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
資料來源:《白陽聖訓-大學》發一慈法廣濟道場

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障礙蔽
平常心是道悟筆倫紙人有需給予
樂道嵇琴阮嘯恬筆揮鈞陶知音覓
不可以為道而好高騖遠人道違逆
監守自盜且莫為忠臣嵇紹立功績
為官廉巡捕作佈道紈絝勸化啟迪
有捨必能有獲得無射之心善德積
天理報應賊盜叛亡心遼闊法聖跡
伐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矣
士農工商各有利工巧施展己之技
條理分明釋義解姿勢毛糙不可以
三期普渡釣賢良體微妙有緣相遇
行功了愿任勞苦淑問佳話來蒐集
一切因緣巧安排修道皆是有考題
凡事能看淡勢紛利俗並肩駕舟楫
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寬恕為懷懿
忠恕違道不遠也盡己之心能體恤
工顰妍笑年催促解民倒懸之所需
花美亮妍晨曦鮮朗曜璇璣古儀器
不善效顰自知每暉朗朗璇晴萬里
光陰逝當知年矢每催人生如盤棋
施諸己而不怨亦不施於人道德立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再接再厲
修道能逢凶化吉真功修煉展騏驥
能自覺吉紹永綏修祜薪傳善相繼
奧理精華幾個悟接受指引步天梯
聖賢典謨眾頌詠互相照應在一起
現今修道明顯化而環境好多富裕
聲色叢叢速回悟魄力而行莫恂慄
天理流行一貫徹斡晦明循序交替
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改變自己
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不可逃避
修天道自我約束莫徘徊看淡名利
有共識規矩帶廟矜莊徘徊止不履
道場同步引領俯躬曲身仁者無敵
恭敬年高德劭者廊廟之志仁者希
新世紀提升心境仰望未來新格局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按步規矩
訓中訓:欲正其心者
(千字文)
賊盜 捕獲叛亡 布射遼丸 嵇琴阮嘯 恬筆倫紙 鈞巧任釣 釋紛利俗 並皆佳妙
毛施淑姿 工顰妍笑 年矢每催 曦暉朗曜 璇璣懸斡 晦魄環照 指薪修祜 永綏吉劭
矩步引領 俯仰廊廟 束帶矜莊 徘徊
【簡譯】
對搶劫、偷竊、反叛、逃亡的人要嚴厲懲罰,該抓的抓,該殺的殺。呂布擅長射箭,宜僚有弄丸的絕活,嵇康善於彈琴,阮籍能撮口長嘯。 蒙恬造出毛筆,蔡倫發明造紙,馬鈞巧制水車,任公子垂釣大魚。他們的技藝有的解人糾紛,有的方便群眾,都高明巧妙,為人稱道。毛嬙、西施年輕美貌,哪怕皺著眉頭,也像美美地笑。可惜青春易逝,歲月匆匆催人漸老,只有太陽的光輝永遠朗照。高懸的北斗隨著四季變換轉動,明晦的月光灑遍人間每個角落。行善積德才能像薪盡火傳那樣精神長存,子孫安康全靠你留下吉祥的忠告。如此心地坦然,方可以昂頭邁步,應付朝廷委以的重任。如此無愧人生,盡可以整束衣冠,莊重從容地高瞻遠望。
註:
布射是呂布轅門射戟的故事。三國時期的劉備與袁術不和,袁術就派了大將紀靈領兵三萬來伐劉備,劉備不敵,只好求助於呂布。本來陶公祖三讓徐州給劉備,但呂布硬是占了徐州,欠了劉備的人情。這一次劉備來求,他不能不管,於是就將紀靈請到營中,對他說:“劉備是我兄弟,他的事我不能不管。但是我一向反對人無端廝殺,所以這一次希望能為你們調解。”話畢派人將自己的兵器大戟遠遠地插在轅門,回頭對眾人說:“我如射中戟上的月牙支,你們雙方就和解,否則就是與我呂布過不去。如果射不中,你們的事我就不管了。”話畢發箭,正中戟支,頓時喝采聲雷動,紀靈雖然不情願,也只好乖乖地領兵走了。
僚丸是宜僚拋丸的故事。熊宜僚是楚國人,會一手拋球的絕活兒,類似馬戲團小丑扔瓶子、拋火把一類的雜耍。但熊宜僚的手藝可就高得太多了,八個球在空中,一個球在手裡,一次就拋九個,還是單手。《丸經•序》裡面記載:“昔者,楚莊王僵兵宋都,得市南勇士熊宜僚者,工於丸,士眾稱之。”楚莊王的軍隊包圍了宋國的都城,但久攻不下。一次雙方擺開陣勢,又準備拼殺。千鈞一髮之時,熊宜僚來了。老熊露了一手,在兩軍陣前拋丸,宋軍停戰觀看,都看傻了。突然楚軍掩殺過來,宋軍不戰而敗。
嵇琴是嵇康撫琴的故事。嵇康是西晉時的名士,善彈琴賦詩。西晉時有著名的“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劉伶、阮咸、向秀和王戎)嵇康是其中之一。嵇康精通音樂,著過《琴賦》,善彈奏《廣陵散》,相傳是一位異士傳授給他的。竹林七仙看不慣司馬氏的所做所為,常常借酒醉譏諷司馬昭,終於把司馬昭惹惱了,要殺嵇康。嵇康面不更色,只要求再彈奏一次《廣陵散》,三千太學生上書要求學習這首名曲,遭到朝廷拒絕。嵇康輕撫瑤琴,最後彈了一遍《廣陵散》,歎息說:“袁孝尼曾經向我請求學奏此曲,可我沒有傳授給他。我死之後,此曲絕矣!”
阮嘯是阮籍長嘯的故事。阮籍也是竹林七賢之一,常與劉伶等人借酒抒情,發洩對司馬昭的不滿。相傳阮籍曾在蘇門山向一道士學得“嘯法”,阮籍聽說蘇門山有一得道之士,就去訪他。道人正在打坐,無論阮籍怎樣軟磨硬泡,道人也不理他,阮籍無奈只好打道回府了。剛走到半山腰,忽聽山上傳來長嘯之聲,阮籍抬頭一看,正是道人引吭高嘯,聲震山谷。阮籍陡然間聽懂了道人的嘯聲,他也悟道了,於是以長嘯相和,這就是阮嘯的故事。
恬筆是蒙恬造筆的故事。晉朝崔豹的《古今注》說,蒙恬開始用兔毫竹管造毛筆。蒙恬是秦始皇的大將軍,曾領兵駐邊,督造修築萬里長城,但是毛筆在他之前就有了,說他發明毛筆似乎欠妥。蒙恬常年在塞北抗擊凶奴,打獵捕狼是常有的事,他發現狼毫既柔軟又挺直,更適宜用來造筆,於是發明了狼毫毛筆。
倫紙是蔡倫造紙的故事。蔡倫是東漢和帝的常侍,開始時做宮中的雜役,以後負責監製宮廷用具。當時的書信或寫在竹簡上、或寫在錦帛上,前者很不方便,後者又太昂貴了,根本用不起。其時民間已有用麻纖維造的紙,但還是成本高、原料受限制,不能普及使用。蔡倫經過深入觀察、研究,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為原料來造紙,西元105年蔡倫造出第一批紙,人稱“蔡侯紙”,事例記載於《後漢書》。
鈞巧是名巧馬均的故事。馬鈞是三國時期的發明家,他性巧又善於動腦筋,曾改進織綾機,使絲織效率提高了五倍。他發明了龍骨水車,可以連續提水灌溉,直到今天仍然在使用。他還通過想像力復原了黃帝時代的指南車,並利用水力推動齒輪製造了多種玩具,他製作的木頭人能跳舞,奇妙無比,被譽為天下名巧。
任釣是任公子釣魚的故事。《莊子•外物》載:“任公子為大鉤巨緇,五十牛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期年不得魚。已而大魚食之,牽巨鉤,陷沒而下騖,揚而奮鰭,白波若山,海水震盪,聲侔鬼神,憚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魚,離而臘之,自製河以東,蒼梧以北,莫不厭若魚者。”
釋紛利俗,並皆佳妙:這兩句話是對上述八個人的技藝和發明所下的評語。“釋紛”是解人糾紛,“利俗”是便利俗民,二者合起來的意思,就是:他們的技藝或解人糾紛,或利益百姓,造福社會,都是高明巧妙,為人們所稱道。
毛施是指毛嬙、西施兩個人,這二位是中國成名最早的春秋時期的美人。最早讚美她們的是管子,《管子》書中說:“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莊子也讚歎“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可見沉魚落雁說的就是這二位。
工顰妍笑一句語出《莊子•齊物論》,莊子說:“西施病心而顰,人見而美之。”
年矢每催的意思,是歲月流逝,每每地催人向老。《漢書》記載:“孔壺為漏,浮箭為刻”,可見這裡的矢為浮箭是沒錯的。浮箭上有時間刻度,水滴一落,刻箭就上浮,所以叫做“每催”,頻頻催促,非常形象。
璿璣是北斗七星中的兩顆星,北斗星是現代天文學所稱的大熊星座,其中的第二顆為天璿星,第三顆為天璣星,此處用璿璣來代表北斗七星。
晦魄是指月亮而說的,前一句“曦輝朗耀”說的是太陽的光芒,此處再以月亮的光輝與以相對應,修辭上叫做對仗。前文已經講過,陰曆每個月的最後一天叫做晦,每個月的第一天叫朔。陰曆每月初始見的月光叫魄,也就是初三的新月。環照就表示月亮由朔、望、晦完成一個回環,周而復始,沒有窮盡。
指薪修祜的用典,出自《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指是脂字的通假,油脂燃燒的時間,比柴草要長得多,所以古代點油燈多用膏,也就是動物脂肪。《楚辭•招魂》上說:“蘭膏明燭”,蘭膏是加了蘭香煉的膏,燃燒起來有香味。莊子說:“燭薪的燃燒是有窮盡的,火卻可以一直傳下去沒有窮盡。”譬喻人的肉體會死亡而人類的生命現象是延續無窮的。
永綏:長遠的平安。永,長遠。綏,安。吉劭:吉利美好。劭,美好。是針對子孫後代而言的,是果。有什麼因,就有什麼果;栽什麼樹,就開什麼花,這是宇宙間的基本定律,誰也改變不了。如果自己能夠利用有生之年,修德積福,子孫萬代都會在你這棵大樹下「永綏吉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