。
善財童子簡介:
據佛經上講,善財童子原是天竺國福城一位長者的兒子,當生之時,家中種種珍寶自然湧出,因此相師為其取名為「善財」。善,就是多的意思。
善財聰明活潑,深得長者的歡心,但他卻視錢財如糞土,熱愛真理,一心修行佛法。此時,文殊菩薩正在城東莊嚴幢娑羅林中大塔廟
說法。善財聽完文殊菩薩的開示後,頓然發現了人生的真正方向,立下了成佛的大願,決心學習菩薩的偉大修行。文殊菩薩教導他要廣泛訪求善知識,汲取他們各自的實踐經驗。就這樣,善財告別文殊,開始了遊歷尋訪的旅程。
他歷盡艱險,遊歷了一百一十個城市,參訪了菩薩、比丘、婆羅門、長者、商人、醫師、國王、佛母等五十三位善知識,最終得到普賢菩薩的點化,得成正果。善財童子在第二十七次參訪時,遇到觀音大士,教以慈悲心利益有情的大悲行解脫門;第五十一參遇到彌勒菩薩,得一生佛果三世之境界,入不忘念智莊嚴藏法門;最後第五十三參,參拜普賢菩薩,悲智圓滿,入普賢行門。
這個體驗生命真理之旅程被稱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寺院中,觀世音菩薩像的左側,有時也設置善財童子像,就是取材於他歷訪名師的過程中,參謁觀世音菩薩而接受教化一事。因此,自古以來,善財童子即為佛子虔心求法、即身成佛的典範。
哪吒三太子慈悲白話訓(10月25日)
◎ 今天來這裡做什麼?(開法會)開法會,第幾天啦?(第二天)那你們有聽到很好的道理嗎?(有)那說給我聽好不好?一句也行。你們既然都聽得懂,那應該就可以說啊!(道的尊貴)道的尊貴在哪裡啊?好話一句不嫌多,(超生了死)可以超生了死,她講得對嗎?(對)兄弟啊,對嗎?(對)那你怎麼不回答呢?對,道的尊貴就是可以超生了死,你們真的聽懂意思嗎?不懂的舉手,不懂超生了死的舉手,Not Good了啦!站起來,講師你看看,你說得口沫橫飛,人家還是不知道超生了死什麼意思。(翁講師:我們還是沒有師兄厲害,因為我們還是在修)我怎麼會,我只會吃,我只會吃糖果。你們真的都不知道超生了死的意思啊?真的都不知道,是不是?(是)很誠實對不對?你們都沒有說謊,對不對?(對)怎麼講話扭扭捏捏的呢?師兄我今天又不是說英文,是就是,對就對,有就有,是不是啊?(是)好誠實喔,我們吃糖果(翁講師:我們為什麼要吃糖果?甜甜蜜蜜,家庭就和樂,家庭和樂,我們能不能渡人?嘴巴甜就能夠渡人啊!四攝法裡面就有一個啊!)你好會講喔,吃糖果要甜蜜蜜,可是不能巧言令色、花言巧語。師兄一人拿一顆下去,領到糖果的就請坐下。(謝謝師兄)心裡感謝,舉個眉齊就好了。
◎ 我們做人第一就是要講信用,對不對?所謂信用就是誠實,所以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聽得懂嗎?(又聽不懂)還很模糊、模稜兩可,你們回答錯我也不會修理你啊,我也不會打你屁股啊!真正的知道有兩種,一個是真正知道,一個是真的不知道,這個都叫做知道,我有沒有講錯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就是這個道理啊!剛剛不是說嗎,做人要誠實,要守信用、誠實啊!因為你們很誠實說不知道,其實這個就是「道」。
◎ 現在的人真的都是好面子,明明都不知道,明明什麼都不會,他就說我行,我可以的!這就不是「道」,根本不是做人的道理。所以修道,道的尊貴超生了死,可是第一步就是要恢復赤子之心。知道就知道,不知道也不會怕人家笑,因為我還在學啊,對不對?還在學習,我不用打腫臉充胖子!認為我高高在上啊!這就不是學道的意義。所以要恢復赤子之心哪!赤子之心怎麼恢復?(翁講師:就是沒有分別心)沒有分別心,繼續,(沒有對待)分別跟對待。
◎ 你(某壇主),恢復赤子之心了沒有啊?(在學習)那你的草(指鬍鬚)沒有剃喔!你看看這樣子的面貌,有赤子之心嗎?基本的禮儀容貌有達到標準嗎?(沒有)你說我很忙啊!我賺錢沒時間,那就是你沒有照顧好你自己的赤子之心。我有沒有講錯?(都對)那我等一下就講個錯的喔!
◎ 你基本的打理可不可以啊?(可以)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乾乾淨淨的,從頭清清爽爽,對不對?這樣子恢復赤子之心比較快啊!因為你有這個想法、你有這個心,那你的心也慢慢就會乾乾淨淨、清清爽爽的,對不對?但是師兄不是叫你們每一個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花枝招展的,然後男孩子乾道打扮得怎麼樣?(講師:後學不一樣,因為後學就只有這麼一套衣服)那人家會不會說你寒酸啊?(洗得很乾淨)沒有怪味。(不敢有怪味)對啊!不能夠過頭,也不能夠馬虎邋遢,對不對?基本的禮貌就是儀容外觀自己打理好、管理好、整理好,對不對?(對)來到佛堂素素淨淨的,有沒有?可以學,對不對?(對)所以恢復赤子之心先從外在的、有形的、日常生活的,自己學習起,自己慢慢要求起。不要認為說我就是大剌剌,我無所謂,我不給別人看的,行嗎?(不行)有時候人家對你心裡有話,擺在心裡不敢講而已,人家嫌棄你的部分是不敢跟你講而已,其實你還有很多都不曉得,你還有很多要改進的,人家不敢跟你講。所以修道人、學道的人要先從自己要求起。
◎ 佛規禮節要怎麼樣啊?來這邊是不是學佛規禮節?是不是要學習感恩?能夠聽到那麼好的道理,你們真的很有福氣,不要小看來這邊開法會,坐在這邊聽,輕輕鬆鬆的,其實你們要來這邊,老師可不輕鬆的。老師你知道誰嗎?(濟公老師)知道嗎?(不知道)就有人不知道老師是誰,你們都不曉得,你們拜仙佛為明師。你們都不曉得,你們這一班要來開法會,老師是用了多少心力、想盡多少辦法,讓你們順利來的。每個人都有業力,六萬年的因果債,你們能夠順順利利,也是得老師好求、好拜託,千拜託、萬拜託,跟你們的冤親債主打商量的耶!仙佛也是希望你們能夠發心明理,有這麼好的佛緣,能夠發心明理,聽道理以後,順順利利修辦道,更有機會去了了自己的業債。所以你們不要小看你們坐在這邊輕輕鬆鬆,有時候愛聽不聽,有時候又不老實、不遵守佛規,心都不在這邊,這不應該的,知道嗎?這樣子真的會辜負天恩師德。
◎ 心有沒有在這裡?(有)真的嗎?(真的)要拿出真心對不對?(對)師兄我不是要你們一直喊口號啊!口號喊得特響亮,結果做的時候都跑掉了,實行工夫根本不行、不夠,都沒有感受到天恩的浩大、老師的辛苦。所以我今天來,老師是叫我先來看看你們,老師特忙的,老師太忙了。全世界、全球這麼多的班程、這麼多法會、這麼多眾生都要老師到,都要看老師,你說老師累不累啊?(累)可是他們也不曉得,甚至都不曉得老師是誰,多冤枉,老師多委屈。你們的一句答應:「好,來。」老師就要多累啊!老師要替你們安排很多你們看不到的,所以三天的這一班法會,不要小看它的意義,你們世人實在所能感受到、眼睛看到的太有限了!你們都看不到很多無形界的,以及超出三界的事情。老師因為你們的一句:「好。」他就要做牛做馬,賣了老命!
◎ 今天我們是不是都是來自他鄉異地?(是)他鄉異地聽得懂嗎?(聽得懂)每一個人都是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故鄉、不同的國度對不對?(對)而且更是在這個凡間凡塵已經流浪了好多年,我們真正的故鄉我們都回不去。因為我們回不了,所以我們其實都是流浪他鄉異地的遊子,那遊子也要找路回家,所以只有好好修道,走修道這條路,才能夠真正讓你的心靈回到故鄉。故鄉在哪裡啊?(理天)理天沒有那麼好登上去的,就憑你們這樣的功夫還早得很。所以做人要誠實,說出去的話、發出去的心願,一定要趕快把握時間去做,你發出去的心願、發出去的愿立、說出去的話,一定趕快去實踐。自己的脾氣、毛病,趕快看清楚、趕快修、趕快洗乾淨,不然來不及了,懂嗎?
◎ 你們真心認真上課,就是對上天最好的回報跟最好的回應。要認真的上課,不要有二心,一心一意,聽道理有疑問,沒關係,這樣最好,咱們可以來互相切磋,真理是不怕怎麼樣?不怕你來懷疑的,真理永遠都可以經得起你的探索,懂嗎?就怕你的人心很多,你的歪理一大堆,你的執著特別深,你都不接受善知識的好話,都是你自個兒想的那一套,那這樣你要修道,你要改毛病、去脾氣很難,懂嗎?(懂)
◎ 大家是不是肚子餓了啊?(沒有)要不然為什麼嘴巴張開開的啊?想要吃飯對不對?(講師:我們還要聽道理)還要聽道理,那我們要繼續加油喔!好不好?(好)不要再三心兩意,好好守這三天的佛規,做一個標準的班員,好不好?(好)因為你們的第一班是特別的、是特殊的,老師要我來這邊也是希望跟你們結個善緣。希望你們都像仙佛一樣清靜,都像老師一樣公心、慈悲心,好不好?(好)好啦!好好聽課好不好?(好)各位兄弟姐妹們再見囉!
活佛師尊慈悲白話訓(10月26日)
◎ 這個道好不好啊?(好)好,那該怎麼做呢?後面說得比較大聲,前面還在觀望評估中。後面說得那麼大聲啊!道好啊!但是也要從自己身上表現出來對不對?不能只是說口頭禪,口頭禪誰都會說,而且說得一個比一個精采,最終還是要有實踐道行的功夫。雖然法會是講一些基本的道義,新的人姑且聽聽,舊的人也要去複習複習,再三的咀嚼這個真理。不要認為說三天我來這裡沒安排到事情,沒事情做,我就在晃蕩、就在蹓躂。道理是值得一而再、再而三去聆聽,然後去昇華的,懂嗎?(懂)不要認為說坐在椅子上去聽道理都是班員的事情,在座與會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多聽聽道理。與其聊是非,還不如多聽幾句真理來得實在。所以每個人都把自己個人因素、個人想法都先放下,來客觀的、親近的來聆聽法語,攝受真理,這樣子不是很好嗎?
◎ 徒兒們哪!(有)不錯喔!叫了有回應喔!徒兒們!(有)早上精神好不好啊?(好)前面精神萎靡,有沒有啊?(有)你看看,一天早晨的開始就精神不振了,那怎麼辦是好?(翁講師:老師,大概他們沒有聽清楚,會錯意了,他們精神都很好!)精神很好,眼皮很重,有沒有?(沒有)有!腰桿都直不起來啦!每一個人都駝背成這個樣子。所以有時候外在的形象能夠提昇內在的士氣、精神,懂不懂?(懂)尤其是乾道,要拿出你們的浩然正氣、陽剛之氣。
◎ 說到乾道要有浩然正氣、陽剛正氣,還有精神。那坤道也是要有陰柔之氣,要柔柔順順的,隨方就圓,對不對?(對)可是現在的時代不同啦,怎麼個不同法啊?怎麼樣不同法,知道嗎?徒兒們知道嗎?(請老師明示)就是乾坤顛倒錯亂啦,男不男、女不女啦,男孩子變成女孩子的樣啦,女孩子變成男人婆、男人的樣啦,有沒有?(有)現在這個社會時代、人心變化太大啦!所以道理是要復古的,要撥亂反正。男孩子乾道該有什麼樣子,就做乾道的樣子,坤道該有怎樣的姿態,就表現怎麼樣的本份。不能說現在什麼時代啦!我就是男人婆!太剛硬不好。男孩子沒擔當、沒肩膀也不好,總不能都是吃軟的啊!所以研究道理了才明白乾道有乾綱,坤道也有坤綱。學就是要學這個,修正就是要修這個。事事都能夠合乎中庸之道是最好的,乾中有坤,坤中有乾,剛中有柔,柔中有剛,這才是剛剛好,這個才是修行的工夫,這個更是內外功修行的工夫。不能說我乾道我大男人,就得聽我的,我說了算數,這樣子太過是不行的,太剛硬不會轉圜是不行的,懂嗎?(懂)所以乾道男人們回去不要逞個大男人的樣子行霸道,那是行不通的。那坤道也不能夠回家還是一個潑辣的樣子,兇巴巴,這樣子不行,家庭不會和諧圓融,不會美滿,永遠都很容易烏煙瘴氣的,懂嗎?(懂)所以學道、修道也不是光是聽玄妙的道理,也要從你日常生活中開始下工夫。日常生活中你的做人處事、應對進退,還有日常生活中你個人的習氣毛病開始改進、開始刪掉,懂嗎?(懂)徒兒們!(有),下次老師叫徒兒們的時候,要大聲的應,知道嗎?(知道)要不然徒兒們會睡著了喔!當老師叫徒兒們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又有人要睡覺啦!所以老師就不得不提醒一下,再不行的話就要打下去,才會有精神。
◎ 現代科學的東西要善用,雖然我們不倚重它,但是得善用。如果善用的話事半功倍,但是不善用,真的是會害人不淺。現在的電子產品、文明科學就是這樣。
◎ 徒兒們會不會打醉拳啊?(不會)徒兒們在紅塵醉得厲害啦!顛顛倒倒!有沒有看過醉拳?(有)醉拳是不是顛顛倒倒、搖搖擺擺啊?這個是不是徒兒們最會啦?還是最會推來推去啊?責任推來推去,工作推來推去,比醉拳還厲害。所以醉拳打得好就很漂亮,但是打不好的話,變成什麼?如果醉拳打得不高杆,功夫不夠,就變怎麼樣?會讓人家覺得很可惡,那個面目很可惡,所以要學也得要學得精。就像我們學道、修道一樣,既然跨入了佛門,就要學得精、學得準,不能只學皮毛、學外表。如果外表衣冠楚楚,每一個人模人樣的,可是內在還是不行的話,你說這樣子好嗎?(不好)對,不管是修道、學道,或是說你在社會上做人處事也一樣,如果內外不一致,甚至人面獸心的話,到最後這個不好的面具都會被人家扯破的。所以內心的修持更重要,保持內在美更重要。就算現在的時代、現在的社會,非常注重外表、外貌,但是內在美是不是更重要啊?(是)那徒兒們怎麼充實自己的內在美德?(多來佛堂學習、好好修)多來佛堂學習、好好修,還有呢?(好好做)好好做,做什麼?盲修瞎幹一番也,有幫助嗎?(沒有)所以做也是要做得對,事情做得對,就是圓滿,就是漂亮。盲修瞎幹一番到最後落得罵名一堆也沒用,是不是這種道理?所以徒兒們得小心,日常生活中總是有很多的道理、很多的理路、觀念可以讓我們去發現跟思考的,不是這樣子忙忙碌碌、庸庸碌碌,莫名其妙就過了大半生,莫名其妙你就垂垂老矣啦!這樣子過了一生挺可惜的。所以既然踏入佛門,有機會聽聞道理,你就多往自己的內在、內心去鑽研、去發掘、去觀照,這樣子你個人內在的精神層面,你的自性會更清靜,心靈會更祥和,你的內在會更提昇。內在提昇了,外表會不會改變啊?(會)有發現這種道理嗎?(有)每天都有照鏡子嗎?(有)在乎自己的,每天都會照鏡子,看我有沒有一天比一天瀟灑,一天比一天美麗。可是最好的不二良方就是從內在改造起,你內在心靈改造得起來,你的外表都不是問題了,相信嗎?(相信)所以進入了道門,在在就說一顆心,一顆心就是在說你的一個心念,你心念培養好的、正的,它就會發揮無窮無限的能量。但是你的心念改變不了,也培養不起來好的、善的,你永遠就是黑黑暗暗的,你永遠就沒辦法拿出智慧來,你永遠都沒有辦法把事情做得最完美、最圓融。這就在乎我們的一顆心,我們自己的心境啦!你心境夠高、提昇得夠美,你的美德足,你外表、行為表現出來的就是圓滿,就是一種美好,所以老師在在說就從你的心靈改造起。
◎ 心靈怎麼改造起?有哪幾種方法可以來做做看?(講師:感恩、懺悔、改過錯、去前愆,要改內外都要做到)今天大家生活好不好?(好)要什麼有什麼,想什麼有什麼,這麼多好的,除了自己的努力以外,要不要其他人的促成啊?(要)要不要其他外在客觀的條件去促成啊?(要)既然都知道,那要不要感恩?(要)所以需要感恩是在這些層面上、這些點上,自己去感受、自己去想感恩的事情,感恩的心是這樣出來的。你今天有這樣的日子,你今天有這樣的生活,唉呀!都是誰幫助我啊?都是誰扶了我一把,也是我自己努力爭氣,感恩自己也感恩他人。那懺悔呢?你平常犯了什麼罪過錯有沒有?(有)都有罪過錯啊?真的承認自己的錯誤嗎?都會看到自己有時候表現得不得當,情緒控制得不得當,對不對?你會傷害到別人,對不對?(對)要不要懺悔啊?(要)懺悔是懺悔自己不圓滿、做不好的地方,自己不盡心、不用心的地方,傷害到別人的地方,講話講不得當的地方,這個要懺悔,在日常生活中要懺悔。所以才說為什麼要有感恩的心,更為什麼又要一顆懺悔的心。當你知道自己做不好,當下馬上懺悔,馬上懺悔你就馬上進步。徒兒們!(有)如果再沒精神我們就要起立囉!如果起立的話,老師說徒兒們,然後你們講「有」的時候要起立,然後再坐下。徒兒們!(有)來,坐下(謝謝老師)注意喔!老師隨時就叫徒兒們囉!
◎ 這首歌(醉拳)本來唱起來是很輕快,對不對?怎麼徒兒們唱起來像老牛拖車啊?一開始就沒有精神,唱歌就像老牛拖車一樣。還是不熟悉的關係?(不熟悉)不熟悉沒關係,一回生,二回熟,我們再接再厲、不氣不餒,好不好?等一下看誰敢出來帶唱?老師洗耳恭聽。徒兒們唱歌幾分啊?(零分)零分啊!這麼糟啊!還是有聽到兩三句比較可以跟得上。所以徒兒們是很棒的啊!(謝謝老師)天下只要有心人,就沒有難事。修道、學道也一樣,天下沒有難事的,就是怕有心人而已。你有心想要做好一件事情,你就會用心,你就會下工夫、花時間,對不對?學到了就是你的,你得到了就是你的,所以徒兒們的醉拳打得好不好啊?(不好)不好啊!老師沒有說不好,在老師的眼中,徒兒們都是優秀的,都是挺棒的,每一個人都潛力無窮、潛力無限,只是在這個佛性還沒有很清楚,還沒找到方向之前,當然會使不上力,沒有辦法表現。但是當你們一旦方向很清楚,目標很知道,知道路在哪裡,徒兒們你們的潛力就會發揮出來了,你們自然可以發心,自然可以對天表白,然後奉獻自己一己之力,盡心跟盡力,相信不相信啊?(相信)。徒兒們!(有)怎麼坐得穩穩的,動作那麼慢,來,坐下(謝謝老師)當答「有」的時候,站起來之後馬上記得坐下,舉一要可以反三。
◎ 這個要怎麼吃?(指供品)解鈴還需繫鈴人。所以說要吃到佛果不是這麼容易的,還得花費工夫啊!所以修行也是一門學問,不要認為說聽得幾句道理,你就可以上西天啦!就像你吃了幾口素,就想要上西天,有沒有那麼容易?(沒有)沒有,在修道的旅程中,就像人生的旅途一樣,總是有起起落落、坎坎坷坷,但是徒兒們你的人生路程又是怎麼走過來的?不曉得,就這樣走來了,就是懵懵懂懂,一路跌跌撞撞、起起伏伏,對不對?修行的路也是如此,但是不容許徒兒們還懵懵懂懂。跌跌撞撞、起起伏伏,一定免不了,但是千萬不要再懵懵懂懂、迷迷糊糊了。以後要來佛堂,要來學道,自動自發,自個兒爭求,自己去爭取,這才是你自己的成果,才是你自己的成就,這樣子就不是懵懵懂懂。如果你肯定了道,道真、理真、天命真,你肯定這條路,不耽誤人,這種修行對我是百分之百好的,就自動自發,自己了自己的心願,自己奉獻,自己服務自己的心意,還需不需要引保師、點傳師以及前賢三催四請的?(不要)不需要。但是老師也能理解現在徒兒們現實環境中總是有很多的不允許,總是會有很多的難處,但是老師只求徒兒們的一顆心,你真正盡心了嗎?你真正盡了最大的努力了嗎?這才是老師要看徒兒們的表現的。而不是每次都能來佛堂,但是事實上都沒有進步,事實上都沒有改變,這樣來佛堂有沒有用?(沒有)要記住,當你在修道,當你在生活中你都沒有改變,你都不懂得自己自我檢討,自己好好改進的話,就算你每天來佛堂燒香磕頭也沒有用,聽懂嗎?有沒有聽進去啊?(有)所以打從內心願意去改變自己,知道自己不好的部份,全部改掉,全部刷掉,做一個全新的自己,這個是明德、新民進修班,新民率性進修班,另做新民。出了這個班以後,我改頭換面,我重新開始,重新開始我的修道人生,重新開始我的人生旅途,高高興興、歡歡喜喜的,好不好?(好)
◎ 你的良心、你的發心有多大,你就敢拿多少(指供品)。一人一個,物以稀為貴。大道寶不寶貴啊?(寶貴)可是現在在徒兒們的眼光裡,大道是賤賣,死拖活拉、三託四請才好不容易請你來開個法會,所以道已經被徒兒們賤賣了。所以出了班以後,知道道理這麼好,就要從自己身上散發出道的寶貴。你修到一個修道人的氣質精神,慢慢修,趕快改,你改得越快,你提昇進步得越大。
◎ 本能都不用人家教,所以修辦道,老師也希望拿出你們的本能本心來,不用人家催,也不用人家擔心,也不用人家後面趕,你就自然的知道好學道、好修道,好不好?
◎ 剛剛的歌有沒有人會唱?敢挑戰的?(有班員出來帶唱善歌。)他有沒有唱出一些標準來?(老師賞供果)這個果得來不易知道嗎?橘子裡面有幾瓣?不曉得,那就渡幾個人可以嗎?(可以)能力可以及嗎?(可以)渡幾個手足同兄弟姐妹回來可以嗎?渡他們求道,這個果才得的到啊!願意嗎?(願意)好!
◎ 還有沒有人敢出來唱?沒關係,老師也不勉強的,我們唱最後一次好不好?(唱畢)唱得不錯啊!你看!前呼後擁就完成了一首歌,對不對?所以老師的眼光沒有看錯,徒兒們都是很棒的,給自己一次掌聲鼓勵。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需要賞識跟激勵的,不管以後是做人的長官、做人的幹部,或是在下面配合人的,都是需要人家的掌聲跟人家的賞識,對不對?這個就是最好的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啦!這樣子你的人緣就會比較好,你的接受度、幸福度也會比較高。不管修道也一樣,在工作場合上也一樣,在學校同儕之間也一樣,都是需要互相讚賞、賞識跟激勵的,所以這個也是道啊!這個也是一種理啊!所以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自己去思考,自己去發掘的。
◎ 道無所不在,道在人身上就是一個理,你用理得當,你就有道。所以在人身上叫什麼理?(性理)在天呢?(天理)在地呢?(地理)還有什麼理啊?(物理、真理)還有什麼理?(道理)還有什麼理?歪理!那徒兒們目前是歪理還是道理?(道理)還是有時候歪,有時候道?性情中人,性子來的時候都歪了,心平氣和的時候就有道,這樣好不好?(好)這樣怎麼好?那到底是要都有道理還是歪啊?(道理)所以你的脾氣、性情、毛病出來的時候,你都是歪理了。你心平氣和的時候,你就道理又出來了。所以你說人的心奇妙不奇妙啊?都是自己的心,看清楚自己的真面目,好不好?
◎ 今天老師做了「義盡」這個妙訓給大家,上一班的法會,老師做了「仁至」,接著這一班叫做「義盡」,怎麼「仁至」這麼紅「義盡」這麼淡?(義盡用淺色粉筆畫)老師我滿腔熱情的「仁至」送來了,「義盡」卻輕描淡寫的出來(淡中知真味)那得要真淡。「仁至義盡」這句話有沒有聽過啊?(有)那是什麼道理,有沒有哪位徒兒可以說說看?跟大家說說看什麼叫做「仁至義盡」。在座的徒兒們懂這個意思嗎?知道「仁至義盡」但是不知道怎麼解釋,是不是?徒兒們目前的解讀是不是能夠知道「仁至義盡」的意思,但是不曉得該怎麼形容出來?並不是不知道什麼叫做「仁至義盡」。徒兒們!(有,謝謝老師)徒兒們如果眼神一渙散,老師要趕快叫徒兒們,心思一飄走了,老師要趕快叫徒兒們,趕快就給你拉回來這個當下、這個時刻。
◎ 「仁至義盡」套用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有相當好的情操跟表現的,是一種很好的風範跟精神。你對人「仁至義盡」了嗎?你對事情也「仁至義盡」了嗎?我滿腔熱情對待你,而你也盡義務本份回饋我了嗎?「仁至義盡」,「仁」跟「義」好不好啊?(好)都是人性的真善美,都是人裡面的本、美德。有仁有義,我的仁心、我的熱情、我的道心付予眾生,而眾生也回饋於我,眾生盡了道義的精神,這樣的「仁至義盡」懂嗎?但是縮小在每一個人的身上,你對每一個人你有「仁至」了沒有?你對每一個人你「義盡」了沒有?想想人家對你的好,你有沒有付出更多、回饋更多給別人,這個就是「義盡」了沒有。你不要都只是接受,你都不懂得付出,那這樣子沒有「義盡」,你這個人不夠道義、不夠義氣。所以你接受別人的服務、犧牲,你就要能夠盡自己的力量,也去服務、也去回饋,那你就做到了「義盡」的精神,你講忠、講仁義。相對的你對某某人沒有任何好處,但是你有一顆菩薩的心、慈悲的熱心腸,願意對他好,願意幫助他,這是你仁心的展現,你也可以做到「仁至」,你已經把你的仁德之心的情操表現出來啦!這個就「仁至」啦!但是做的當中,不要奢求、奢望一定要回報,有回報你就會有得失心,有得失、有失落,你就會痛苦,所以在行「仁至」之心的同時,更要超然、更要清楚,不要要求別人也要「義盡」,懂嗎?你對你的家人「仁至」了,你的家人有時因緣流轉也不見得對你「義盡」啊!徒兒們日後可以去觀察觀察,可以去體驗一下。當你對你的朋友「仁至」了,你的朋友也不一定能夠對你「義盡」。如果真的發生這些事情的話,徒兒們該怎麼辦?(某班員:不棄不捨,繼續做下去)不棄不捨,繼續做下去,是嗎?徒兒你能啊?(努力)目前的努力到什麼程度啦?(盡最大所能努力)已經盡最大的能力啦!如果你盡了最大的能力,你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啦!你會更標準啊!在修道、學道過程中,還有哪幾項標準還沒達到,趕快做到(好)好喔!佛前立愿不亂說的喔!要做一個標準的修道人,都有幾項標準,徒兒們好好努力,好不好?朝這個目標、標準,去讓自己達到標準,可以嗎?(可以)這就是「仁至」。
◎ 上天對你「仁至」啦!你也得對上天「義盡」,義無反顧的趕快服務、回饋眾生,這就是上天要你的「義盡」,懂嗎?每一個人都一樣,當你有那個熱忱付出在某人身上的時候,不要求回報,你求回報,你就不是「仁至」了,你的那顆熱心、熱情、善良的心就很容易變調了,起了化學變化,變成了你有所求,你又變成貪、嗔、癡、愛,人心用事了,不是一顆天心,不是一顆仁德之心對他人了,懂嗎?所以在做好事的時候,不要要求人家怎麼樣?(回報)只要是好事就努力做,對不對?人家總有一天良心會發現,對不對?要不要對你「義盡」也是他的事情,對不對?相對的,我們受到人家的好處要怎麼樣?(義盡、感恩)感恩,感恩也是一種「義盡」,義不容辭,還要做到更好,義不容辭,我要對別人更好,對不對?這是一種回饋,這就是「義盡」,懂嗎?所以「仁至義盡」送給所有的徒兒們,希望徒兒們在這兩項的拿捏當中,能夠更有智慧,不要都只是剩下痛苦跟矛盾,好不好?
◎ 「仁至義盡」也有一首歌。什麼人最容易被崇拜?你們最崇拜誰啊?(崇拜老師)你這個時候怎麼變得嘴巴這麼利啦?(講師:我們是老師的徒兒,要跟老師學習,要以老師做榜樣。)不見得要崇拜老師,如果要崇拜老師,那就是老師往自己臉上貼金,這樣是不對的。(講師:我們是借相明理,要以老師的慈悲與精神做我們的目標,將來才能成為小濟公。)崇拜偶像可以,但是你得對偶像物色了解背景清楚,你再來崇拜都不慢。如果你一味盲目的崇拜,哪天你發現他的真面目的時候,你能接受嗎?(不能)是不是自己就已經倒退三步了?你不能接受這個人曾經是我的偶像,竟然...這麼的不堪,你說幻象是不是破滅了?今天要能夠成為別人的偶像,徒兒們都可以,只要你做得標準,你的境界比別人高,人家就可以奉你為偶像崇拜。人家成為偶像也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你看現在的明星,籃球明星、運動明星、歌唱的明星,人家有沒有辛苦耕耘啊?(有)人家才成為偶像的啊!所以要做偶像被崇拜容不容易啊?(不容易)人家的成功不是平白得來的。徒兒們也可以成為別人的偶像,好好修道,修到工夫境界最高超,人家就當你是偶像來崇拜,相不相信?(相信)做不做得到?(講師:做得到)只有你做得到(講師:徒兒還在學習,徒兒只是把所有前賢心裡面想要講的話幫他們回答而已)話接得很快,但是要注意,做得到才說,做不到慢慢學習。所以偶像的崇拜,人家成功不是平白無故的。所以要做為偶像也得花工夫、花心力,不要只是看到人家光鮮亮麗的一面。講師我很崇拜,點傳師我更崇拜,偶像啊!有時候當幻象破滅的時候,怕考到你啦!那就完蛋了!當你看到人性黑暗的一面,你還要不要修道啊?要不要啊?(要)要的請舉手。舉一半是什麼意思啊?手太重了?手五十肩舉不起來?當你在學修辦的過程當中,覺得這個人很可靠,形象很完美,你無形當中不知不覺就把他當做偶像來崇拜啦!等到哪一天你不小心發現他的真面目,唉呀!真糟糕!這樣子我還要不要修道?(要)這樣就是三心四相人情道全拋了。這樣子當你發現了一些真相以後,你還能夠不動搖你的道心,那老師就安心了,老師就給你鼓鼓掌、拍拍手,這樣子就對了,徒兒們就是要這樣做,懂嗎?
◎ 來,看看會不會唱「崇拜」,有沒有人會唱?都不會,沒關係現在不要盲目崇拜,認真學,客觀中立。這首歌是老師對徒兒們的期許,希望你們好好做人、好好修道,更希望徒兒們在修道過程都能夠關關順順利利的。今天是法會第三天啦,時間很短暫的,出關了以後都要各自發揮,都把「道」帶出去發揚光大,好不好?(好)好啦!時間有限!為師能夠跟徒兒們見面的時間也很有限,希望徒兒們能夠把老師愛徒兒們的那顆心,也付出在眾生的身上,好不好?(好)(以下為老師唱善歌:換到千滴淚)痴心濟公,愛徒不改,但問徒兒知音何在。萬般感慨,仰望星辰,寄語東風送徒心懷。就算徒兒不理睬,自甘墮落也無奈。讓師哭千遍,愛心付流水,依然喚徒不肯回來。
◎ 徒兒們(有)老師愛徒兒的心,希望徒兒們都能夠體會,不要認為老師是虛無縹緲,老師都在你們的生活當中,都處處關心著你們,當你們有困難的時候,老師也一定在身邊陪著你們,儘量為你們撥轉,儘量為你們化解,好不好?(好)但是老師仁至了,希不希望徒兒們要義盡啊?要義盡,怎麼個義盡啊?(盡心、愛自己的心與愛別人的心一樣)常常以道為原則,把這個道心、這個愛心奉獻在眾生身上,好不好?(好)徒兒們(有),徒兒們(有),希望徒兒們一路上平平安安,不要再讓老師擔心,老師處處牽掛徒兒們,看到徒兒們還沒能明理,老師很心酸啊!所以徒兒們自己要好好表現、好好修道,好不好?(好)徒兒們(有)跟老師說說再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