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
資料來源:《白陽聖訓-大學》發一慈法廣濟道場

自誠明也謂之性自明誠也謂之教
觸類旁通觀世事言歸正傳理勸告
觀眾受苦悲念起真誠佛助原人找
誠則明矣明則誠矣道體德用明瞭
優柔寡斷事難成徑行不偏有目標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不隨波濤
躊躇滿志行灑脫路程不廢感恩報
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循誘教導
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顯光耀
蹻足可待心調整為道也不屈不撓
誠可感天要深信金線隨之責肩挑
做事莫無翫善保啊陰德天知昭昭
莫做夢南柯汰侈佛彌符觀修性苗
繫鈴解鈴皆自我山陀必經都有考
能盡物之性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茂
可贊天地之化育則可與天地參道
時窮節乃見心守一一垂丹青天表
修道人五常在做施捨行功加鞭跑
有明內心受賊害忍氣吞聲涵養包
寬嚴得宜導之善莫羨顯貴心逍遙
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者昌兆
和氣致祥喜瑞天之昌矣道傳塵囂
改變自己莫固執德者默化感同胞
其次致曲曲則有誠體道而行樂陶
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德業日光耀
得失看淡莫在乎志於松柏而後凋
道育宇宙人性生玄也妙也悟其奧
施惠於人在真心而人人機緣難料
內外修器宇乎身化天恩心感行孝
時刻感恩天賜也手不釋卷聖賢效
白陽歷史創輝煌千秋萬世美名標
動則明明則變變則化一起來觀照
唯天下至誠唯能感人會有好徵兆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上天感應杳杳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也必有好運到
學修講辦立善功韜光養晦方賢佼
躬逢其時修天道人生朝露夢幻泡
直躬無畏人忌之無惡不懼人毀嘲
心想事能成其美道德重整木鐸敲
國家將亡必有妖孽以往可證明瞧
見乎蓍龜動乎四體一定相信奇妙
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誠者明天道
訓中訓:以至於庶人
訓中再訓:(彌勒救苦真經,陰符經)
路徑 念起真言歸佛令
南無天元太保阿彌陀佛
陰符經
觀天之道 執天之行 盡矣
天有五賊 見之者昌 五賊在心 施行於天 宇宙在乎手 萬物生乎身
天性人也 人心機也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
【簡譯】
修道者能知天道之奧妙,專心致志身體力行,即是成仙成佛之天梯,為聖為賢之大道。
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人五行不能和合,自相賊害,五賊轉而為五寶,還元返本則昌矣。人心用事,則五賊發而為喜怒哀樂欲之五物;道心用事,則五賊變而為仁義禮智信之五德。宇宙雖大,如在手掌之中;萬化雖多,不出一身之內。
天賦之性人得以為人者是也;人心者,即知識之性謂為機心,守天道而定人心。
註:
中庸第廿三章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一、自誠明,謂之性:當悟出自性本源後,不間斷且不染著的流露出來,並化成行動。有僧問法眼文益「如何是古佛心?」師曰︰「流出慈悲喜捨。」這不斷由自性「流露出」的等於「誠」,「慈悲喜捨」等於「明」。
二、自明誠,謂之教:依著某種法門或聖人教誨而學修,最終會朝「慈悲喜捨」之心量而成,當不再有疑自然而為時,便是由明而誠。
師問香嚴:「師弟近日見處如何?」
嚴曰:「某甲卒說不得,乃有偈曰:『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無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
師曰:「汝只得如來禪,未得祖師禪。」
這則公案是仰山慧寂驗證香嚴智閑是否已開悟,香嚴智閑刻苦修煉,一步步修臻清淨無染,但最後一步還是無法進入,有一次他的師傅溈山靈祐見他機緣成熟,以一句「汝未出胞胎未辨東西時之本分事,誠道一句來。」的禪機來點醒他,他遍尋經典而不得,遂隱居六年參之,一日打掃時將瓦丟出而擊中竹子,竹之音使之頓悟。此公案恰是自明誠而悟性,所以如來禪法接近自明誠。
三、至誠:壇經:「念念無滯,常見本性其實妙用。」「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
(敦煌版)「前念念,后念念念,相續無有斷絕。若一念斷絕,法身即離色身。念念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繫縛。於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以無住為本。」
以上的念念無滯、無間、無有斷絕,即是至誠不息的意思。
四、盡人之性:佛陀於菩提樹下,是夜睹星而明心見性,遂言:「奇哉! 奇哉! 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顛倒妄想,不能證得。」自見本性者便能觀人之性。自性本無善惡,孟子用「至善」來形容,至善不是一般善惡的善,他用四端來比喻,「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中他用一個很生動的情境來解釋何謂「惻隱之心」,說一個小孩在井邊玩耍,看到的人內心「不由自主」的,會對這個小孩的安危感到擔心,不是因為認識他家人或想獲得什麼名聲,這自然而發的是什麼呢?無任何面貎、形體,但卻是能流出「慈悲喜捨」。就算未曾頓悟到本來面目,但常依自性作主,也會有不可思議的力量。端午節有一個習俗,家家戶戶會在門口掛上茱萸及艾草,這習俗是唐末黃巢之亂,老百姓四處逃亂時,在隊伍中,有一婦人背上背著一個「小」孩,手上牽著一個「小小」孩,黃巢見狀覺得不合常理,便把這婦人攔下,問她為何如此?婦人哭答,手上牽的是自己親生的,背上背的是她的小叔,因為連年動亂,公婆已不知是否健在,這小叔可能是公公家唯一的香火,我想我還年輕,若自己小孩保不住,我還可以再嫁再生,但小叔若沒了,公公家的香火就要斷了…。黃巢一聽,在這個時局,還有如此情義深重的人,在大受感動之餘,遂對這婦人說:妳不用逃了,回家去吧!只要在門上插上此物當做記號,我們一見到決不會去侵擾。婦人回去後果然照黃巢指示在門上插上茱萸跟艾草,後來台州地方的人們也知道了,仿傚婦人也在門上插著,第二年,黃巢大軍又出動,當擄掠至台州時,見家家戶戶都有插著茱萸跟艾草,黃巢見狀,就下令繞過台州。這個故事說明,這位婦人依著「心安理得」來行事,雖做了「不合常理」的舉動,卻觸動了殺人不眨眼的黃巢良心,讓黃巢做了一個,不合大盜作風的決定,間接地也使台州的百姓免於災禍。所以,真的不能小看一個人的自性顯露,畢竟星星之火,也可以點亮萬家燈火。
五、盡物之性:天地萬物歷經億萬年的演變,已達成生態平衡,所以萬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萬事萬物看似普通不過,若失去之可能導致某些平衡被打破,這平衡便是「中」;普通之物便是「庸」。
例如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曾懸賞除滅麻雀,結果麻雀沒有了,而果樹的害蟲因沒天敵,越繁殖越多,把果樹葉子都吃光了,結不出一個果子來。大帝不得不急忙收回成命,並且被迫去外國運來麻雀,加以保護和繁殖。又例如一直想「超英趕美」的毛澤東發動大躍進運動,大躍進初期一九五八年發起打麻雀運動,又稱「消滅麻雀運動」的「除四害運動」,這場全國性大規模群體運動,消滅了上億隻的麻雀,卻造成了三年大饑荒,上千萬人因而餓死。
白話語意解:
能不間斷的流露出、且無染著的行為,是自性的示現。由去除雜念、脾氣毛病乃至不再有疑的自然而為,是修持之法。這天下唯有念念無滯、無間、無有斷絕的流露出,才是圓滿自性的顯現。當自性通達無礙後,便能觀眾生之罣礙及以開示悟入於他人。眾生若能自性自渡後,便能知天地萬事萬物的自然之道。體悟出自然之道後,便不會破壞平衡並與萬物共同育養生息。能與萬物共同育養生息便是參與了天地化育及演化。
陰符經:唐陸龜蒙謂黃帝所著,宋陳淵謂黃帝受於廣成子,朱文公亦謂黃帝著,邵堯夫謂戰國時書,程伊川又謂非商末即周末時書。其說紛紛,各述所知,究無定見。傳說黃帝演道書,而談兵之家,視為天時孤虛旺相之理,人事進退存亡之因。陰者,暗也,默也,人莫能見,莫能知,而己獨見獨知之謂;符者,契也,兩而相合,彼此如一之謂;經者,徑也,道也,常也,常行之道,經久不易之謂。陰符經即神明暗運,默契造化之道。默契造化,則人與天合,一動一靜,皆是天機,人亦一天矣。上中下三篇,無非申明陰符經三字,會得陰符經三字,則三篇大意可推而知矣。