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二○一五年十月十日 歲次乙未八月廿八日 發一奉天宮
          美國紐約慈音壇法會 仙佛借竅訓
   Yo Yo Come On Ready Go
   Yo Yo 這這修道就像一路的突破 都在娑婆悟透
   轉了念的想 看透是非因果 一路的突破 戰勝無明枷鎖
   Yo Yo Watch Out Come On
   (一)有緣相聚首 此生入道修 時光悠悠故人依舊
   紅塵中漂泊 流浪輪迴六道中 無止盡折磨
   一線曙光穿過 那黑暗的盡頭
   (二)大聲呼喚著 莫忘了真佛 漫漫歲月顛沛滄桑
   生滅亦不休 在這今生今世中 你堅定道走
   和我一起攜手 走天涯渡迷儔
   * 道在你心上 真誠才流淌 光明的道上 任你去徜徉
   人生有方向 聖凡皆擔當 了愿還故鄉 隨我走四方
   Don't come back
   這是我深切的感受 不應該流連 執著這種假我
   人我鬥 還在堅持往下行走
   亡失菩提心 伴隨虛心與假意
   逞己慾習染重 變得失去真我
   迷戀名相何時才會看懂放手
   克己兩字相送 復禮方能道從
   早已喊破喉嚨 依舊熱淚滿胸
   駕 駕 駕 Watch out
            調寄:自由飛翔
   俺乃
  爾師兄 太子爺是也 今奉
命 來至塵沙 進門參過
皇駕 再問各位可安佳
       
   


西元二○一五年十月十一日 歲次乙未八月廿九日 發一奉天宮
          美國紐約慈音壇法會 仙佛借竅訓
   故人在何方 紅塵中流浪
   恩怨長 情難忘 孤單中惆悵憂傷
   故人登慈航 修道回家鄉
   (天恩廣 正道往 心中依真理破相)
   故人未歸還 流露無盡思念
   路途遠 多艱難 南屏山師心牽
   故人快加鞭 哪怕有多遙遠
   (淚擦乾 天音傳 直到功圓果滿)
            調寄:鴻雁
   吾乃
  南屏濟公 今奉
命 來至塵紅 進門參過
皇容 再問各位徒兒們可安好啊
   徒兒受考魔 心一點點被反鎖
   道心再不朽 也磨成沙漏
   修辦的生活 雖難如意 平凡才持久
   放棄的念頭 在心中拉扯
   *修道的曲折 如浪潮中的泡沫
   用清淨智慧 換一個念頭
   煩惱如困獸 取捨之間 而漸漸執著
   如放寬心頭 反而更自由
   這道真天考人驗 自古難免 成敗一瞬間
   願徒能堅持走到最後 約定再相見
   *師徒攜手 傳道淨化娑婆
   困難中感恩心窩 師會陪著
   默禱徒平安修 還好徒有 自性靈光不朽
   這一路就算苦到 哭著笑著 也要修的灑脫
            調寄:情歌
          


   人寄天地之間因有思想感受行
   萬靈之首善良天性本自俱足固
   存心養性且自然不造安能源生
   平時廣閱詩書子道深居然其應
   立志胸懷遠大君其行得自逢授
   實是天道好還真理實難明右傾
   善惡兩途有別是非須自定左旁
   欲明性理自參悟今生豁然貫通
   死生速向此身渡無盡虛空巍峨
   時空轉瞬終歸幻滅流浪走一回
   一貫真機有緣者得逢勤修真我
   抱定宗旨真心不昧頭尾至始終
   效聖法賢古聖王之道亦在己身
   明理道修唯分虛實陰陽活潑用
   聖道慕戰持毫釐千里謹言慎行
   能聖身刻自落實聖凡閱歷豐富
   縱始終時兢錯節盤根葑菲之采
   望仁人勿懼恐學如逆水行舟難
   天理良心人各存輕重智慧自定
   捨本逐末枉費錯用心天理昭彰

   ︽志道︾訓中訓
   君子非其道不行 深造自得居安定
   自然能左右逢其源
   聖人終身慕道 時刻戰兢
   自持唯恐錯落毫分
   


    志道訓中訓
    太子爺慈悲白話訓摘錄
    ◎你的腳不及格,爲什麽他不及格,因為他沒有坐相。又可以翹腳,又可以撐著頭,多瀟灑呀!(點傳師:坐要有坐相。)
    ◎我可不可吃這個,這樣包的我吃不到,我要吃,你們才洗,我如果不吃,就放在佛桌,讓仙佛吃不用洗,你們說這什麽禮節。你看都是你,叫你洗你都不洗,你說不洗沒關係。人問私語如天上打雷,你們在竊竊私語。你在後面講給誰聽,前面的聽,後面的會都聽不懂。其實你們入道,也是一樣。你們剛入道門,一定是挺陌生的,沒有一開始就是很熱絡,然後很熟悉的。可是,人就抱持一個學習心,終生學習。今天你有這個緣份,進入這個道門,進入這個佛門,求了性理真傳大道,一定有你的根基,一定有你相當深厚的緣份,你才能夠讓你的引保師,帶你進入佛門的。
    ◎所以,這點就不要懷疑了。反應有時候是訓練出來的,可是在重要關頭的時候,就要表現的靈光一點。什麽是你人生重要關頭?什麽是你們目前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擺第一位的在你心中?反正都一樣, 反正I DON’T CARE!(講師: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賺錢、身體健康,是嗎?)賺錢的舉手(講師:是不是也要回答。大家都不要賺錢,身體健康,比什麽都重要。)身體健康才能夠賺錢。所以,還是身體擺第一,是身體健康第一的請舉手。這個師兄我該怎麼講呢?(講師:修道也要身體。)可是我們「道」,救人性命,不救人身體,那怎麼辦呀?(講師:人生只有一次機會的時候,你要選擇哪一個?最後關頭,悟道要了超生死,只有一次機會的時候。)你的重要關頭是什麽?你的人生什麽擺第一好了?師兄聽聽看,那不然我就要回來了。(講師:開荒設佛堂。)開荒設佛堂,是你的人生中目前第一位,是嗎?不敢講,那要回來了。(黃講師:是。)不要怕發心。你有那份心,自然就有那股動力,而這股動力,除了你自己內發的,更是上天賦予你的。上天給你的推進力,有時候是你不知不覺的,並不是全部靠你自己能力,你很行你才做得到。我們剛剛說了,回歸正題,不然來個插曲。在你們的人生中,現在心目中,第一位順位的東西是什麽?「健康」,身體健康。可是你們也要知道,身體健康是健康,但是健康要做什麽?你們拿來做什麽?(陳講師:做聖事。)NO,NO,他們是拿來賺錢,笑得很慚愧。你們有身體,你們有健康身體,你們想要拿來賺錢,賺更多的錢,要有車子、要有房子、要有孩子、要有錢子。這就是世俗人,可是我剛剛也說在先,求道的話是有個好處,就是救人性命,不是救我肉體,不是給你健康而已。健康只是一些附帶的附加條件,小小的利息而已。真正的收益是救人性命,這才是主要的收益,不是要賺大錢還是什麽。所以,你看修道人,身體不見得都健康。那難道修道是假的嗎?修這條路是錯誤的嗎?爲什麽他們還要拖著殘破的身體,也要來修道,也要來辦道呢?所以,世間人跟修道人,他們所求的都不一樣。修道人所求的是性命的大事,世間人所求是肉體上的快意。肉體上、人間上的舒適、舒服的,就這樣子。當你在身體有苦難的時候,你這個時候你的良知、良能,你的良心才會發現,才容易綻放出來。顯現出來的時候,就看你是發善願,去付出、服務,還是發一個私心,只是讓我身體好,以後我再繼續賺大錢。這兩種的分別、差別而已。但是有些人,真的因為身體的苦難,而立志發心修道辦道。結果身體也好了,修道辦道也一帆風順了,這叫「聖凡兼顧,兩全其美」,兩全都其美。其實這個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好的。
    ◎因為你拖著疲憊的、病重的身軀跟大家講話,大家都快病了。所以,人跟人之間是可以有互相關連的。一個家庭裡面,你這個人精神差,你的家庭、你的小孩,也跟著精神差。如果你都精神奕奕的充滿朝氣,每天都有感恩的心,我相信你們周遭的人,也非常歡樂,也可以很開心。有沒有這種感受過,當你每天的臉都很臭,都是想罵人的時候,大家也是跟著臉很臭。大家都跑光了,你不用講話,那個感受、那個氣氛,就覺得開始有肅殺的氣氛。媽媽們當你想要開打的時候,大家跑的跟什麼一樣,像逃命一樣。先生也不敢在家裡,小孩也不敢這麼早放學回家躲在外面。所以,每一個人的心情都有關乎,都有牽動他人的。所以,修道修心,你的心是有活力的、有正氣的、有道心的、是善良的,你周遭的人就會出現好人,就會有好的氛圍,看你有正氣。所以,每個人給每個人所散發出來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但是,修道要有一股修道的樣子,學佛就有一股慈悲的樣子。但是,目前大家還得要加油,你如果往心裡去改造,往心裡面下功夫,去改造的話,你散發的是「真、善、美」。坤道最需要美,怎樣才美,修道才美。修道才會真、善、美。所以,修道是要往心去上下功夫的,不會從身上、外在去下功夫的。外在的一切隨其自然,好也是好,不好也是好。最主要的就是讓人家,看出你內心一顆很善良的心,所散發出來的,是一個非常能夠讓人家去接受,非常舒服的感覺,這樣你修道就有在進步了。而不是一副武裝,隨時要戰鬥一樣,這樣子很難去接受人,也很難改變你自身,周遭的命運。
    ◎不要吃,這麼沒禮貌。太慢了,有人吃,吃了都沒了,吃了就好。反正早吃,晚吃,都要吃,還在吃。師兄我還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吃都不用大家教,自然就會。但是,要修道、要學道,這可是學的辛苦,你就會跟人家說我什麼都不懂,我不要了,眾生就是如此。但是,食物拿到當前,你不用教他怎麼吃,拿來就吃。如果你們修道的心,有像吃東西那麼的自然、那麼的主動。一定道成天上,名留人間。因為,不用引保師、不用講師打電話催你、拉你來佛堂,來教你、一步一步的教你,都不用。就像吃東西一樣,那麼的自然、那麼的主動。我又發現一個事實,就是大伙在玩,都會笑開懷、笑哈哈。可是,一聽到道理就愁眉苦臉,臉就拉下來了。這是什麽原因呢?(自然)。 這也是叫自然。麻痺也叫自然。不知不覺,漸漸地迷失了也叫自然。你們也在六道輪迴當中,自然而然在六道輪迴當中。那要怎麼辦?「要改」。用心去改,還要悟道。用心下功夫,從心上下功夫。但是不要淪為口頭上的一套,實際上又是一套。現在的人面,長的人模人樣的,可是行為與內心是怎麼樣的面貌,大家就不可得知。所以,現在爲什麽活在人世間,總是惶惶恐恐的,總是緊張萬分深怕被陷害、深怕被連累、深怕被設計。走在路上也沒有很心安理得,因為現在的人都沒在修道,都是人面。但內心都不夠光明,才會造成大家不安、惶恐。然後你防我,我防他,你設計我,我設計他的。但是修道就是要修這個心,就是要改變這種思想。你放開心胸、你信任、你相信,人性本善。這個世界是光明的、這世界是有希望的。因為你就走在希望的路上。你正朝著光明的走去。
    ◎以前有一個人,他去登山,結果在萬丈深淵中不小心失足。失足就在掉下去的同時,心裡非常的緊張。於是他把十方神聖、三教諸佛全部都請出來了。但是他很厲害,他會叫仙佛,他說佛祖請救我,我快沒命。這時候千鈞一髮,他捉住了一枝樹枝,死命地捉住它,就沒有繼續往下掉。這時候因為他的誠心,佛祖現身,佛祖現身的時候,他還是死命的跟佛祖救命。佛祖你快救救我,我快跌死了。佛祖不急不徐地跟他說:你相信我嗎?他怎麼說啊?我當然相信祢,要不然我怎麼會呼叫祢呢?我怎會想到祢呢? 祢是我敬愛的佛祖,我當然相信祢。結果那佛祖說:好,你相信我,那我現在叫你放手。佛祖不行,我快跌下去,我好不容易抓到一支樹枝,你叫我放手,那不就一命嗚呼,哀哉了嗎?所以,他死都不放手。因為,他覺得佛祖說的他不相信。佛祖叫他放手,他一放手會怎麼樣?一定會跌得粉身碎骨。可是我們把畫面拉到最後面來,你們看結果是什麼,他離地只有這麼高而已。他放手真的沒事,就快著地,安全的著地了。可他就是不放手, 這就是信任與不信任,在最後關頭信任與不信任。
    ◎世界間上有最傻的一種人叫做「保人」。你敢做「保人」嗎?不敢,可能自己會惹禍上身。但是今天你求道有沒有保師?他要保你,保你什麽?你的引保師要跟上天保證,你是身家清白、品性端正的善良人。所以,懇求上天才讓你求這個道,來做這樣的保,要不然就五雷轟頂。你說有這麼傻的保人嗎?所以,這個道是假的嗎?所以,跟你講好與壞,也是自己的決定,也是你累世修來的福分,你福分好,你就選擇到好的。你福份比較薄,你就差一點,你就倒楣一點受辛苦。所以,修道其實一方面修心,一方面也是在增加、累積你自己的福氣,福報。修道是一件好事、是一件善的事情,你在行的當中,你自然就累積你的福報,化解你的災惡。所以,要求什麽?不用求的。求你自己就自然轉。所以,今天咱師兄送了一個「道」字給你們。希望你們真的以道為主。在人生的當中,第一順位就是「道」。有這個心,就是這個「道心」。自然一切平安順利,國泰民安。當你充滿憤怒的能量時,就是刮颶風、龍捲風的時候。所以,你自身也是一個國,可以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你安了,天下都安了。你不安,你的家,你的小天下也不安。所以,好好去體悟。所以,今天就送一個「道」給你們。什麽都不求,就是求道。今天第一天就來跟你們結緣,其實師兄還是很高興,雖然只是剛開始。三天,雖然才第一天開始,但是課程很精彩,每一堂課很精闢,師兄都希望你們能認真的聽,聽得津津有味、聽得法喜充滿。回去慢慢改造自己的人生,慢慢改變你的生活。時間也差不多了,各位兄弟們, 姐妹們再見。

    南屏濟公慈悲白話訓摘錄(10月11日)
    ◎人都是這樣,碰到困難就妥協了,人都是這樣,都是挑簡單容易的、享受的,碰到困難的時候,自然就放棄、就退縮,不管是做人處事也好,修道更是如此。當你,碰到困難的時候,你可能就怎麼樣?(忍耐)要忍耐?你的人生充滿了忍耐嗎?(都沒有那麼多忍耐)(有的時候應該要忍耐)。但是,還是得需要忍耐的時候要忍耐。那在座的徒兒們還挺有慧根的,還能夠體會到一些人生道理來,不只是修道要忍耐,做人也要忍耐。當碰到困難的時候,除了忍耐,還有更好的方法,去克服困難,正面攻擊它、正面突破它。做人有這麼積極的態度,固然是好,但是心術得正。心術不正的時候,再困難的事情,你突破它了,可是還做可怕的事情,就難以估計、就難以想象。修道也一樣,心念不正、心術不正的時候,你想要突破很難。但是,你突破不了你自己的私心、妄想、貪慾的話,那就不是真正的修道人,那就變成虛假的人。那就不一定是純純正正的修道人,阿修羅也在修道。所以,到底是要來修道呢?還是要來考道的呢?要修自己的心,正自己的念。心頭不正,念就歪七歪八,小心沒有修成佛,修成魔了,這個利害關係,可要知道。
    ◎徒兒們很厲害,一回生二回就熟,都跟得上。這也是老師的心聲,昨天仙佛批了「自由飛翔」,要自由才能夠飛得起來,而且要像鴻雁一樣,有宏圖壯志。所以,你看這片遠景多美好,這也是老師要期許徒兒們,你們修道的前程就該如此,要遠大、要寬闊、海闊天空。當你站在高處望的時候,什麼都是渺小的,當你站在高處的時候,你的心量能夠廣大,而不是斤斤計較,雞的腸子、鳥的肚子。這麼的小心眼,修辦道也是如此。所以,我們修道,應該每個人的心量,每個人的格局是越來越大的,這才表示你有進步;才表示修道的方向正確,也才表示你有提昇。這樣子更標準來看看自己,這個就是修道。但是在座的徒兒們還新,必須得吸收一些新的道學、新的真理,然後才能夠內化,內化了以後,才能夠落實的表現出來。那時候才能看到你修道的功夫。所以,一步一步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去做、去感受、去改變,這個就是修道,這個也是辦道。辦道不是只是外表、外相的。其實,你在你自己身上打理了多少,改變了多少,這個也就是辦理,你自己辦你自己的多少,自己照顧好自己的身心了嗎?自己改變、調整正確了嗎?這個也是在辦。在人世間,在世間上有辦事情,在道場上也有辦道,也叫辦事情,都是一樣,同一個道理。修道也一樣,放諸四海皆準,真理就是這樣,任你顛仆不破,你走到哪兒,都同理可證,這個就是真理,永遠一輩子都探尋不完的。所以,徒兒們也要有一顆廣大的學習心,就像一個海綿一樣,有多少水就吸多少水,吸完了以後,晃出來、放出來,給它放出來、它吐出來,吐出來回饋,回饋給衆生、滋潤衆生。這樣才有代代的傳承,綿延的不斷,道也是這樣子傳承、弘揚的,更何況是宣揚真理,更要不吝嗇的去宣揚出來,去放出來、去吐出來,這樣你的人生格外有意義。人生真諦要追求的就是這樣,你的人生存在的意義在哪裡?要做有意義的事情,要去哪裡做?所以,人生真諦,當你瞭解,也讓你知道人生的苦難。因爲有苦難,才會有所覺悟,人性的惡劣就是這樣,當他沒有苦難的時候,他安逸、他安於享樂、他安於現狀。所以,不會提昇也不知道好覺悟。所以,人生有苦難,其實一半好,也一半不好。今天有修道了,就要用智慧觀想,用有智慧的想法去看這些苦、這些難,這些苦難、這些困難要當你的墊腳石呢?還是要當你的絆腳石?就要看你的智慧了,修道人永遠都有不斷的、沒有斷續的苦跟難,修道人都是如此的。但是,世間人也一樣,不斷的承受著苦與難,可是相同都是苦跟難,都是災跟禍,但是心境不一樣。當你有修道,你的心境不一樣,你就能夠自由飛翔。這些苦難變成了你們的墊腳石。
    ◎徒兒都很聰明,老師說什麼你們都答:「是、對、有」真的還是假的呀?怎麼老師一直說,你們就「嗯、是、好」,老師考你怎麼辦?仙佛考你怎麼辦?你也「是、嗯、好」。然後一頭栽下去,就怪天怪地、怪東怪西。所以,剛剛說修道都是要有智慧,用智慧觀想,這樣子的修道,才有真正的意義,才會所有的東西、所有的人事物才會變成你的墊腳石。你要墊腳石做什麼呀?(登天梯、登高)。飛翔、登高、登天梯。所以,你看每個人的終極目標一不一樣?都是往上提的,但是也有階段性的,都是得往上,不是往下。所以你進入道門,你今天願意來學道修道,主要的好處,就是讓你能夠不斷的提昇往上。往自己心裡面去發覺,感受到這個好,你自己改變,你自己身上,道就顯露出來了。當人家覺得說,咦你最近不一樣,那就表示你修道有一點點進步,拿對了一點點方向。所以,可以繼續努力,再接再厲。
    ◎老師講得很順,結果聽得都晃神了,(沒有,是入神)。徒兒聽得入神,那應該很清楚,怎麼都傻掉了。太快了,哎呀!所以你看滔滔不絕的講,結果跟不上腳步。但是沒有關係,人生終其一生,都是在學習的,你有這份心,你自然都會學習到,你也自然都會接觸到好的,那都是因爲你有這份心。當你沒有這份心的時候,天堂在你眼前,佛堂就在你跟前,你也不想往前跨一步的。當你沒有心,你不想的時候,再怎麼美好的事物,在你眼前,端在你眼前啊,你也不想去擁有它。
    ◎做人自不自由呢?徒兒們覺得呢?(不自由,因爲我們的業障在身、我們的冤親債主都在身上)。你現在就感受到冤親債主?哎呀!那也真是,也不能說可憐,那也真是難爲。馬上就感受到冤親債主的壓迫、逼到。那在座的徒兒們,有感受到冤親債主嗎?(有)。你們也有?那怎麼還僅此而已?都沒有感受到冤親債主,那有些徒兒有這種感受。所以,他想要來尋求另外一種方法,另外一種解脫、放下、自由的方法。每一個人心中都是阿彌陀佛,每一個人也都是濟公活佛。當你在唸一次阿彌陀佛的時候,有沒有想到,你自己的真面目。當你在喊濟公老師的時候,你有沒有想到,你做了多少像濟公老師?知道嗎?不是只有你知道。當你每次懂得唸阿彌陀佛的時候,想一想佛的精神,自己也要做得到,而不是口頭禪「阿彌陀佛」,淪爲口頭禪,就沒有真實義了,真正實質的意義在。所以,當你懂得唸阿彌陀佛還不錯,雖然是口頭禪,但是要趕快提昇、覺悟。阿彌陀佛是做什麼的呀?都在做佛的事情,因爲祂成佛了,因爲你還是凡夫。所以,你要得效法祂的精神、效法祂的慈悲、效法祂的修行。這一輩子你有這個緣份,入我佛門,你就有這個能耐,完成這個修行,完成這一趟人生的修行,要相信自己,你求的是真道,你走的是正道,你行的是真理,就必定會成就。
    ◎咱們師徒緣份一場,也是因爲三期大開普渡,才有這種天人交會的時候,天人相會的時候,但是這個是短暫性的,這個不是長久的。因爲衆生需要去啓明、需要去起信。所以老母慈悲,才有神道設教,才有仙佛慈悲臨壇教化。所以,這樣的模式可不是長久的,真正長久的是在你心中真主人,要認真理、認真道去修,而不是看仙佛來修。不是看這邊沒仙佛,就跑去有仙佛的地方。其實仙佛在自己的心中,自己是仙佛的舉手。只是還沒有悟道的仙佛,還沒有大徹大覺悟的仙佛,迷昧的佛,無奈和迷昧。所以是也不是,不是也是,這就是世間。徒兒們的智慧倒挺高超的,怎樣的歪理都可以去體悟到。
    ◎所以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想必你們以後一定比濟公活佛老師我,也一定比諸天仙佛更高超、更出色。所以,徒兒們的成就就是老師的榮耀,不管是修道,也不管是世間,當你做學生的時候,你有表現優良,表現優異,身爲老師的人,也會感覺到無比的光榮。一個家裏面出現了、產生了一個優秀的人,那這個家裡面的爸爸媽媽也好,兄弟姐妹,也感覺到無比的光榮。所以你看,一人繫千萬人,你修道也好,你個人的表現也好,你做得好雞犬升天。修道也是這樣,做人也是這樣。所以當你迷失了,你做不好,你有壞的念頭的時候,誰替你蒙羞呀?(父母)父母替你蒙羞,認識你的親朋好友,也覺得難以啓齒。所以,一個人的作爲,每個人的作爲,都要自己約束自己,不好的改掉,好的盡量發揮,去幫助別人,不止你自己覺得有成就感,平安踏實,你周遭的人也替你高興。這就是歡喜,這才是歡歡喜喜的彌勒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得到的,可以改變的,不好的自己發現,趕快改,怠惰、懶惰了、散漫了,也趕快改,改成積極。當你怠惰、懶散了,你發現了,你要改變,改成精進、積極,還有堅定。所有的道理都要反過來想,所有的道理,它都是相對的。當你在沉淪的時候你就得覺悟,然後覺醒、開悟。當你自己發現沉淪的時候,趕快提振。當你在懶惰的時候,你要趕快趕快積極、勤勞一點。爲什麼叫「勤」,勤勤懇懇,爲什麼是「勤」這個字。修道講勤這個字,最有用了。勤勤懇懇的勤,修道要勤勞,行道也一樣要勤勞,做事也更要勤勞,你如果懶散,你如果懶惰不能成。但是,爲師說這個勤,可不是另外一個「情」,情感的情。但是沒有情也不行,大家又不是無情之人,大家都還有血肉之軀。「發乎情,止乎禮」,要止乎禮。一個君子,就是合乎禮。當你沒有合乎禮節的時候,不管是外在行爲沒有合乎禮節,還是內在思想沒有合乎禮節,都會使一個人狂亂、那都會使一個人亂來,然後受害的是自己。爲什麼你自己痛苦?爲什麼你自己煩惱?因爲你已經逾越了,你已經超過了禮了,不合乎禮了。很多事情,事情它有一個規矩、有一個範圍,做人也應該守這個規矩跟範圍。但是,當你的私心、人心、慾望,你的情慾超過了這個範圍的時候,表示就是超過、越距的時候,你的煩惱、痛苦就會來就是如此。畢竟老師說過,學生們要回去反芻一下、思考一下,要回去反芻思考也要你有勤勞的心,要不然也是束諸高閣,擺在那邊冷凍起來了。所以,修道要勤勞,這樣的美德最好了。你修道有這顆勤勞的心,有這份勤勞的動力,做什麼都容易,做什麼都容易。一次不行,三次,三次不行,總是可以做得來的。勤勞,一定要自己在心裏面,一直不斷的提醒自己,當你不勤勞的時候,你就開始安逸,你就開始放縱,你就不想去渡人,你也不想去講道理,爲什麼呢?因爲你的“情”這個字,又不合理。又違背你自己的良心了,就是這樣。情,勤勞這個字也是這樣,這個勤勞的勤字,必須反反覆覆,反反覆覆,不斷的琢磨,不斷的去做,不斷的做,不厭其煩的重複,不厭其煩的去做。修道就是這樣,學習、學道、辦道更是這樣,你渡人不勤勞一點,渡有人嗎?(沒有)你講道理不勤勞一點講,你會開悟嗎? (不會)你會有感受嗎?(不會)不要認爲自己講一次就了不起、不要認爲自己渡到一個人就了不起,就到此爲止了,小心業力。
    ◎學道、修道要進步,不是停留在原地,有時候自己要自我檢討檢討,沒有學道的心,沒有這份道心,你的凡心就加重一分,道心減弱一分,凡心就加重一分。你凡心越重,人心越重,痛苦又越深,想要改變命運,就只有修道。所以改變自己先,才有修道那份誠心。
    ◎哪邊都行,沒有衆志成城哪一邊都不行,大家不同心,哪一邊都不好、風水都不佳,衆志成城團結一條心,黃土也變金。哪管在哪裡,成敗也是一起擔當,又不是在你頭上,又不是在你肩上。要有智慧,你有多少心,盡多少心啊。道場是大家的,佛堂是大家的,是上天的,大家都有可以盡心,要有智慧,當你一心是爲了衆生,爲了公心,做什麼事都成,若是爲了一己的私心,小小的範圍,做什麼都會走上滅亡之途。這就是道理,這就是天道,辦道就是這回事兒。
    ◎修道永遠要時時刻刻照顧自己的心,當你的心要緊繃了,心情要緊繃的時候就深呼吸、調息調息,這時候你的腦袋瓜,你的自性就會清楚了一點,有新鮮空氣、有氧氣注入,又有真理的加持,你就會很清楚了。你就會很知道,你該怎麼做,你該怎麼想,當你面對到事情的時候,就是如此。
    ◎多修,多用一份心力來對自己多修,你就多一份靈,靈氣,你就多一份靈感,這就是你自己幫助你自己,你自己解脫你自己。那慢慢的徒兒們就不需要外求了,就不需要去求佛了,求自己,因爲自己慢慢就演變成,幻化演變成一尊佛出來了,因爲你有真心在修,你的真心就能夠使你越真誠。徒兒們知不知道真誠怎麼來呀?什麼叫做真誠?什麼叫做誠心?心裡發出來的誠,叫做誠心。那你們目前誠心嗎?(誠心)那爲什麼引保師、壇主叫的時候,有時候還不來呢?這有誠心嗎?誠心不夠,這個誠心沒有辦法念念接著,念念相續。這種誠心是會變動的,這個還不叫真正的誠心。那什麼叫做誠呢?誠是不變。什麼叫做誠?誠要怎麼做出來叫做誠?實實在在,就會誠,實實在在,是一個好的,所以就誠。誠怎麼做呀?怎麼表現出你的誠來呀?行,行不好也叫誠嗎?你來佛堂,行爲表現不優、不佳,也是誠嗎?那個有沒有誠呀?(沒有)那誠怎麼表現呢?展現天心,就會有誠的表現。孟子說:存心養性以事天。要怎麼樣來事奉、供奉上天呢?是自己一顆誠心。當你在事天、當你在拜天、祭天的時候,是一顆誠心。但是這個誠心就等於修心養性、存心養性。你存心養性了,你修心養性了,讓你的心靈無比的潔淨,無比的光明、單純,這個就是誠了。再來事奉天,這就是上天要的了!你來供佛,你來拜佛,也是佛所希望的了,並不是你拿了豐富的供品,拿了大把大把的鈔票,來貢獻佛、來事天,來事奉天,這個叫做你的誠心。你真正的誠心,是你以一顆非常潔淨,涵養保存你自己的天性的那顆心,來對上天,這個才叫誠心。所以,修道是一輩子的,永遠都在修,都在涵養、保持住、把握住自己的天心,把握住自己的天性。你以這顆天心,這顆天性,就是自性,來面對仙佛,來面對上天,這是上天跟仙佛最高興、最樂意見到的。這可才是最高的誠敬奉獻。而不是豐盛的果、豐盛的供品,才叫誠敬奉獻。當然,有形的物質,是一種象徵,真正還是在你的心,你有那個心意,你有到達那個修養,你有到達那個涵養,你自然「誠」就表現得出來,要不然,永遠都是外在表現行爲,做給別人看而已。上天最知道,仙佛最清楚,你是什麼心,來做這件事情,來面對佛、來拜佛、來學佛。所以誠心,就是把自己修到最極致,修到最完美,這個才叫誠心啊,存心養性,修心養性。這個才是培養每一個人誠的最關鍵,你不夠誠,那就表示你修道功夫沒有下,你改變自己不夠,你還有人心,所以你感受不到什麼叫做誠心。當一個人脾氣毛病改的越多,這個誠心發出來的越快。誠心是在自己身上的,當你還有一大堆脾氣毛病,那表示你不夠誠心,你沒有下足功夫,你沒有下「誠」的功夫。你都還在盲修瞎煉,你都還是跟着而已,自己沒有作主。要回歸到自己身上,修道是自己的心,你修改的越多、改變的越多,你才會越誠心,你才會把「誠」做得更足、更落實。
    ◎你們每一個人都來自理天的仙鄉,凡塵是有個家,現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你的家在哪裏?(理天)老師沒有問你哪個家,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各自凡俗的家。可是,我們的靈性也有一個古老的家,叫做理天。人,都有真人跟假人兩個人,還有你今天活生生的,生動的在這邊,真人在哪裡呀?(在心裡)你的假人在哪裡呀?(在這裡)(在身上)。爲什麼老是要說故人,很久以前咱們是認識的,咱們是兄弟姐妹,因爲我們每一個靈都出自於老母,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母親,就是老母。所以,我看到大家,就像認識很久的故人、親人。可是爲什麼我做仙,你流浪紅塵、流浪六道輪迴,差別就在這裡,我修道、我看破,但是你沒看破,你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所以要知道這個理,你才會知道去追尋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雖然,你眼見的東西它真實存在,但是它假,就是因爲它不恆久,它才叫做假。不長久的東西都是假,都是假象。所以肉體是假的,一百年給你活一百年不算長,因爲你的自性,你的靈性是生生不滅的,是不滅的。但是肉體會一直壞、一直壞,一直生、老、病、死、消滅,這個是假的。所以,當你知道,原來我靈性,我最高的真主人有一個故所,有一個居所,有一條路要回的,就會知道這些都是假的,你才分得清楚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可是,剛剛老師說,我們身爲人,常常道理是就這樣,有時候是也不是,不是也是。你說這真,它明明就是假,你說假,它又很真實存在,就是這樣。所以要借假修真,借你的肉體,修真的靈性,回歸你原來的地方。所以借假修真,你的身上也有真也有假,這個就是道理,今天你沒研究,你根本看不懂什麼叫借假修真。你也不知道怎麼做借假修真。就是要修,修自己的心,到達目的地,完成了這一趟旅程就是了。
    ◎老師都希望徒兒們,每一個人都真修實煉,但是徒兒們的心,還不夠正確,理念也還不夠正確,要真修實煉就不可能了。既然不可能真修實煉,要達到正確無誤就很難。既然有錯誤,就會產生煩惱,有煩惱就會產生痛苦,所以息息相關,如因果般牽纏。所以沒有真修實煉,當你有煩惱痛苦的時候,就代表你還沒有真修實煉,你還有人我對待,你還有癡心妄想。那要怎麼樣消滅自己的念頭?(放下)怎麼放?怎麼放?方法在哪裡?當你沒有真修實煉,你也沒辦法放。你還是執著,你還是抓得緊緊的,你還是你的人心,你的己見在作主、牽着你,繼續煩惱痛苦。多學道理,當你道理也知道了很多,爲什麼還煩惱痛苦?經典也研究了很多,道理也聽了很多了,爲什麼還在煩惱痛苦呀?沒有真正的領會,當你真正的領會到的時候,當你真修實煉到的時候,你會不會發心?那你發心了沒有?所以,還沒真修實煉、還沒及格、還沒走入自己的內心,你還在遲疑,你還在人我相對待觀望。所以修的很痛苦,辦的更勉強,沒有真修實煉,你永遠抵擋不住外來的考驗,一波波的衝擊。你沒有真修實煉,你永遠踏不過去、跨不過去。怎麼樣真修實煉?自古聖賢仙佛都是真修實煉,看你要學誰,以一個正確的精神標杆去學習,看你學誰。
    ◎所以老師今天批了一個「志」給你們,這個「志」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立志,你立了什麼心志,你是什麼志向?既然你有道了,你的志向在哪裡?立志成聖賢,不要跟老師說,老師我沒這能力,我看隨緣好了,我盡量。你的盡量,是給自己臺皆下,還是給自己懶惰放縱的理由?(剛才不是說嗎,每個人都是仙佛,自己都舉手是不是?現在都不敢說自己立這個志向)所以你看有真修實煉嗎?處處都矛盾、處處都痛苦。所以志向,每一個修道人都要有志向,要有志向,也因爲你有那個品性,你有那個心、品性、品格,你自然就有那個志向。所以你沒有那份心,想要修心養性,你沒有那個「想要」,沒有那個真心,你就沒有辦法存心養性,你自然也有沒有那個志向,想要做有意義的事,你只顧你這個,而且自己顧得亂七八糟,顧得也不像個正人君子,但是也不是什麼大惡之人,那就變成要上不上、要下不下,一下黑臉、一下白臉、一下是好人、一下又惡劣變壞人。你說這樣子的人格不好,自己很痛苦,因爲自己百變,一下變這樣子、一下又變那樣。當慾望來的時候又誘惑你,當你清靜的時候,沒有慾望的時候,你又變得很清淨、很高尚、很尊貴,這樣子不是很痛苦,要修,就修的乾淨。所以才能夠立志向,你要立志向就是砥礪你自己,時時刻刻提醒你自己,我立定的志向、目標,學做聖賢仙佛也好,把自己修的光亮、修的清明也好,這都是志向。這個志向就已經非同小可,不是說,立什麼轟轟烈烈的偉大功業事蹟叫做有志向。徒兒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有志氣、有志向,有道自然就有志向,你身上沒有道,你自然發不出那個志向。所以,徒兒們身上到底有沒有道呀?是有也沒有,沒有也有,都是這樣,是也不是,不是也是,這就是人心,反反覆覆、顛顛倒倒,然後再迷迷惑惑,糊里糊塗,這樣修道可不行,你這樣修道老師也擔心,你這樣修道,老師也替你可惜,明明道就這麼簡單,就這麼清楚,還杵在那裏,還不向前走,還不趕快走,還不趕快修。因爲還想要享受,還想要享樂,還想要追求世間的榮華富貴、金銀財寶。所以很難哦!真修實煉的不多,可是爲什麼,仙佛一而再、再而三,老師一而再、再而三的跟徒兒們結緣,跟徒兒們苦心孤詣的一直說、一直勸。因爲老師相信,徒兒們都總有一天能看破,總有一天能夠發出這個心,跟老師是一樣的,總有一天。只是老師還要等多久,還要等多久才等得到你們?(這一生很快就過去咯,機會不多啊!)所以把握自己有限的生命,這一生,就好好衝、好好拼、好好修,人生百年,人生光景有幾何,就算沒有百年,剎那的時間,有幾年努力修,因爲你走的是在正道上,你走的不會錯。你還有正道,你還有道,你手上有道,心裡有道,你就不會錯,不要看別人修。再看別人修,是浪費你自己的生命。你自己身上有道趕快走吧!講的越大聲,要越去做,不要老師一講就不敢吭聲啦,都相信自己是有道,爲什麼不敢大聲,都相信自己是有道,都相信自己沒有偏差、沒有人心、沒有私心,那就幫老師做,幫老師去行道於天下。
    ◎這也是老師對徒兒們的心聲,雖然有很多困難,剛剛一來就說了,徒兒們不要知難而退,困難是勢必要面臨的,但是突破也一定要的,才走的過去。所以,就算這一路很苦,人生都是苦,也要哭著,也要笑著,就算哭、就算笑,也要能夠修的灑灑脫脫,心無罣礙就會灑脫了。
    ◎難唱了,但是沒關係,難還是難,這也是老師的肺腑之言,對徒兒們的期許就是如此。雖然一路很難修,要面對的困難很多,但是沒關係,就是要自己要修的灑脫、要修的快樂、要修的灑脫,不要修的不成人樣,老師看了傷心。這樣又何苦來哉。所以,修道是明心、是開心的,明明白白自己的心,開開心心的把心胸敞開,你海闊天空,你的路就無限寬廣就這樣。就怕你人心一直用事,你的人心、你的慾望、你的人情一直在牽轉,永遠都轉不出來。老師希望徒兒們都是蒸蒸日上,老師看過太多的徒兒來來去去,在這個佛堂、在這個道場,在每一個道場來來去去、進進出出。可是老師真的希望你們能夠留住,也希望你們能夠守住你們的道,守住你們的真心。這才是老師樂見的,這才是真正跟老師約定好理天再見。所以,淚擦乾,天音去傳,到這裡天圓果滿,灑灑脫脫的去做,認認真真的去走,踏踏實實的去修。老師希望你們都知道,老師的精神跟老師的心思,不要再人情用事了。真的能夠以真理來認理實修,徒兒們要加油!要爭氣!徒兒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