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
資料來源:《白陽聖訓-大學》發一慈法廣濟道場

見不善不能退退不能遠過也知錯
承上啟下惟命從遵佛法規行活潑
受苦了罪行功德名立形端立楷模
道化家庭齊家修建設彌勒家園樂
心行惟賢克景念作聖德立慈悲捨
辦道要群策群力抬頭挺胸展氣魄
以德教導化羔羊要有耐心而不休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天性埋没
拂人之性菑必逮其身而受其自咎
處世中端莊行正虛懷谷建德如偷
自助天助誠表現真空方能生妙有
君子有大道不悖常理邁向光明走
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自我定奪
一寸光陰一寸金璧非真實握時刻
存好心緣善慶尺素是寶寄語東洲
人生苦短數十年仔細思忖不執著
有德者聲譽遠播善行福至不寂寞
日行善謙虛災禍除積善德天保佑
窮理盡性體堂奧明因果報判良莠
師授真理傳溫習聽善惡判語不阿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没
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富有
中庸道行敬畏天命臨事而懼不憂
上天之事全力盡己當深信守承諾
齊心協力忠則守重操履興致勃勃
聲嘶力竭濟蒼生心履薄夙夜奔波
白陽天使當自強要為眾生陰霾撥
做好資父事君曰嚴與敬真誠一顆
子女體恤父母孝敬長輩落實生活
時不我與寸陰是競資助人為快樂
仁者以財發身揚其德譽百姓讚說
不仁者以身發財不顧德譽造罪惡
心如止水萬物皆映容止若思淳厚
道之深淵澄心物遵己諾言道開拓
為道不息時光取當細思言不刻薄
修辦道如不倒翁不灰心力爭上游
明白似蘭斯馨如松之盛鍾靈毓秀
當珍惜佳光斯須流川逝不再回頭
侍奉父母能體溫凊似蘭高尚品卓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理貫徹
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必有獲得
禮門義路是聖域當要登堂入室修
修心煉性美德有而顯現優良成就
誠禮敬慎終宜令基籍好學理探索
人與人要有誠信所榮甚竟無所求
善保菩提之初心聖業創無有退縮
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其理是錯
修道要辛勞不辭安定篤實不蹉跎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爭奪
訓中訓:古之欲明明德
訓中再訓:(千字文)
羔羊 景行維賢 克念作聖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空谷傳聲 虛堂習聽
禍因惡積 福緣善慶 尺璧非寶 寸陰是競 資父事君 曰嚴與敬 孝當竭力
忠則盡命 臨深履薄 夙興溫凊 似蘭斯馨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淵澄取映
容止若思 言辭安定 篤初誠美 慎終宜令 榮業所基 藉甚無竟 學優登
【譯文】 高尚的德行只能在賢人那裡看到;要克制私欲,努力仿效聖人。養成了好的道德,就會有好的名聲;就像形體端莊,儀表也隨之肅穆一樣。空曠的山谷中呼喊聲傳得很遠,寬敞的廳堂裡說話聲非常清晰。禍害是因為多次作惡積累而成,幸福是由於常年行善得到的獎賞。一尺長的璧玉算不上寶貴,一寸短的光陰卻值得去爭取。供養父親,侍奉國君,要做到認真、謹慎、恭敬。對父母孝,要盡心竭力;對國君忠,要不惜獻出生命。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那樣小心謹慎;要早起晚睡,讓父母冬暖夏涼。能這樣去做,德行就同蘭花一樣馨香,同青松一樣茂盛。還能延及子孫,像大河川流不息;影響世人,像碧潭清澄照人。儀態舉止要莊重,看上去若有所思;言語措辭要穩重,顯得從容沉靜。無論修身、求學、重視開頭固然不錯,認真去做,有好的結果更為重要。有德能孝是事業顯耀的基礎,這樣的人聲譽盛大,傳揚不已。學習出色並有餘力,就可走上仕道做官。
註解:
釋治國平天下之五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于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并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簡譯】
唯有仁德的國君在位,才會將這種嫉妒心重的人驅逐出境,驅趕到四方蠻夷之地,不讓他住在中國境內。就是說只有真正仁德的人,才能真正的愛護好人及厭惡壞人。發現賢能的人而沒有提拔他,或提拔得不夠快,這就是國君的怠慢。發現不賢的人在位而沒有罷黜他,或雖罷黜了他,卻沒有遠離他,這就是國君的過失了。國君的喜好正是百姓所厭惡的,所厭惡的又正是百姓所喜好的,這就是違逆眾人的意思,一定會招來災害、惹禍上身。所以君子治國有一個大原則:就是真心為人民謀福利就可以得到民心;驕傲自以為是、不理會人民的感受必會失去民心。
創造財富也一樣要合“大道”:要促成創造(財富)的人眾多;消費財富的人少;(不耽誤農作時間,莊稼就能迅速地生長);創造時要積極和快速,消耗時要謹慎規劃節省,如此財富就會一天一天增長充足。仁愛的人仗義疏財以修養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斂錢發財。上面的人好仁,以仁愛來對待下屬,那麼當下屬者就會好義,而給在上者盡心忠事;所以辦理任何事情一定有始有終,那國家的財物就不會被無理地奪去的危險。
孟獻子說:「養有四匹馬拉車的士大夫之家,就不需再去養雞養豬;祭祀能夠用冰儲藏的卿大夫之家,就不要再去養牛養羊;擁有一百輛兵車的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養搜刮民財的家臣。與其有搜刮民財的家臣,不如有偷盜東西的家臣。」這意思是說,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做了國君卻還一心想著聚斂財貨,這必然是有小人在誘導,而那國君還以為這些小人是好人,讓他們去處理國家大事,結果是天災人禍一齊降臨。這時雖有賢能的人,卻也沒有辦法挽救了。所以,一個國家不應該以財貨為利益,而應該以仁義為利益。
註:
食之者寡:食之者,只會坐食俸祿,不會辦事的冗员。
疾:快速。舒:舒緩。
孟獻子:魯之賢大夫,仲孫蔑也。獻子是謚號。
畜馬乘:乘(音趁)去聲,四匹馬拉的事。古禮士為大夫之後,方能駕四馬。畜馬乘是指作大夫的人。士初試為大夫者也。
不察于雞豚:察,關注、斤斤計較。豚,小猪。
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之家,喪祭才可用冰者也。
百乘之家:有采地者也。擁有一百輛車的人家,指有封地采邑的公卿。
聚:去聲。聚集。
斂:徵收。
聚斂之臣:指為公卿搜刮百姓錢財的家臣。
盗臣:侵占竊取公卿財物的家臣。
長(音漲):國家之君長,指君王。
善:擅長。
善之:意指擅長聚斂財物。
以利為利:即是以利為目標,那麼上下交爭利,國危矣!以義為利,即是以義為目標,方為長治久安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